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三十七

關燈
西天譯經三藏銀青光祿大夫試光祿卿慈覺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 诏譯 勝慧波羅蜜多品第十一之五 佛告舍利子。

    雲何諸菩薩以法觀法念處。

    謂諸菩薩以聖慧眼得見諸法。

    于中入解。

    乃至菩提道場。

    觀諸法性。

    如微塵許悉無所見。

    若空解脫即無相解脫。

    無願解脫。

    不起解脫。

    無生解脫。

    無作解脫。

    無性解脫。

    緣生解脫。

    而諸菩薩于一切法。

    應如是觀。

    雲何名法。

    謂無我義無人義。

    無衆生義無壽者義。

    是名為法。

    雲何非法。

    謂我見人見。

    衆生見壽者見。

    常見斷見。

    有見無見。

    是名非法。

    又舍利子。

    此法非法。

    即攝一切法及非法。

    所以者何。

    謂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

    遍能了知。

    即是諸法。

    于我見等深心系著。

    即諸非法。

    是故菩薩修法觀時。

    最極微量悉無所見。

    于解脫法及菩提道。

    悉皆出離得無障礙。

    于諸有情不起愛見大悲之想。

    彼無煩惱及随煩惱。

    所以者何。

    如其了義平等入解。

    人法俱空。

    無有煩惱之所積集。

    而能覺悟彼煩惱自性即菩提性。

    此菩提自性即煩惱性。

    如是念處諸法平等。

    猶如虛空。

    又諸菩薩修法觀時。

    于諸佛法而能對治。

    觀諸有情盡彼生智。

    證彼無為離無生智。

    于無生際無所棄舍。

    如是通達法觀念處。

    即得安住一切法念。

    于一切聲聞辟支佛法。

    不起愛樂。

    決定安住諸佛念處。

    常不忘失。

    及無癡迷。

    乃至最後邊際法觀念處。

    能說無量不共境界。

    平等入解一切佛法。

    令諸有情心生歡喜。

    一切魔法自然知解。

    此說是名以法觀法念處。

    舍利子。

    諸菩薩摩诃薩于勝慧波羅蜜多。

    獲得如是四種念處善巧。

    雲何諸菩薩菩提分善巧。

    菩提分法此有七種。

    何等為七。

    一者念菩提分。

    二者擇法菩提分。

    三者精進菩提分。

    四者樂菩提分。

    五者适悅菩提分。

    六者三摩地菩提分。

    七者舍菩提分。

    是名為七。

    雲何念菩提分。

    謂念所悟法。

    觀察分别條析揀擇。

    及與開解。

    又應念彼法自體相。

    随順覺悟。

    如諸法空随念了知。

    此說是名念菩提分。

    雲何擇法菩提分。

    謂于八萬四千法總聚中。

    以智思擇。

    如法擇已。

    彼是了義即是了義。

    彼非了義即非了義。

    彼是世俗即是世俗。

    彼是勝義即是勝義。

    彼是秘密即是秘密。

    彼是決定即是決定。

    如其思擇。

    此說是名擇法菩提分。

    雲何精進菩提分。

    謂于法思擇舍離知解。

    樂修禅定寂靜輕安。

    應當以勤勇力摧伏彼執。

    于菩提道樂欲不退。

    不舍重擔。

    此說是名精進菩提分。

    雲何樂菩提分。

    謂樂聞法音。

    其心清淨不生疲厭。

    離諸攀緣及煩惱縛。

    志誠渴仰。

    乃至身毛喜豎得大法樂。

    此說是名樂菩提分。

    雲何适悅菩提分。

    謂于三摩地。

    離諸障礙惛掉等性。

    令彼身心俱獲輕安。

    此說是名适悅菩提分。

    雲何三摩地菩提分。

    謂于等引心。

    了諸法智安住甚深。

    觀諸法性悉皆平等。

    此說是名三摩地菩提分。

    雲何舍菩提分。

    謂于憂喜分法心無所動。

    于世間法亦不增減。

    随順聖道。

    于自他共無住無動及無損惱。

    此說是名舍菩提分。

    舍利子。

    諸菩薩摩诃薩。

    于勝慧波羅蜜多。

    獲得如是七種菩提分善巧。

    雲何諸菩薩聖道善巧。

    此有八種。

    何等為八。

    一者正見。

    二者正分别。

    三者正語。

    四者正業。

    五者正命。

    六者正勤。

    七者正念。

    八者正定。

    是名為八。

    雲何正見。

    謂于是見超諸世間。

    不從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之所發生。

    亦不從常見斷見有見無見善不善見乃至涅槃見之所發生。

    是名正見。

    雲何正分别。

    謂分别貪嗔癡等及諸煩惱。

    令不發起。

    分别戒定慧。

    解脫解脫知見。

    令得安住。

    是名正分别。

    雲何正語。

    謂于自他善友。

    言無彼此。

    具足相應入平等道。

    是名正語。

    雲何正業。

    謂于黑業報使無造作。

    令彼盡盡。

    于白業報自類和合。

    令善純熟。

    是名正業。

    雲何正命。

    謂聖族弟子。

    荷負重擔為聖道故。

    增長圓滿資養身命。

    不以雜亂欺诳惡求多求。

    他所得利不生悔惱。

    于自利養。

    随其所得不生喜樂。

    是名正命。

    雲何正勤。

    謂于邪行貪嗔癡等及随煩惱。

    不起勤勇。

    入聖谛道趣涅槃果。

    而能随順起大勤勇。

    是名正勤。

    雲何正念。

    謂于是念安住正道。

    離諸谄曲輪回過失。

    乃至見涅槃道。

    于如是念亦當遠離。

    而于聖道無有迷亂。

    是名正念。

    雲何正定。

    謂正達平等即諸法平等安住等持于彼正達而能超越。

    又複菩薩安住等持。

    能令解脫一切有情。

    于前正達亦能超越。

    是名正定。

    又過現未來諸佛世尊。

    為諸菩薩于八聖道。

    平等開示無盡聖道。

    舍利子。

    菩薩摩诃薩于聖道善巧。

    應當修習助道之法。

    雲何助道。

    謂奢摩他及毗缽舍那。

    是名助道。

    雲何奢摩他。

    謂令心淡泊。

    寂靜極靜至極寂靜。

    攝護諸根不動不搖。

    無有高下。

    口唯慎密亦無谄詐。

    心一境性。

    遠離愦鬧及諸險難。

    樂處空閑。

    于其身命清淨調适。

    威儀道行而常謹密。

    乃至具足資養。

    知時知分及知數量。

    設聞诽謗亦應安忍。

    轉複深心常樂宴坐。

    是故定分作意。

    于慈悲喜舍。

    以方便無礙安住修觀。

    從初禅定乃至第八禅定。

    于奢摩他。

    應先修習我說。

    于此複有無量奢摩他行。

    于是行中亦當随順。

    是名奢摩他。

    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