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十七

關燈
相無色相。

    乃至無意相無法相。

    一切無動。

    此名為舍。

    惡作無害亦名為舍。

    善作無動亦名為舍。

    自他俱忍亦名為舍。

    諸所饒益及不饒益住平等心。

    亦名為舍。

    無諸诤訟名最上舍。

    自心決定。

    亦名為舍。

    伺察自他悉無所害。

    菩薩住等引心而行于舍。

    然菩薩舍。

    不同諸佛世尊所行舍法。

    何以故。

    菩薩摩诃薩。

    于其舍法現前了知常所修作。

    于諸善法而常勤求。

    知時随時而行舍故。

    雲何名為時随時舍。

    所謂菩薩觀見衆生非法器者。

    無聞之者悉住舍心。

    又于衰毀譏苦一切衆生亦住舍心。

    又于聲聞乘法。

    決定超越而舍。

    于布施時行持戒舍。

    于忍辱時。

    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舍。

    于精進時行持戒舍。

    于禅定時行布施舍。

    于智慧時行五波羅蜜多悉圓滿舍。

    此說是為時随時舍。

    諸所應作及不應作。

    彼一切法悉住平等。

    亦名為舍。

    諸住舍行菩薩摩诃薩。

    乃至于彼諸善法分悉名為舍。

    太子。

    如是所說。

    皆名菩薩摩诃薩于一切衆生起慈悲喜舍之心。

     爾時世尊釋迦牟尼如來。

    告舍利子言。

    彼時大蘊如來。

    為彼精進行太子。

    說慈悲喜舍法已。

    即複宣說六波羅蜜多。

    何等為六。

    所謂布施波羅蜜多。

    持戒波羅蜜多。

    忍辱波羅蜜多。

    精進波羅蜜多。

    禅定波羅蜜多。

    勝慧波羅蜜多。

    如是宣說諸波羅蜜多。

    令彼精進行太子。

    發勤精進如理修行。

     布施波羅蜜多品第六之一 複次佛告舍利子。

    雲何名為于波羅蜜多發勤精進。

    舍利子。

    若于六波羅蜜多勤精進者。

    此說是為修菩薩行。

    其六波羅蜜多者。

    謂布施波羅蜜多。

    持戒波羅蜜多。

    忍辱波羅蜜多。

    精進波羅蜜多。

    禅定波羅蜜多。

    勝慧波羅蜜多。

    舍利子。

    諸菩薩摩诃薩。

    見彼沙門婆羅門貧窮孤露來乞丐者。

    随諸所欲而悉施與。

    或乞飲食衣服塗香花鬘及栖止處。

    或乞病緣醫藥燈明音樂。

    妻子奴婢園林台觀。

    金銀琉璃砗磲瑪瑙珊瑚琥珀摩尼真珠。

    及餘妙寶象馬車乘财谷庫藏。

    乃至四大洲主輪王富樂嬉戲等事。

    至于手足耳鼻眼目身分血肉骨髓。

    世間所有無不施者。

     複次舍利子。

    有十種法。

    菩薩若能具足清淨。

    當行布施。

    何等為十。

    一者菩薩不求艱難受用施。

    二者菩薩不逼惱衆生施。

    三者菩薩不驚怖他施。

    四者菩薩無不舍所請施。

    五者菩薩無現相施。

    六者菩薩于諸衆生無異想施。

    七者菩薩無損害施。

    八者菩薩無境土差别施。

    九者菩薩所施衆生而無作意。

    (少第十法梵本元阙)。

     舍利子。

    如是十種法。

    菩薩若能清淨。

    當行布施。

     複有十法。

    菩薩若能具足清淨。

    當行布施。

    何等為十。

    一者菩薩不違業報施。

    二者菩薩無邪意樂施。

    三者菩薩無不勝解施。

    四者菩薩無懈倦施。

    五者菩薩無見面施。

    六者菩薩無惱害施。

    七者菩薩無退屈施。

    八者菩薩無贊譽持戒施。

    九者菩薩無輕慢毀戒施。

    十者菩薩不求果報施。

    如是十種法。

    菩薩若能清淨。

    當行布施。

     複有十法。

    菩薩若能具足清淨。

    當行布施。

    何等為十。

    一者菩薩無毀謗施。

    二者菩薩無違背施。

    三者菩薩無瑕疵施。

    四者菩薩無忿怒施。

    五者菩薩無憎嫉施。

    六者菩薩無嗔恚施。

    七者菩薩無不恭敬施。

    八者菩薩無不自手施。

    九者菩薩随應止其下劣心施。

    十者菩薩于所生處無悕望施。

    如是十種法。

    菩薩若能清淨。

    當行布施。

     複有十法。

    菩薩若能具足清淨。

    當行布施。

    何等為十。

    一者菩薩無不堅牢施。

    二者菩薩無邊際施。

    三者菩薩無分段施。

    四者菩薩無他信施。

    五者菩薩不著下劣心施。

    六者菩薩不求色相受用富貴歡喜施。

    七者菩薩不求梵王帝釋護世諸天等施。

    八者菩薩不求聲聞緣覺地施。

    九者菩薩不毀謗智者施。

    十者菩薩所作善利無不回向一切智施。

    如是十種法。

    菩薩若能清淨。

    當行布施。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