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三十四

關燈
西天譯經三藏銀青光祿大夫試光祿卿慈覺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 诏譯 勝慧波羅蜜多品第十一之二 複次舍利子。

    若菩薩摩诃薩。

    行勝慧波羅蜜多行時。

    于菩薩藏正法殊勝義利。

    清淨樂欲。

    而于受持讀誦正法者。

    應當發起善知識想。

    勇猛精進正攝受心。

    為欲發彼正願及四正斷。

    于一切法相應得無障礙。

     爾時世尊。

    欲重宣此義。

    說伽陀曰。

     尊重善知識得為說法師 作彼聽法衆常住于正行 不惜其身命精勤而最上 安住實智中得勝慧清淨 自了知正法淨信無不達 由覺出離故如佛廣開示 亦如諸智者善達文句義 常修清淨行得預諸學位 所有染淨分皆悉無所著 以無所著故于法而無減 由精進樂欲身速獲輕安 聽聞是法已智增無失念 常住于智念了善不善法 由學最上乘通達念慧力 知彼有情意如我于長夜 以學是法故得勝慧清淨 了有情意已為開示正法 複次舍利子。

    菩薩摩诃薩。

    于勝慧波羅蜜多微妙清淨光明法門。

    及諸聖者發起正見。

    如佛所說而修行之。

    以二因緣。

    當如是學。

    何等為二。

    一者獲他言音。

    二者謂自作意。

    若諸菩薩。

    于相應行菩薩藏正法。

    不能聽聞。

    聽已于深法律三摩地門。

    而得少分歡喜知足者。

    應知彼是懷增上慢堕魔網中。

    于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及随煩惱。

    著五欲樂輪回相續。

    如來以是說彼有情。

    随順有漏無能解脫。

    舍利子。

    若有親近法師。

    于此正法聽已了知。

    而不作罪遠非義利。

    增長聞慧見妙涅盤。

    清淨勇猛得勝妙樂。

    如是菩薩摩诃薩。

    當知是為于此菩薩藏正法希有法律殊勝義利。

    受持讀誦乃至聽聞廣大開示。

    為他人說得相應行。

     複次舍利子。

    若菩薩摩诃薩。

    于此菩薩藏正法。

    若不聽聞。

    無能獲得彼相應意。

    而與聖道極相違故。

    如來以是說彼有情。

    于老死解脫而常作意。

    雲何是相應意。

    謂此菩薩摩诃薩。

    遠離相應及不相應。

    是相應意。

    于相應意得無增語。

    又菩薩相應意。

    謂于音響無能發起。

    諸阿羅漢亦無能發。

    然彼所出音響了不可得。

    于前際後際随所伺察。

    當雲何生至何所滅。

    若通達過去所說音響。

    則過去已滅。

    若通達未來所說音響。

    則未來未至。

    若通達現在所說音響。

    則現在不住。

    如是已說未說當說。

    遍一切處尋求俱不可得。

    于相應意當如是學。

     舍利子。

    若菩薩相應意如是學者。

    雲何觀察。

    謂此菩薩。

    觀一切法自性本滅。

    觀一切法自體本寂。

    觀一切法自性平等。

    觀一切法畢竟不生。

    觀一切法畢竟不起。

    觀一切法畢竟不集。

    觀一切法畢竟無滅。

    于此時分。

    說如實觀亦非所觀。

    如是非所觀非不所觀。

    說此是名為觀察意。

    當如是學。

    若有菩薩于此正法。

    疑惑癡瞑無能入解。

    謂言是法非解脫門。

    斷諸勤勇不起通達。

    而于彼意悉不相應。

    又複于此諸法正見。

    即如如見。

    雲何諸法即如如見。

    所謂無見。

    如是無見即不生增語。

    不生增語則不積集。

    雲何不積集。

    謂于增語而無有對。

    如來以是所說。

    觀察諸行無生無作。

    于正見中。

    由是獲得正出離行。

    又複正出離行以何為因。

    謂一切法即為佛法。

    是故欲求正出離行。

    應當于此菩薩藏正法殊勝義利。

    受持讀誦聽聞。

    為他人說。

    乃至于此正法得相應意。

    是名正出離行。

     複次舍利子。

    若菩薩行勝慧波羅蜜多行時。

    于此微妙清淨光明法門。

    正善覺悟。

    于意處觀察生入解意。

    何等意處雲何入解。

    謂此菩薩。

    于三摩地加持處。

    毗缽舍那尋伺處。

    最上希望處。

    心樂欲處。

    相續不斷處。

    無常處。

    因緣處。

    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