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賴吒和羅經
關燈
小
中
大
度脫。
佛言大善。
即為佛作禮而去。
轉行到黈羅歐吒國。
晨起被袈裟持應器入父母裡中向家門乞食。
舉家無肯應視者。
所以者何。
用沙門道故生亡我大夫子。
舉家惡見沙門故不應視也。
賴吒和羅到家門。
無有乞者亦無應視者。
無有白者但得罵詈。
亦不憂不愁适欲去家。
有一婢欲出門棄臭豆羹滓。
賴吒和羅還顧見婢問言。
若用是臭豆羹為。
時婢言。
臭惡不可複食故欲棄之。
賴吒和羅言。
如姊欲棄者。
持用乞我。
婢便以著應器中。
婢陰識賴吒和羅手足語聲。
即念是我大夫子也。
即走入語其母。
大夫子已來在外。
母大喜語婢。
審如汝言者。
今日即免汝為良民。
便以我所著身上衣被珠環。
悉賜與汝母。
便走至夫所夫時适在中庭梳頭。
語夫言。
婢見我子賴吒和羅來在是門。
我語婢言。
汝審見賴吒和羅者。
我悉脫身上衣被珠環。
乞丐與汝免汝為良民。
母語夫言。
疾起分布行求索之。
夫即斂頭走行于諸街曲裡巷而求索之。
見賴吒和羅于屏處仰頭視日。
适得飯時便止食臭豆羹滓。
公便前言賴吒和羅。
汝不當來歸于家好坐食美飯耶。
而反于是間止食臭豆羹滓為。
賴吒和羅語父言。
我棄家學道作沙門無家。
我當那所得家。
公呼共歸家不肯随去。
公便宿請。
明日來到家飯。
行見汝母。
賴吒和羅言。
大善。
公歸語妪言。
賴吒和羅審來在此。
我已宿。
請明日當來飯。
子受請所。
當具者便饒具之。
母即呼舍中奴婢皆著前告言。
我初入門時父母所送。
我金銀白珠珍寶。
悉出著中庭地以物覆其上。
婢即受母教。
悉出金銀白珠珍寶。
積著庭中物覆其上。
高出人頭上。
賴吒和羅。
食時被袈裟持應器。
到父母家。
父母遙見子來入門。
母便取金銀積上覆去之。
前以兩手把金銀散之。
語賴吒和羅言。
見金銀珍寶。
是汝母入門時所有也。
汝父所有也。
金銀珍寶無央數汝可取。
以布施飲食極自娛樂用。
沙門作為不如作白衣自在家也。
賴吒和羅語父母言。
如使大人用我言者。
我欲誡大人一事。
父母言。
大佳受教。
賴吒和羅言。
取寶物上覆皆用作囊。
悉取珍寶盛著囊中。
載著車上持到恒水邊視占深處以投其中。
所以者何。
畜财寶者。
令人多憂。
或恐縣官盜賊。
或恐水火或恐怨家。
父母便生意言。
賴吒和羅不可以财寶化也。
試持故時諸美人妓女化還之耳。
母即到諸美人妓女所教令悉沐浴。
莊嚴著珠環飾服。
如賴吒和羅在時所喜被服來出。
母教諸美人妓女言。
汝出見賴吒和羅者。
但言大家子。
何所玉女勝我曹者。
而棄我曹行學道。
更求玉女乎。
諸美人妓女即受母教莊飾出。
諸美人妓女語賴吒和羅言。
大家子。
何所玉女勝我曹者。
而棄我曹行學道。
更求玉女乎。
賴吒和羅言。
我不用索玉女故棄諸姊去也。
諸美人妓女聞之語即慚愧。
長跪低頭以手覆面。
言以不用。
我曹作妻反呼我曹為姊。
賴吒和羅語父母言。
何為緻相娆。
欲作飯者善。
不能者已。
父母即為出飯具著前便飯食。
父母欲久視。
其子恐飯已便舍去。
敕閉諸門戶皆令下門鑰飯竟為父母說經言。
諸野人畜獸不當拘閉。
畜獸不得自在。
