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十九

關燈
造施因。

    智者應念。

    我今回發是心。

    親近善友。

    當得人身。

    不惜軀命。

    廣行布施作諸善業。

    親近承事諸阿阇梨。

    于菩薩藏正法。

    勤求修習随諸所作。

    總略乃至給奉水瓶。

    此是菩薩第五發心。

     爾時世尊。

    欲重明斯義。

    說伽陀曰。

     為由親近諸惡友惡心欺诳于他人 罪業邪見為所依故我廣興于罪業 邊極遼夐衆生類恣啖飲食無足心 皆謂罪福悉無因亦無苦楚諸報應 此等如是罪業見數數親近于惡友 一向艱惡罪殃深由斯速堕于地獄 縱得人身經千轉旋堕三種惡趣中 不見正等正覺尊出現世間堪歸向 所有世間善知識極善名稱悉不聞 我若當來得人身廣修賢善諸事業 世間人身最難得衆生壽命亦複難 如來正法極難聞諸佛出世實難值 縱得人身斯難者速得聖道轉複難 我若值佛出興時遵一切智清淨教 所有身語意三業發起一切諸過罪 于不究竟苦果中誓願不複還修作 若複内心清淨故罪業因果亦複然 于不究竟苦果中如彼内心皆清淨 所有極善身語意世間無智誠難作 唯除親近阿阇梨願作菩提勝根本 當知正道名聖道如其意樂善宣說 當入無诳精進門作佛菩提勝根本 菩薩如是發心已頂重師尊給水瓶 智慧方便即圓成是為菩薩廣大行 舍利子。

    此是菩薩第五發心。

     複次舍利子。

    六者菩薩發如是心。

    世間衆生應如是念。

    我于長夜中。

    遠離善知識親近惡知識。

    無善樂欲。

    于師尊智者。

    不能謙下恭信百種稱贊親近禮奉誠谛合掌作諸善業。

    但以慢心增長。

    造多不善。

    由其所作不善業因果報成熟。

    縱得人身。

    羸瘦憔悴不能活命。

    不能行施。

    雖生人中其性悭吝。

    加複貧困。

    或作奴仆。

    為他所使他所系屬。

    如耽欲飛禽于空中行。

    随所住處驚怖艱險。

    邪見衆生亦複如是。

    破毀淨戒。

    而常習行三不善根。

    在四趣中。

    五蓋所覆。

    常行六種。

    不能尊重師長之法。

    于其七種善妙正法。

    不能遵奉。

    起八邪法入邪定聚。

    于九惱處常起惱害。

    常行十種不善業道。

    于非道中堅猛而入。

    向地獄門背生天道。

    遠善知識近惡知識。

    順魔意樂舍離善法。

    行不善法。

    打擊怖畏艱苦随生。

    施作種種不饒益事。

    以是緣故不能愛樂行布施等。

    我今回發是心。

    親近善友當得人身。

    不惜軀命廣行布施。

    作諸善業。

    于菩薩藏正法。

    勤求修習随諸所作。

    總略乃至給奉水瓶。

    此是菩薩第六發心。

     爾時世尊。

    欲重明斯義。

    說伽陀曰。

     近惡友故增憍慢親近還經多劫海 人中若受奴仆身長夜輪回于三有 難得人身曆艱苦最上身相極難得 善妙色相亦複難諸佛出世極難值 我當親近賢善友顯示菩薩正行道 菩提心寶廣大增多俱胝劫願獲得 身不堅牢如泡沫複如幻化歌戲等 如其所見在夢中覺了無實悉虛假 壽數将盡命促少猶如雲電不久停 刹那命盡轉蘊時舍不實身求實體 時分轉易迅速住當須摧堕憍慢山 虛假和合三世中漂流不思議劫海 棄舍于身離諸愛于其壽命亦無惜 蠲除憍倨我慢心頂重師尊常承事 世間師尊極勝上如其父母等無差 息除憍倨我慢心尊重精勤奉諸作 菩薩無上菩提分菩薩勝行同分者 愛樂尊重堅固心願諸所作皆勤勇 慢愛行時慢增長除斷慢法不能知 由智金剛碎無餘大憍慢山皆摧堕 令他修勝菩提行最勝安處菩提場 正法摧伏諸魔軍救度四生煩惱衆 十方一切病苦者不能自厭不淨身 我當發起慈悲心願作三世所歸趣 廣行布施波羅蜜複能學佛戒功德 谛觀忍辱行周圓我發精進最上道 圓具禅定波羅蜜随心所起善安住 勝慧方便亦複然願奉師尊修施行 增長此諸福威力不可思議智慧善 自他意樂悉尊高修學圓成真法器 舍利子。

    此是菩薩第六發心。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