卷第二

關燈
天聖廣燈錄卷第二 第一祖摩诃迦葉尊者 摩竭陀國人也。

    姓婆羅門。

    父名飲澤。

    母香志。

    昔毗婆屍佛世。

    為鍛金師。

    莊嚴彼佛像。

    時有貧女得一金錢。

    睹如來相。

    發希有意。

    持詣金師。

    請飾佛像。

    既而共發願。

    永劫為清淨夫婦。

    由是因緣。

    九十一劫身皆金色。

    後生梵天。

    次生摩竭陀國。

    始名迦葉波。

    此雲飲光勝。

    身有殊妙光明。

    亦名金勝。

    蓋以金色為号也。

    複名婆耆子。

    聞如來出世。

    志求出家。

    冀度諸有。

    佛言。

    善來比丘。

    須發自落。

    袈裟著體。

    持頭陀行。

    佛常稱贊。

     如來在靈山說法。

    諸天獻華。

    世尊持華示衆。

    迦葉微笑。

    世尊告衆曰。

    吾有正法眼藏。

    涅槃妙心。

    付囑摩诃迦葉。

    流布将來。

    勿令斷絕。

    仍以金縷僧伽梨衣付迦葉。

    以俟慈氏。

     世尊涅槃時。

    迦葉不在衆會。

    時迦葉方自外還。

    如來于金棺出現雙足以示之。

    迦葉作禮訖。

    世尊化三昧火阇維之。

     迦葉乃造衆曰。

    如來雙林示滅。

    我等宜興後事。

    可共結集。

    宣傳法教。

    于是集諸大衆。

    所傳聲曰。

     如來弟子  且莫涅槃  得神通者  當赴結集 是時。

    偈聲周遍沙界。

    證阿羅漢者。

    悉集賓缽羅窟。

    (此雲七業岩也)時阿難諸漏未盡。

    大迦葉不令會集。

    阿難自念。

    我事如來。

    曾無缺犯。

    何期有漏。

    不預聖倫。

    坐盤陀石。

    經三晝夜。

    證無漏果。

    即還衆會。

    擊其石門。

     迦葉曰。

    汝未解脫。

    何須再來。

     阿難曰。

    我已證無漏。

     迦葉曰。

    可現神通。

    以遣衆疑。

     阿難即入自戶鑰中。

    會衆生疑。

    迦葉白槌。

    請第一座阿難尊者說法。

    阿難即升法座雲。

    如是我聞。

     大迦葉結集三藏已。

    作是思惟。

    持如來傳受僧伽梨衣。

    當隐雞足山中。

    以俟龍華三會。

    遂告阿難曰。

    汝今當知。

    婆伽婆未圓寂時。

    多子塔前以正法眼藏付囑于我。

    我今将隐雞峰。

    以此正法傳付于汝。

    汝善護持。

    流通将來。

    無令斷絕。

    汝受吾教。

    聽吾偈曰。

     法法本來法  無法無非法  何于一法中 有法有不法 阿難受教已。

    迦葉遂茲隐焉。

     第二祖阿難尊者 王舍城人也。

    姓刹帝利。

    父斛飯王。

    世尊以為總持第一。

    常所贊歎。

    加以宿世有大功德。

    受持法藏。

    如水傳器。

    佛乃命為侍者。

    則與世尊為堂兄弟。

     既而結集之後。

    阿難複念。

    如來以大法眼付大迦葉。

    迦葉既隐而付于我。

    我今将滅。

    遂處常河中曰。

    先所度脫者。

    應當來集。

     須臾。

    五百羅漢從空而至。

    衆中名商那和修者。

    阿難夙知法器。

    遂告曰。

    如來以大法眼藏囑累迦葉。

    既當入寂。

    密付于我。

    我今将滅。

    用傳于汝。

    汝善護持。

    流通後世。

    無令斷絕。

    汝受吾教。

    聽吾偈曰。

     本來付有法  付了言無法  各各須自悟 悟了無無法 偈已。

    告商那和修曰。

    汝善行化。

    繼我弘揚。

    汝後有嗣。

    大化五天。

    度人如天人師。

    唯無相好。

    石室盈籌。

    阿難作一十八變。

    入奮迅三昧。

    化火焚身。

    人天共分舍利。

    各建塔廟。

    當厲王朝也。

     第三祖商那和修尊者 摩突羅國人也。

    姓毗舍離。

    父名林勝。

    母名憍奢耶。

    和修處胎六年始生。

    梵雲商諾迦。

    (此雲自然服也)即西域九枝秀草名也。

    若羅漢聖人降生。

    此草出焉。

    和修生時。

    瑞草斯應。

     如來行化至摩突國。

    見一青林茂盛。

    語阿難曰。

    此林地名優留荼。

    吾滅後一百年。

    有比丘名商那和修。

    于此地轉妙法輪。

    後百歲果誕和修。

    出家證道。

    受慶喜尊者法眼。

    及止此林。

    有大火龍歸順法教。

    因施其地。

    以建仁祠。

     尊者于吒利國得優波鞠多以為給侍。

    因問曰。

    汝年幾耶。

     答曰。

    我年十七。

     師曰。

    汝身十七。

    性十七耶。

     曰。

    師發已白。

    為發白耶。

    心白耶。

     師曰。

    我但發白。

    非心白耳。

     鞠多曰。

    我身十七。

    非性十七也。

     和修知是法器。

    遂為落發受具。

    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