且舍人走飯已當去耳。
野獸得脫便走入深山。
梳頭著澤畫眉粉白黛黑。
可以化愚人耳。
已度世之人。
不可以此化也。
視子骸骨皮肉裹之。
飾以金珠珥珰[王*(止/少)]瑤之人。
向是曹人如入湯火中。
火适無所愛。
香熏塗身可以化愚人。
不可化度世之人也。
不能自知當所為而為之。
亦不能别父母。
亦不能别兄弟人心有所愛不能自絕也。
婦女譬若衆水。
水流入大海。
愚人向女人。
便流入泥犁中禽獸中薜荔中。
意欲脫于生死憂苦者。
欲得泥洹道者。
當遠離婦女。
賴吒和羅為父母說經竟。
便飛從天窗中出去。
如猛師子走得脫。
時國王名拘獵。
與賴吒和羅少小親厚。
王有一廬觀在城外。
賴吒和羅飛往前入廬中。
有樹名維醯勒止坐其下。
時王拘獵偶欲出到廬遊戲敕廬監令豫掃除。
廬監被敕即行掃除。
見賴吒和羅在維醯勒廬樹下坐。
廬監見之。
即行白王掃除已淨。
王常可道說親厚知識賴吒和羅。
今在廬中樹下坐。
王欲見者可孚行。
王聞之大歡喜。
即嚴駕而出到廬外。
下車步入至賴吒和羅所前作禮卻坐。
賴吒和羅言。
王來到是大善。
王言。
雖我自來者卿是我少小知識。
意欲持财物極意相遺。
賴吒和羅報王言。
不宜持财物相遺也。
今我以棄重擔牢獄解去也。
王複欲持牢獄重擔著我上耶。
不宜持是來相與也。
王言。
我當持何等相遺也。
賴吒和羅言。
王但當言。
令我國熾盛五谷豐熟。
人民衆多乞丐易得可止我國中。
我不得令吏民侵抂卿王言受教。
當如所願賴吒和羅所言。
王言。
我欲有所問願聽我言。
賴吒和羅言。
大善。
王便言。
凡人作沙門有四苦事。
乃行作沙門耳。
何等為四。
一者年耆
佛言大善。
即為佛作禮而去。
轉行到黈羅歐吒國。
晨起被袈裟持應器入父母裡中向家門乞食。
舉家無肯應視者。
所以者何。
用沙門道故生亡我大夫子。
舉家惡見沙門故不應視也。
賴吒和羅到家門。
無有乞者亦無應視者。
無有白者但得罵詈。
亦不憂不愁适欲去家。
有一婢欲出門棄臭豆羹滓。
賴吒和羅還顧見婢問言。
若用是臭豆羹為。
時婢言。
臭惡不可複食故欲棄之。
賴吒和羅言。
如姊欲棄者。
持用乞我。
婢便以著應器中。
婢陰識賴吒和羅手足語聲。
即念是我大夫子也。
即走入語其母。
大夫子已來在外。
母大喜語婢。
審如汝言者。
今日即免汝為良民。
便以我所著身上衣被珠環。
悉賜與汝母。
便走至夫所夫時适在中庭梳頭。
語夫言。
婢見我子賴吒和羅來在是門。
我語婢言。
汝審見賴吒和羅者。
我悉脫身上衣被珠環。
乞丐與汝免汝為良民。
母語夫言。
疾起分布行求索之。
夫即斂頭走行于諸街曲裡巷而求索之。
見賴吒和羅于屏處仰頭視日。
适得飯時便止食臭豆羹滓。
公便前言賴吒和羅。
汝不當來歸于家好坐食美飯耶。
而反于是間止食臭豆羹滓為。
賴吒和羅語父言。
我棄家學道作沙門無家。
我當那所得家。
公呼共歸家不肯随去。
公便宿請。
明日來到家飯。
行見汝母。
賴吒和羅言。
大善。
公歸語妪言。
賴吒和羅審來在此。
我已宿。
請明日當來飯。
子受請所。
當具者便饒具之。
母即呼舍中奴婢皆著前告言。
我初入門時父母所送。
我金銀白珠珍寶。
悉出著中庭地以物覆其上。
婢即受母教。
悉出金銀白珠珍寶。
積著庭中物覆其上。
