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大方廣善巧方便經卷第四
關燈
小
中
大
。
但當令此諸苾刍衆為求其藥。
作是念已。
即令諸苾刍詣耆婆所。
求青蓮華蕊汁與療其病。
是諸苾刍雖承佛旨。
而未即行。
爾時淨居天子。
見諸苾刍已白言。
尊者。
汝等當如佛旨求如是藥。
為作救療勿求别藥。
令彼服已而趣命終。
諸苾刍言。
我等若行求藥違佛戒法。
我等甯自喪命。
終不違佛戒法而行。
淨居天子複白諸苾刍言。
如來是大法王。
以利益心猶故現相服藥除病。
汝等今時何不如教。
當行求藥當行求藥。
淨居天子如是三白已。
時諸苾刍息疑悔心。
即詣耆婆所求如是藥。
得是藥已授彼病人服已除差。
智上。
以是因緣我為利益故。
乃遣苾刍求如是藥。
而非如來有諸病惱。
又複如來諸福蘊中最上最勝。
何故最先執持應器。
入城乞食。
所謂如來已離諸障無假食想。
但為愍念後末世中有諸苾刍少福德者。
雖入王城聚落持缽乞食。
而不能得乃生退屈。
不能長時勤行乞食。
為令此等苾刍當于爾時作是思惟。
如來大師。
于諸世間福聚最勝。
猶尚随宜持缽乞食。
況複我今末世苾刍。
薄福德故乞食所難不應生苦。
但當行乞雖複少得而亦為足。
智上。
如來在世行乞食者。
又為随順作利益故。
所謂令諸婆羅門長者居士乃至一切人民。
以佛威神所加持故。
于現世中飲食豐足。
不值饑馑之苦。
何以故。
如來在世不令諸魔作饑馑難。
是故如來以善方便随順世間。
雖受假食不生愛著。
不令婆羅門長者乃至一切人民及餘諸天子衆等。
起如是念。
沙門瞿昙于其假食愛樂作意。
如來為令彼等不生念故。
于晝夜中與苾刍衆。
常住三昧依止一心。
寂而無動無高無下。
前引于後後如于前。
正念相應于一時中我住三昧。
有七萬天子發清淨心禮敬于我。
我即從三昧出為其如應宣說法要。
彼諸天子于諸法中得法眼淨。
由此因緣。
是故當知。
諸佛如來現行乞食。
但以善巧方便作利益故。
又複一時有贊左摩拏嚩迦。
于佛如來而生惡意當堕地獄。
佛為救護其事雲何。
所謂如來怨親平等無複少分障累可得。
但為衆生安樂利益。
我于爾時為欲救護彼贊左摩拏嚩迦。
故以我威神力令其得見。
兢伽沙數世界諸佛如來。
是諸如來大圓鏡智中現彼所作業。
以諸如來神通力故。
令此摩拏嚩迦見自業已。
即生悔心作如是言。
今于此中真實顯現。
乃自思惟如來一切白法具足。
雲何我今但造惡業。
于白法分而不能得。
彼摩拏嚩迦。
作是念時。
即得清淨正白梵行。
于其夢中見佛現身。
所有先起惡意之罪皆悉銷滅。
命終已後免地獄報。
當知皆是如來神力而為救護。
何以故。
所謂如來。
以大悲方便不舍衆生故。
又複一時有孫那利梵志。
于祇陀林中彼以因緣而斷其命。
佛時不知雲何名為一切智耶。
所謂如來無礙正智皆悉具足無不知見。
如來随諸色相神通等事。
皆以威神建立。
今此孫那利梵志者。
佛觀是人壽量已盡決定命終。
亦非如來不能了知。
又欲以是因緣令諸外道攝伏其心止息自罪。
爾時如來以加持力。
于七夜中不入聚落。
是時有六十俱胝天人。
過七夜已往詣佛所。
到佛所已乃為随應宣說法要。
即時各得智證三昧。
又複何緣。
如來昔曾于三月中食馬麥耶。
所謂如來欲令婆羅門長者等生希有心。
又為成就利益事故。
所以者何。
我于一時與五百苾刍見五百馬。
我觀彼馬宿世善根今已成熟。
何以故。
此五百馬于前前世。
已曾為人親近供養先佛如來。
于先佛所發菩提心。
後因值遇彼惡知識。
破壞善法造諸惡業。
以是報應今受馬身。
又複此五百馬。
往昔曾于日藏菩薩所發大誓願。
以其宿世大願力故。
今複值遇日藏菩薩。
以菩提法方便教化令得度脫。
是五百馬以菩薩威力及自願力故。
各能思念宿生中事。
智上。
我觀彼馬有是因緣。
生悲愍心欲為化度。
乃與苾刍往彼馬所。
以所食麥即取食之。
我自食已而複授彼五百苾刍。
時五百馬以宿善根力故。
見佛及苾刍衆食是馬麥。
即時禮佛及諸苾刍。
彼五百馬過三月已。
皆悉命終生兜率天。
即從彼天來詣佛所。
恭敬尊重瞻禮供養。
佛即随應為說法要。
是諸天子悉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住不退轉。
如來為令此五百馬成就如是大利益事故食馬麥。
智上。
當知所有一切飲食。
如來食者皆為最上食。
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土及乳糖。
如來食者于是二種。
等無差别皆成上味。
