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鏡經

關燈
而布施者。

    是為以戒度無極。

    若不恚怒之。

    是為忍度無極。

    假令猶自思念。

    何用為食。

    自強其意。

    不釋其行。

    是為精進度無極。

    若欲施若已施。

    而不郁毒無有悔者。

    是為思惟度無極。

    若已施不望其福德者。

    是為以慧度無極。

    理家。

    開士以布施為成六度無極行若此。

    又複理家。

    居在家者。

    是以為去離順随忿亂以親别離法。

    若以得産。

    得财米谷。

    得男女。

    不以為喜悅。

    若一切敗亡。

    不以下意為愁戚。

    已觀如是萬物如幻。

    為不住止想也。

    斯幻之行。

    以緻是。

    是以父母妻子奴婢兒客。

    是非我之有。

    我亦不是有。

    亦我是不有。

    我不應是有。

    以不我是有。

    今我為彼故。

    而為作罪惡。

    但現世是有。

    非是為後世。

    是昔之有。

    非是我當護。

    又夫我之有。

    彼我當以護。

    何謂我之有。

    謂是布施教化。

    恬淡自守道之根原。

    亦藏隐之德本。

    是為我有也。

    至于我所住。

    是則為追我。

    彼亦不用軀命。

    不為男女妻子故。

    為造惡行也。

    是以居在家。

    自有婦者。

    當造三想。

    何謂三。

    非常想。

    不久想。

    别離想。

    是三想當為造想。

    當複造三想。

    何謂三。

    若在喜樂為求後世在苦。

    若在飲食為求在殃罪。

    若在樂者為求在苦。

    當為造是三想。

    當複造三想。

    何謂三。

    重累想。

    費耗想。

    俗所有想。

    當為造是三想。

    當複造三想。

    何謂三。

    為入地獄想。

    入畜生想。

    入神鬼想。

    當為造是三想。

    當複造三想。

    何謂三。

    魑魅想。

    臼注想。

    色像想。

    為造是三想。

    當複造三想。

    何謂三。

    不我想。

    無主想。

    假借喻想。

    當為造是三想。

    理家思念。

    若此衆事想。

    開士居家者。

    當自觀身其妻若此也。

    是以不當愛其子。

    設使無生子愛。

    不加于天下人。

    是以當以三數谏。

    自谏其意。

    何等為三。

    等意者為道。

    不以邪意也。

    正行者為道。

    不以邪行。

    不多行者為道。

    多行者非矣。

    是以三數谏。

    自數谏其意。

    自造其子怨仇想。

    是我怨仇非我友。

    所以者何。

    我以由彼違失慈哀佛之教誡。

    使我甚益生彼愛。

    人自磋切其意。

    如愛在其子。

    以愛加衆生。

    若其自愛身。

    以慈哀加衆生。

    是以當觀其本末。

    斯所從來異。

    我所從來亦異。

    衆生先世亦曾為我子。

    吾亦曾為衆生子。

    是生死之愆。

    無可适莫者。

    所以者何。

    所往來道。

    辄有離行。

    轉複為仇怨。

    我今當自修。

    都使我無友。

    亦我無怨仇。

    所以然者何。

    以造有知識。

    為複欲多作以造有怨仇。

    都以欲為惡。

    一切衆生彼非我。

    汝意不可以可。

    不可之意可。

    以悉通衆經。

    所以者何。

    正行者得正道。

    邪行者得邪道。

    今我不有邪行。

    于衆生有正意行。

    乃可得一切敏故。

     理家。

    開士居家者。

    都物無可戀。

    無可慕。

    無可适。

    無可愛。

    無可可。

    為若此也。

    又複理家。

    居家者。

    設使人來有所索。

    假使為不欲與彼物。

    猶當以自谏數其意。

    假令我不以是物施者。

    我會當與此物離也。

    若欲不欲至于死時。

    是物亦當捐棄我。

    我亦當捐棄是。

    其施寶而終。

    我而施是物。

    死時意除止。

    設使思惟若此。

    而不能施彼物者。

    是以四辭謝。

