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覺人之佛法

關燈
覺者始能明白徹了,絕非不覺者能領悉分毫也。

    但佛之正覺所明徹的“人生世間”之“真相”,究竟是如何耶?則緣起無盡,性空無礙是也。

    

  甲、緣起無盡 欲明緣起無盡,先釋其名義:“緣”以生克消長之關系為義,其内容可分如下:

因緣……主因……主要的因   無間緣,緣緣,增上緣……助因……輔助的緣事事物物,都是衆緣之所集起,謂之“緣起”,舉例如下:    ┌業識──因┐┌種子──因緣─┐    人身┤父緣─┐├─所起的草木┤水土─┐├─所起的└母緣─┴緣┘└風日─┴增上緣┘

明此緣起之義,則知“人生世間”是衆緣所起。

    一、非是“大梵”、“上帝”、“神”等之所造作的,故亦非彼之所主宰的;二、非是從“虛空”、“虛無”而有的;三、亦非是“自然而然”的;四、亦非是從那幾種特定的原質力而有的;五、亦非是從哲學者假想所立“太極”、“冥初”等等而有的。

    但緣起事中有力的事緣,尤在于“人生”的“心識”,以“心識”是有覺知力及活動力的,故緣起之說明,在佛學即為唯識論。

    

上來是明緣起。

    如何是無盡?無一事一物不是衆緣所起,故一一事物皆備攝一切事物。

    又一一事物,又皆為“緣”能“起”其餘一切事物,故一一事物皆攝入一切事物。

    例如人身由萬物所成而備萬物,亦能遍為萬物生起之因緣以互攝互入。

    故推前前無始起,推後後無終止,推内内無中核,推外外無邊際,由無始無終無邊無中故曰無盡。

    

乙、性空無礙 “性”以固定實在之體質為義。

    但何以有此“性空”耶?以事事物物都是緣起無盡的,故此種固定實在之體質是空無的。

    唯此“無性的空理”是遍于一切事物,本來如此、永久如此的,故“唯此無性的空理”是“一切事物”的真性。

    由此一切事物的真性唯是性空的空性,故一切事物皆無“質礙”的、無“障礙”的、無“對礙”的、無“限礙”的。

    

三、解悟人生世間真相之成果

甲、緣起無盡故得人生之真價 淺言之,則人生以業識為因緣,故内為别業之報身,外為共業之世界。

    生有從來,死有趣往,推前無始,推後無終,故現時一言一行,皆有深廣之關系及無窮之價值。

    言行而善,必有食福之時;言行而不善,必有受罪之日。

    由是善惡得其标準,而道德有其根據,人生乃可孜孜為善而去惡,以完成道德之人格。

    深言之,則吾人當身即緣起故,即無盡故,諸法與吾并在,法界與吾為一。

    換言之,“吾人”即無限之“全宇宙”,即全宇宙之主,何等安樂?何等自在?

乙、性空無礙故離世間之苦厄 世間之苦厄,生于自他之對礙,心境之限礙,物體之質礙,知覺之障礙。

    達人生世間緣起無盡而其性皆空故,則諸礙本無所有而苦厄全離。

    淺之則人我之性空,故無我我所世間一切是非利害之沖突争鬥可休息。

    深之則照見五蕰等諸法空,故一切老死無明等苦厄無不度脫。

    

四、佛法能覺世救人

依上所說,知佛法可離世間苦厄,故為衆患逼迫之今世所需。

    今世增劇之苦患,尤在地盤戰争與階級戰争之兩重戰争相殺,此皆不明“國家”與“階級”皆性空,故緻相礙而多殺;知性空無礙,則互相扶助以成利濟,而争殺等苦可離矣。

    

既唯佛法能得人生真價,故尤為茫無依恃之吾人所需也。

    吾人生在今世,知識愈豐富,愈覺人生無意義。

    吾人為家庭、為國家、為人群之生活而生活,覺得皆無究竟之意義;至為個人生活而生活,尤覺無趣。

    如此、則生不如死,而世人自殺之所由多。

    今悟吾人緣起無盡,而一言一行皆有無限之關系及無窮之價值,由是乎心有所依歸,可漸趨光明正覺之路。

    

今之世間,在多殺之苦痛中,唯佛法能救之。

    今之人生,在自殺之煩悶中,唯佛法能覺之。

    故佛法是能救世而覺人的,是之謂“救世覺人之佛法”。

    

(甯達蕰記)(見海刊七卷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