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七

關燈
法。

    住信菩薩。

    能于如來不可思議淨妙身相。

    信解清淨超越分别離諸疑悔。

    後複生起身喜心喜适悅之相。

    發希有想。

     爾時世尊。

    重明斯義。

    說伽陀曰。

     無量俱胝那庾多曆劫廣修菩薩行 身業三種善淨中勤求無等善逝身 十方世界起慈意廣以身命行布施 常離欲邪行染心勤求無上虛空身 清淨微妙上衣飾無量劫中行布施 施波羅蜜妙行圓廣施最上諸佛子 牦牛愛尾猶護戒能舍身命忍無怨 願求佛身無懈心廣修精進波羅蜜 樂觀諸佛定境界内心樂起慧方便 法界最上善逝身願我如是當獲得 諸佛善行廣作已得菩提果人中上 當獲廣大虛空身善離塵染淨無垢 離我人相自性空無相無言無所得 出過諸眼境界門大牟尼身如是得 離色離聲意清淨無生無作本來空 當得如來無動身十力善逝亦如是 如幻化出種種身諸象馬等及人相 愚癡虛妄颠倒心佛十力尊色相見 過去無量諸善逝未來諸佛亦複然 同一無等法性身法界最上虛空等 舍利子。

    彼住信菩薩。

    于如是等諸佛如來最勝身相不可思議。

    信解清淨超越分别離諸疑悔。

    後複生起身喜心喜适悅之相。

    發希有想。

     複次舍利子。

    雲何名為住信菩薩。

    于佛如來妙好音聲不可思議。

    信解清淨乃至發希有想。

    舍利子。

    謂佛如來于彼一切衆會之中。

    所出音聲皆為調伏。

    随順作諸善利。

    所有十方世界一切衆生。

    普遍意樂悉令生喜。

    然佛如來不作是念。

    我能為此苾刍衆會宣說諸法。

    為此苾刍尼衆會。

    優婆塞優婆夷。

    婆羅門刹帝利。

    長者居士梵衆會等。

    為其說法。

    又佛如來随宜宣說契經諷頌記别應頌自說譬喻緣起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

    如是等法。

    普為一切衆會乃至梵衆。

    如應宣說。

    所有上中下根。

    種種差别諸衆生類。

    悉聞法句。

    而彼法句。

    皆從如來口門而出。

    随諸根性各得解了。

    于其中間亦無語言互相違礙。

    各各于法明了知解。

    此即如來宿福果報現轉妙音。

    令諸衆生随轉解入。

     又舍利子。

    如來聲者。

    所出細滑悅意可樂。

    清淨無垢美妙樂聞。

    複善明了不粗不惡。

    聞者身喜心無厭倦。

    聞者心喜喜樂随生。

    分明解了鹹生愛樂。

    心意調适如師子音聲。

    雲雷音聲。

    海潮音聲。

    迦陵頻伽微妙音聲。

    清梵音聲。

    太鼓音聲。

    吉祥音聲。

    柔軟音聲。

    振響音聲。

    令彼衆生諸根适悅淨妙音聲。

    一切衆會忻樂音聲。

    諸相具足最勝音聲。

    諸佛如來若此若彼。

    皆悉具足無量功德清淨音聲。

    舍利子。

    此如是等。

    是為住信菩薩于佛如來妙好音聲不可思議信解清淨乃至發希有想。

     爾時世尊。

    重明斯義。

    說伽陀曰。

     如來梵音妙聲相所出音聲善調伏 梵衆不及佛音聲如是諸法皆具足 佛聲能與慈相應廣大悲心複高勝 喜舍相應亦複然牟尼聖尊妙音出 聞聲能息衆生類貪火嗔毒諸不善 愚癡暗冥亦消除如是音聲皆具足 種種方處諸人衆普遍一切人類中 乃至極此閻浮提種種語言佛善了 衆生随聞佛音聲地居空居諸天衆 得聞牟尼妙音聲随佛音聲能解入 二足四足及多足無足等類聞佛聲 随觸随聞寂意生彼一切處随聲轉 三千大千世界中開明調伏衆生類 普攝上中下諸根随佛音聲而善轉 應調伏者聞解脫離諸分别非分别 等引心說聖谛門是中無執亦無縛 無邊衆生聞佛聲聞已息除諸煩惱 志誠歸命佛法僧聞已戒忍皆具足 如來最上妙音聲是聲深廣無邊量 音聲無邊智無邊菩薩智信無疑悔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