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賴吒和羅經

關燈


    二者病瘦。

    三者孤獨。

    四者貧窮。

    人有是四苦者乃行作沙門耳。

    今我視卿了無是四事。

    用何等故作沙門乎。

    王言。

    所以年耆作沙門者。

    人老自念氣力薄少坐起苦難。

    不能遠行治生緻錢财。

    正使有财産不能堅持。

    用是故除須發作沙門。

    我視卿了無有是。

    頭須正黑身體完具。

    适是中年當自娛樂。

    時有父母啼泣不樂。

    卿作沙門。

    二者若人身被重病身體羸瘦。

    自念不能治生緻錢财。

    正使有财産不能堅持。

    用是故除須發作沙門。

    我視卿了無是。

    重病身體強健。

    三者人有孤獨一身不能治生緻錢财正使有财産不能堅持。

    以是故作沙門。

    我視卿了無是。

    除王家宗親。

    視我國中尚無過卿者。

    四者人貧窮饑寒無以自給。

    自念貧窮無以治生。

    以是故除須發作沙門。

    得乞丐以自活。

    我視卿了無是。

    我視國中富者無過于卿者。

    人用是四苦故作沙門耳。

    王問。

    甯複有異是四事作沙門者不。

    賴吒和羅言。

    佛持是四事常自道說。

    皆更知之用教誡人。

    我心中審如佛言。

    是故我除須發被袈裟作沙門。

    何等為四。

    一者人生無有能避于老者。

    無有能止身使不老者。

    二者無有能避于病者。

    身無有代人死者。

    三者人死空身。

    不能赍持财産去。

    四者人至死無有能厭于愛欲及财産者。

    人皆為财産愛欲作奴婢。

    佛為我說是四事。

    我心信之故作沙門。

    王言。

    卿說是四事征促。

    我意不解。

    願更為我廣說之。

    賴吒和羅言。

    我自問王。

    王當以誠報我。

    王年二十三十至四十時。

    氣力射戲上象騙馬行步趍走。

    當爾時自視甯有雙無。

    王言。

    實如賴吒和羅言。

    我年二十三十至四十時自視無雙。

    如我射戲上象騙馬行步趍走。

    今年長老氣力衰微坐起苦難。

    意欲有所越蹈不能越度。

    賴吒和羅言。

    佛說是一事。

    我用是故剃頭須作沙門。

    王言。

    佛說是事。

    實奇實善入我心中。

    賴吒和羅問王言。

    國中甯有傍臣百官仰王生活者不。

    王言然有是。

    賴吒和羅言。

    王曾被病困劣著床時不。

    王言然有是。

    賴吒和羅言。

    被病著床時。

    王呼傍臣百官仰王生活者教敕言。

    今我被病困劇。

    汝曹共分取我病去。

    王雖有是教臣下甯能共分王病持去不。

    王言不也。

    身會當自受之。

    傍臣不能代。

    賴吒和羅言。

    佛說是。

    是為二事。

    我用是故作沙門。

    王言。

    實奇實善入我心中。

    賴吒和羅問王言。

    若人壽終欲盡且死時。

    人之意所不喜也。

    雖不喜亦不能得離于死。

    賴吒和羅言。

    人自知當死。

    何以故。

    不豫持珍寶著當所生處。

    王言。

    不能持珍寶豫著當所生處也。

    皆當棄空去耳。

    賴吒和羅言。

    佛說是。

    是為三事。

    我用是故作沙門。

    王言。

    佛說是事。

    實奇實善入我心中。

    賴吒和羅問王言。

    王甯有國中安甯人民熾盛五谷豐熟。

    王言有是。

    賴吒和羅言。

    若有人從東方來至誠語王。

    王亦當信其所言。

    我從東方來見有大國。

    國中豐熟人民熾盛。

    我識道徑。

    能持王兵往攻取其國。

    王聞是語。

    甯欲使人往取其國不。

    王言然。

    貪其利入猶欲取之。

    賴吒和羅言。

    若複有人從方來西方來北方來者。

    道說有國如東方者。

    王甯欲取之不。

    王言然。

    貪其利入猶欲取之。

    賴吒和羅言。

    若複有人從海一邊渡來至誠語王。

    王亦信其所言。

    言海一邊有大國。

    國中五谷豐熟人民熾盛。

    我識道徑。

    能持王兵往攻其國。

    王聞是語。

    甯欲使人取其國不。

    王言然。

    貪其利入猶欲取之。

    賴吒和羅言。

    佛見是事。

    知人苦貪無厭足也。

    是為四事。

    我用是故作沙門。

    佛見是四事用教誡人。

    王言。

    佛說是事。

    實奇實善入我心中。

    王言。

    佛豫知去來現在之事。

    善乃如是耶。

    賴吒和羅言。

    王自有國及四方國常不厭足。

    複悕望海外國。

    佛見世間人有财寶者。

    皆堅藏守之。

    不肯布施與人悭貪藏之。

    更複求索。

    帝王及人民皆不知厭足。

    至于死不棄愛欲。

    會當舍其死所有财寶皆置空去。

    當趣所作善惡道。

    善惡随人如影随人。

    人死後家室宗親啼哭悲哀。

    棺斂葬埋。

    人生獨生死亦獨死。

    身作善惡身獨當之無有人代者。

    飲食金銀珍寶。

    不能令人得道。

    财富不能救護人命令不老死。

    人之所思念多端。

    人之所愛樂也。

    人志意數轉不能專一。

    佛言。

    人坐恣意故以緻兇變怨偶恐懼。

    譬如穿盜者之所念也。

    人從後得之。

    身所作惡自陷其死。

    如世間人作惡。

    死後當入泥犁畜生薜荔中。

    譬如樹木生華葉成實者。

    中有花時堕者。

    中有成果時堕者。

    中有大時堕者。

    中有熟時堕者。

    人亦如是。

    中有從腹中堕者。

    中有堕地死者。

    中有半年死者。

    中有老時死者。

    人命不可知。

    賴吒和羅言。

    我用是故作沙門。

    凡人謂我不能治家故作沙門。

    雖有諸論議要不如學道。

    賴吒和羅說經竟。

    王便得第一須陀洹道。

    便受五戒。

    一者不殺。

    二者不盜。

    三者不犯他人婦女。

    四者不妄語兩舌。

    五者不飲酒。

    王受戒已。

    即作禮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