    辭謝來索物者。

    何謂四。

    我以無力衆德未成就。

    我在大道為初始。

    布施意而不自由。

    我有受見。

    在于我餘之行。

    且相假原賢者勿相逼迫。

    我所施行能奉行之。

    如其所受。

    爾乃能滿卿所願。

    及天下人辭謝彼來索物者。

    為若此也。

    又複理家。

    居家修道者。

    假使為離師者之教誨。

    時世無佛。

    無見經者。

    不與聖衆相遭遇。

    是以當稽首十方諸佛。

    亦彼前世求道所行。

    志願之弘。

    願者其一切成就佛法之德。

    以思念之以代其喜。

    于是晝三亦夜三。

    以論三品經事。

    一切前世所施行惡。

    以自首誨。

    改往修來。

    為求哀于一切佛。

    以法故愍傷之。

    亦以無央數無極之法愍傷之。

    又複理家。

    居家修道者。

    當以曉息心之儀式。

    是以若見除馑殊越息心之儀式。

    當為敬其法衣。

    彼為衆祐如來應儀正真佛戒定慧所行之法服也。

    以無惡為離一切惡。

    彼是衆聖仙者之表式也。

    是以又當為敬彼也。

    亦當加愍傷于彼除馑。

    斯非賢為此不軌行。

    至于被服。

    斯名靜者調者神通者。

    如來者表識而為不調淨之行。

    又如來複曰。

    未學者不當忽易。

    非此彼遇勞過也。

    以從斯勞為有失。

    若此彼亦見佛憲教之要。

    如所謂事次應有之。

    若此捐棄是勞。

    觀其本末為護第一德。

    必為在正以知乎将斷勞之智。

    如衆祐。

    所謂又士不可以相忽蔑。

    是非時如來有。

    是知非我有。

    是以不嗔不怒不恚為加彼。

    若以入廟者。

    以住廟門外。

    以五體而稽首。

    乃卻入廟。

    彼是空廟之居。

    彼是慈哀喜護廟之居。

    彼是正住在正次者之居。

    為彼得斯。

    使我得廟居。

    為若此以遠去官位家者。

    為彼得斯。

    我以齋戒罪。

    乃禁制制以若此。

    為與去家之意。

    未曾有開士在家為得道者。

    皆去家入山澤。

    以往山澤為得道。

    以譏家居者。

    夫去家智者所稱譽。

    如江河沙。

    我一日之祠禮。

    一切彼布施以去家之意為殊勝。

    所以者何。

    以施下劣故。

    何況布施不信無反複。

    盜賊弊惡。

    王者及大臣。

    非彼布施以為實以得。

    足以我有戒聞之行。

    是以入廟者。

    當以觀視一切除馑之衆所施行。

    何等除馑為多聞。

    何為明經者。

    何為奉律者。

    何為奉使者。

    何為開士奉藏者。

    何為山澤者。

    何為行受供者。

    何為思惟者。

    何為道行者。

    何為開士道者。

    何為佐助者。

    何為主事者。

    以觀視彼一切餘馑之衆所施行。

    如其所施行行。

    以随效為之為行。

    不當轉相嫉。

    若于虛聚言有及廟。

    若于廟言及虛聚。

    是以當慎守言行。

    不當以廟中言說于虛聚。

    亦不當以虛聚言說于廟也。

    是以承事多聞者。

    以為修治聞。

    奉事明經者。

    為解經之決事。

    承事奉律者。

    為解度殃罪之事。

    承事開士奉奧藏者。

    為明六度無極方便之事。

    若有除馑者。

    為乏應器。

    或乏法衣者。

    當以給施之。

    莫使生嫉于人也。

    所以者何。

    夫人以嫉妒為結。

    是以當力護凡人不應儀者。

    所以者何。

    凡人者為有失。

    應儀者為無失。

    若有除馑者。

    未下正道。

    或積聚法衣。

    或積聚應器。

    是以彼除馑。

    用無上正真道開導之。

    所以者何。

    其事有應。

    是以積聚物為緻道。

    積若息心有不和者。

    當和解之。

    若正法欲衰微者。

    自危殆其身命。

    以營護正法。

    若見除馑疾苦者。

    以血肉使其病者得除愈。

    理家。

    若居家開士。

    若不布施。

    不以禁止人。

    若以施終不悔恨。

    若有衆德本。

    以是意為端首。

    理家。

    若此諸事諸類諸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