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三
關燈
小
中
大
緣所生諸受。
意觸為緣所生諸受。
如是所說故名為受。
觸法有故受可施設。
觸法無故受法亦複無所施設。
何名為觸。
謂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
如是所說故名為觸。
六處有故觸可施設。
六處無故觸法亦複無所施設。
何名六處。
謂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
如是所說故名六處。
名色有故而彼六處即可施設。
名色無故六處亦複無所施設。
何謂名色。
謂受想行号之為名。
受觸作意及彼四大。
四大所造号之為色總而言之故曰名色。
識法有故而彼名色即可施設。
識法無故名色亦複無所施設。
何名為識。
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如是所說故名為識。
行法有故識可施設。
行法無故識法亦複無所施設。
何名為行。
謂色遍思聲遍思。
香遍思味遍思。
觸遍思法遍思。
如是所說故名為行。
無明有故行可施設。
無明無故諸行亦複無所施設。
何名無明。
謂不知先際。
不知後際。
不知先後際。
不知内不知外。
不知中間。
不知苦集滅道四聖谛法。
不知于緣。
不知緣生法中若黑若白。
不知緣與非緣。
不知對礙非對礙。
不知有罪無罪。
不知所應親近不應親近。
于諸法中不知不見。
不能覺了現前三昧。
如是所說故名無明。
不如理作意有故。
而彼無明即可施設。
不如理作意無故。
無明亦複無所施設。
何名不如理作意。
謂我于先世為有為無。
我于先世已過去邪。
未過去邪。
我于先世為類何等。
我于未來世當複何得為有為無。
未來世中當在何處。
我于未來世複類何等。
于内法中其複雲何有我無我。
而生疑惑為有為無。
何者是生何者不生。
若有所生複類何等。
由起如是不如理作意故。
于其六見及餘見中有所生起。
即起有我之見無我之見。
于我我所中。
不能平等如理而觀。
以不平等如理觀故。
如是乃有諸見生起。
是故有我及有世間。
即有緣法。
其緣法者。
無常無強無力無堅。
是不究竟變壞之法。
于不究竟法中。
計為正住及正安立。
此見成已。
是故說名不如理作意。
虛妄分别有故。
不如理作意即可施設。
虛妄分别無故。
不如理作意無所施設。
何名虛妄分别。
謂我人衆生壽者補特伽羅儒童意生作者受者。
此名虛妄愚夫異生無聞之者。
于我人衆生壽者等中。
而生遍計。
此名分别。
總而言之故名虛妄分别。
此虛妄分别有故。
不如理作意即可施設。
虛妄分别無故。
不如理作意無所施設。
此虛妄分别及不如理作意有故。
無明即可施設。
二法無故。
無明亦複無所施設。
無明有故。
而彼諸行即可施設。
無明無故。
諸行亦複無所施設。
總略而言。
乃至生法有故。
而彼老死即可施設。
生法無故。
老死亦複無所施設。
諸長者。
當知一切法皆是虛妄分别所起系屬于緣。
其緣法者無常無強無力無堅。
從緣而轉緣法有故。
而彼諸法即可施設。
緣法無故。
諸法亦複無所施設。
然于一切法所施設中。
亦無少法而可了知。
亦無少法若生若滅若起若盡。
亦無别法為斷為常。
諸長者。
譬如池中大水流注。
有諸蟲魚栖止其内。
于汝意雲何。
而彼諸魚依何力邪。
長者白佛言。
世尊。
依水為力。
佛言長者。
于汝意雲何。
水實有力邪。
長者白佛言。
不也世尊。
不也善逝。
佛言長者。
水本無思其何有力。
長者白佛言。
無力世尊。
無力善逝。
佛言長者。
虛妄分别所起諸法。
亦複如是。
無力無堅從緣所轉。
緣法有故。
而彼諸法即可施設緣法無故。
諸法亦複無所施設。
然于一切法所施設中。
亦無少法而可了知。
亦無少法若生若滅若起若盡。
複無别法為斷為常。
諸長者。
而彼緣法若或如理伺察之時。
實不可信。
不可信故。
即生驚怖。
由驚怖故四向馳走。
又複谛誠如理伺察。
雲何是此法。
雲何是彼法。
以伺察故。
即不見有驚怖馳走。
又複如理伺察之時。
即無有法。
以無法故。
雲何馳走。
何以故。
諸長者。
以一切法無所得故。
一切心意亦無所得。
又複諸長者。
一切法無我。
以離塵垢故。
一切法無衆生。
以離我故。
一切法無壽者。
超越一切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愁歎等法故。
一切法無人。
三世斷故。
一切法無文字。
一切音聲語言離故。
一切法本來無塵。
無所緣故。
一切法寂靜。
近寂相故。
一切法一切處通達。
如虛空自性故。
一切法依止于空。
無決定對現故。
一切法無動。
無依止故。
一切法安住實際。
無住無動相應故。
一切法無言說。
離語言波浪故。
一切法無色相。
離形顯色及對礙所行故。
一切法無等。
離我相故。
一切法無所了知。
離心意識故。
一切法無含藏。
超越眼之境界道故。
一切法不可信。