何以故。
如來舌
但當令此諸苾刍衆為求其藥。
作是念已。
即令諸苾刍詣耆婆所。
求青蓮華蕊汁與療其病。
是諸苾刍雖承佛旨。
而未即行。
爾時淨居天子。
見諸苾刍已白言。
尊者。
汝等當如佛旨求如是藥。
為作救療勿求别藥。
令彼服已而趣命終。
諸苾刍言。
我等若行求藥違佛戒法。
我等甯自喪命。
終不違佛戒法而行。
淨居天子複白諸苾刍言。
如來是大法王。
以利益心猶故現相服藥除病。
汝等今時何不如教。
當行求藥當行求藥。
淨居天子如是三白已。
時諸苾刍息疑悔心。
即詣耆婆所求如是藥。
得是藥已授彼病人服已除差。
智上。
以是因緣我為利益故。
乃遣苾刍求如是藥。
而非如來有諸病惱。
又複如來諸福蘊中最上最勝。
何故最先執持應器。
入城乞食。
所謂如來已離諸障無假食想。
但為愍念後末世中有諸苾刍少福德者。
雖入王城聚落持缽乞食。
而不能得乃生退屈。
不能長時勤行乞食。
為令此等苾刍當于爾時作是思惟。
如來大師。
于諸世間福聚最勝。
猶尚随宜持缽乞食。
況複我今末世苾刍。
薄福德故乞食所難不應生苦。
但當行乞雖複少得而亦為足。
智上。
如來在世行乞食者。
又為随順作利益故。
所謂令諸婆羅門長者居士乃至一切人民。
以佛威神所加持故。
于現世中飲食豐足。
不值饑馑之苦。
何以故。
如來在世不令諸魔作饑馑難。
是故如來以善方便随順世間。
雖受假食不生愛著。
不令婆羅門長者乃至一切人民及餘諸天子衆等。
起如是念。
沙門瞿昙于其假食愛樂作意。
如來為令彼等不生念故。
于晝夜中與苾刍衆。
常住三昧依止一心。
寂而無動無高無下。
前引于後後如于前。
正念相應于一時中我住三昧。
有七萬天子發清淨心禮敬于我。
我即從三昧出為其如應宣說法要。
彼諸天子于諸法中得法眼淨。
由此因緣。
是故當知。
諸佛如來現行乞食。
但以善巧方便作利益故。
又複一時有贊左摩拏嚩迦。
于佛如來而生惡意當堕地獄。
佛為救護其事雲何。
所謂如來怨親平等無複少分障累可得。
但為衆生安樂利益。
我于爾時為欲救護彼贊左摩拏嚩迦。
故以我威神力令其得見。
兢伽沙數世界諸佛如來。
是諸如來大圓鏡智中現彼所作業。
以諸如來神通力故。
令此摩拏嚩迦見自業已。
即生悔心作如是言。
今于此中真實顯現。
乃自思惟如來一切白法具足。
雲何我今但造惡業。
于白法分而不能得。
彼摩拏嚩迦。
作是念時。
即得清淨正白梵行。
于其夢中見佛現身。
所有先起惡意之罪皆悉銷滅。
命終已後免地獄報。
當知皆是如來神力而為救護。
何以故。
所謂如來。
以大悲方便不舍衆生故。
又複一時有孫那利梵志。
于祇陀林中彼以因緣而斷其命。
佛時不知雲何名為一切智耶。
所謂如來無礙正智皆悉具足無不知見。
如來随諸色相神通等事。
皆以威神建立。
今此孫那利梵志者。
佛觀是人壽量已盡決定命終。
亦非如來不能了知。
又欲以是因緣令諸外道攝伏其心止息自罪。
爾時如來以加持力。
于七夜中不入聚落。
是時有六十俱胝天人。
過七夜已往詣佛所。
到佛所已乃為随應宣說法要。
即時各得智證三昧。
又複何緣。
如來昔曾于三月中食馬麥耶。
所謂如來欲令婆羅門長者等生希有心。
又為成就利益事故。
所以者何。
我于一時與五百苾刍見五百馬。
我觀彼馬宿世善根今已成熟。
何以故。
此五百馬于前前世。
已曾為人親近供養先佛如來。
于先佛所發菩提心。
後因值遇彼惡知識。
破壞善法造諸惡業。
以是報應今受馬身。
又複此五百馬。
往昔曾于日藏菩薩所發大誓願。
以其宿世大願力故。
今複值遇日藏菩薩。
以菩提法方便教化令得度脫。
是五百馬以菩薩威力及自願力故。
各能思念宿生中事。
智上。
我觀彼馬有是因緣。
生悲愍心欲為化度。
乃與苾刍往彼馬所。
以所食麥即取食之。
我自食已而複授彼五百苾刍。
時五百馬以宿善根力故。
見佛及苾刍衆食是馬麥。
即時禮佛及諸苾刍。
彼五百馬過三月已。
皆悉命終生兜率天。
即從彼天來詣佛所。
恭敬尊重瞻禮供養。
佛即随應為說法要。
是諸天子悉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住不退轉。
如來為令此五百馬成就如是大利益事故食馬麥。
智上。
當知所有一切飲食。
如來食者皆為最上食。
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土及乳糖。
如來食者于是二種。
等無差别皆成上味。
何以故。
如來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