高出人頭上。
賴吒和羅。
食時被袈裟持應器。
到父母家。
父母遙見子來入門。
母便取金銀積上覆去之。
前以兩手把金銀散之。
語賴吒和羅言。
見金銀珍寶。
是汝母入門時所有也。
汝父所有也。
金銀珍寶無央數汝可取。
以布施飲食極自娛樂用。
沙門作為不如作白衣自在家也。
賴吒和羅語父母言。
如使大人用我言者。
我欲誡大人一事。
父母言。
大佳受教。
賴吒和羅言。
取寶物上覆皆用作囊。
悉取珍寶盛著囊中。
載著車上持到恒水邊視占深處以投其中。
所以者何。
畜财寶者。
令人多憂。
或恐縣官盜賊。
或恐水火或恐怨家。
父母便生意言。
賴吒和羅不可以财寶化也。
試持故時諸美人妓女化還之耳。
母即到諸美人妓女所教令悉沐浴。
莊嚴著珠環飾服。
如賴吒和羅在時所喜被服來出。
母教諸美人妓女言。
汝出見賴吒和羅者。
但言大家子。
何所玉女勝我曹者。
而棄我曹行學道。
更求玉女乎。
諸美人妓女即受母教莊飾出。
諸美人妓女語賴吒和羅言。
大家子。
何所玉女勝我曹者。
而棄我曹行學道。
更求玉女乎。
賴吒和羅言。
我不用索玉女故棄諸姊去也。
諸美人妓女聞之語即慚愧。
長跪低頭以手覆面。
言以不用。
我曹作妻反呼我曹為姊。
賴吒和羅語父母言。
何為緻相娆。
欲作飯者善。
不能者已。
父母即為出飯具著前便飯食。
父母欲久視。
其子恐飯已便舍去。
敕閉諸門戶皆令下門鑰飯竟為父母說經言。
諸野人畜獸不當拘閉。
畜獸不得自在。
且舍人走飯已當去耳。
野獸得脫便走入深山。
梳頭著澤畫眉粉白黛黑。
可以化愚人耳。
已度世之人。
不可以此化也。
視子骸骨皮肉裹之。
飾以金珠珥珰[王*(止/少)]瑤之人。
向是曹人如入湯火中。
火适無所愛。
香熏塗身可以化愚人。
不可化度世之人也。
不能自知當所為而為之。
亦不能别父母。
亦不能别兄弟人心有所愛不能自絕也。
婦女譬若衆水。
水流入大海。
愚人向女人。
便流入泥犁中禽獸中薜荔中。
意欲脫于生死憂苦者。
欲得泥洹道者。
當遠離婦女。
賴吒和羅為父母說經竟。
便飛從天窗中出去。
如猛師子走得脫。
時國王名拘獵。
與賴吒和羅少小親厚。
王有一廬觀在城外。
賴吒和羅飛往前入廬中。
有樹名維醯勒止坐其下。
時王拘獵偶欲出到廬遊戲敕廬監令豫掃除。
廬監被敕即行掃除。
見賴吒和羅在維醯勒廬樹下坐。
廬監見之。
即行白王掃除已淨。
王常可道說親厚知識賴吒和羅。
今在廬中樹下坐。
王欲見者可孚行。
王聞之大歡喜。
即嚴駕而出到廬外。
下車步入至賴吒和羅所前作禮卻坐。
賴吒和羅言。
王來到是大善。
王言。
雖我自來者卿是我少小知識。
意欲持财物極意相遺。
賴吒和羅報王言。
不宜持财物相遺也。
今我以棄重擔牢獄解去也。
王複欲持牢獄重擔著我上耶。
不宜持是來相與也。
王言。
我當持何等相遺也。
賴吒和羅言。
王但當言。
令我國熾盛五谷豐熟。
人民衆多乞丐易得可止我國中。
我不得令吏民侵抂卿王言受教。
當如所願賴吒和羅所言。
王言。
我欲有所問願聽我言。
賴吒和羅言。
大善。
王便言。
凡人作沙門有四苦事。
乃行作沙門耳。
何等為四。
一者年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