超越耳鼻舌身意境界道故。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三
意觸為緣所生諸受。
如是所說故名為受。
觸法有故受可施設。
觸法無故受法亦複無所施設。
何名為觸。
謂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
如是所說故名為觸。
六處有故觸可施設。
六處無故觸法亦複無所施設。
何名六處。
謂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
如是所說故名六處。
名色有故而彼六處即可施設。
名色無故六處亦複無所施設。
何謂名色。
謂受想行号之為名。
受觸作意及彼四大。
四大所造号之為色總而言之故曰名色。
識法有故而彼名色即可施設。
識法無故名色亦複無所施設。
何名為識。
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如是所說故名為識。
行法有故識可施設。
行法無故識法亦複無所施設。
何名為行。
謂色遍思聲遍思。
香遍思味遍思。
觸遍思法遍思。
如是所說故名為行。
無明有故行可施設。
無明無故諸行亦複無所施設。
何名無明。
謂不知先際。
不知後際。
不知先後際。
不知内不知外。
不知中間。
不知苦集滅道四聖谛法。
不知于緣。
不知緣生法中若黑若白。
不知緣與非緣。
不知對礙非對礙。
不知有罪無罪。
不知所應親近不應親近。
于諸法中不知不見。
不能覺了現前三昧。
如是所說故名無明。
不如理作意有故。
而彼無明即可施設。
不如理作意無故。
無明亦複無所施設。
何名不如理作意。
謂我于先世為有為無。
我于先世已過去邪。
未過去邪。
我于先世為類何等。
我于未來世當複何得為有為無。
未來世中當在何處。
我于未來世複類何等。
于内法中其複雲何有我無我。
而生疑惑為有為無。
何者是生何者不生。
若有所生複類何等。
由起如是不如理作意故。
于其六見及餘見中有所生起。
即起有我之見無我之見。
于我我所中。
不能平等如理而觀。
以不平等如理觀故。
如是乃有諸見生起。
是故有我及有世間。
即有緣法。
其緣法者。
無常無強無力無堅。
是不究竟變壞之法。
于不究竟法中。
計為正住及正安立。
此見成已。
是故說名不如理作意。
虛妄分别有故。
不如理作意即可施設。
虛妄分别無故。
不如理作意無所施設。
何名虛妄分别。
謂我人衆生壽者補特伽羅儒童意生作者受者。
此名虛妄愚夫異生無聞之者。
于我人衆生壽者等中。
而生遍計。
此名分别。
總而言之故名虛妄分别。
此虛妄分别有故。
不如理作意即可施設。
虛妄分别無故。
不如理作意無所施設。
此虛妄分别及不如理作意有故。
無明即可施設。
二法無故。
無明亦複無所施設。
無明有故。
而彼諸行即可施設。
無明無故。
諸行亦複無所施設。
總略而言。
乃至生法有故。
而彼老死即可施設。
生法無故。
老死亦複無所施設。
諸長者。
當知一切法皆是虛妄分别所起系屬于緣。
其緣法者無常無強無力無堅。
從緣而轉緣法有故。
而彼諸法即可施設。
緣法無故。
諸法亦複無所施設。
然于一切法所施設中。
亦無少法而可了知。
亦無少法若生若滅若起若盡。
亦無别法為斷為常。
諸長者。
譬如池中大水流注。
有諸蟲魚栖止其内。
于汝意雲何。
而彼諸魚依何力邪。
長者白佛言。
世尊。
依水為力。
佛言長者。
于汝意雲何。
水實有力邪。
長者白佛言。
不也世尊。
不也善逝。
佛言長者。
水本無思其何有力。
長者白佛言。
無力世尊。
無力善逝。
佛言長者。
虛妄分别所起諸法。
亦複如是。
無力無堅從緣所轉。
緣法有故。
而彼諸法即可施設緣法無故。
諸法亦複無所施設。
然于一切法所施設中。
亦無少法而可了知。
亦無少法若生若滅若起若盡。
複無别法為斷為常。
諸長者。
而彼緣法若或如理伺察之時。
實不可信。
不可信故。
即生驚怖。
由驚怖故四向馳走。
又複谛誠如理伺察。
雲何是此法。
雲何是彼法。
以伺察故。
即不見有驚怖馳走。
又複如理伺察之時。
即無有法。
以無法故。
雲何馳走。
何以故。
諸長者。
以一切法無所得故。
一切心意亦無所得。
又複諸長者。
一切法無我。
以離塵垢故。
一切法無衆生。
以離我故。
一切法無壽者。
超越一切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愁歎等法故。
一切法無人。
三世斷故。
一切法無文字。
一切音聲語言離故。
一切法本來無塵。
無所緣故。
一切法寂靜。
近寂相故。
一切法一切處通達。
如虛空自性故。
一切法依止于空。
無決定對現故。
一切法無動。
無依止故。
一切法安住實際。
無住無動相應故。
一切法無言說。
離語言波浪故。
一切法無色相。
離形顯色及對礙所行故。
一切法無等。
離我相故。
一切法無所了知。
離心意識故。
一切法無含藏。
超越眼之境界道故。
一切法不可信。
超越耳鼻舌身意境界道故。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