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大方廣善巧方便經卷第四
關燈
小
中
大
根常得上味。
是大人相以是緣故。
當知諸佛如來凡所受食皆為最上食。
我時謂阿難言。
汝舍轉輪王位出家修道。
于諸衆生起悲愍心。
汝今食此馬麥而得何味。
阿難白佛言世尊。
今此馬麥甚為希有。
我雖生于王宮昔未曾得此最上味。
是時阿難食馬麥已。
于七日中得大喜樂。
智上。
我時與彼五百苾刍。
夏安居已各還所止。
是時五百苾刍衆中有四十苾刍。
食是馬麥雖于其味作清淨想。
還複思念諸苦粝食。
如是思念已于七夜中。
各得阿羅漢果。
智上。
當知如來雖食馬麥實非宿障報應之事。
但為衆生作大利益。
又令諸修淨戒沙門婆羅門生希有心。
複令一切衆生如說能行。
當知如來一切最勝。
諸所施作不壞法行。
又複何緣。
如來一時謂迦葉言。
我患背痛汝可為我說七覺支法。
此因緣者。
所謂爾時有八千天子而共集會。
是諸天子先于佛法僧寶未生淨信。
當于爾時暫聞迦葉說七覺支法。
而彼信心漸能開悟。
即詣迦葉所。
迦葉重複廣為分别七覺支法。
是八千天子。
即時各得智證三昧。
乃自思惟衆生有病不能聽法。
若聞法者病得銷除。
如來是大法王猶故現病。
令大迦葉說七覺支法。
我等雲何不樂聽法。
彼諸天子作是思惟已即于佛法心得清淨。
以是利益因故。
如來乃現背痛。
令大迦葉說七覺支法。
當知皆是善巧方便。
實非宿障報應之事。
又複何緣。
昔有莊嚴幢婆羅門。
于一時中向佛世尊發不善語。
佛于爾時不生恚礙。
所謂如來于天人四衆大集會中。
已得忍力具足随觀諸境不生恚礙。
如來爾時于諸衆生。
住平等心救護心安住心柔軟心勇猛心。
如來住是諸心時。
有四千衆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以是利益因故。
如來乃于莊嚴幢婆羅門不生恚礙。
當知皆是如來善巧方便。
實非宿障報應之事。
複次智上。
我念昔為菩薩時。
彼提婆達多在在處處常随于我。
何以故。
彼提婆達多雖來我所伺求娆害。
而能令我圓滿六波羅蜜多。
能令無量衆生得大利益。
所謂若時欲令衆生得大快樂。
我不能行布施攝法。
提婆達多即來我所。
乞妻子奴婢頭目手足。
我于爾時皆悉能舍。
以能舍故彼作是言。
如是名為難行之行。
能令衆生起發善根。
我作是施時。
有無量衆生起愛樂心。
于布施行得淨信解。
又複若時我以菩提願力住淨戒行。
提婆達多來詣我所欲破淨戒。
我于爾時堅固不動不壞戒行。
有無量衆生見是事已悉住清淨戒地。
又複若時提婆達多。
于我起其忿恚打罵。
我于爾時不生嗔恨住忍辱心。
有無量衆生見是事已皆住忍行。
所有精進禅定智慧等行。
以提婆達多故我皆圓滿。
及令無量衆生得大利益。
智上。
當知彼提婆達多雖于我所欲生娆害。
而能令我增長善法。
為諸衆生作利益事。
是故應知諸佛如來以善巧方便故。
于諸衆生随所施作。
皆令不壞所有報應。
又複如來。
于衆生界普遍觀察。
有某衆生造如是因得如是報。
随所觀已設諸方便而為化度。
智上。
如我上說種種法門。
皆是最勝善巧方便。
如是法門不應于彼下劣善根衆生前說。
所以者何。
所有衆生雖種聲聞緣覺相應善根。
而亦不能于此最勝善巧方便中如理修學。
何以故。
非法器故。
但當為彼修菩薩法者如實宣說。
譬如盲人于夜分中雖有光明亦不能見一切境相。
若有目人于其夜分得彼光明。
而為照耀一切境相悉能觀見。
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
已修菩薩最勝行法。
又能具足善巧方便。
所有諸佛勝行。
解脫法門悉能通達。
智上。
若有志求無上菩提諸善男子善女人。
愛樂法故縱在百千由旬之外。
若有宣說如是善巧方便法門處。
而亦不怖遙遠即來聽受。
何以故。
若人聞是法已。
即得廣大光明所行清淨。
于佛法中離諸疑悔。
是故當知所有天人四衆之中。
是法器者。
即能愛樂聽受此法。
非法器者。
雖複得聞不生愛樂。
佛說是法時。
有七萬二千衆生。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尊者阿難。
白佛言世尊。
此經何名。
我等雲何受持。
佛言阿難。
此名善巧方便波羅蜜多正法。
亦名一切秘密最上波羅蜜多正法。
如是名字汝當受持。
于後末世宣通流布。
令諸衆生得大利益。
佛說此經已。
阿難等諸聲聞。
智上等諸菩薩摩诃薩。
乃至世間天人阿修羅乾闼婆等一切大衆。
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佛說大方廣善巧方便經卷第四
是大人相以是緣故。
當知諸佛如來凡所受食皆為最上食。
我時謂阿難言。
汝舍轉輪王位出家修道。
于諸衆生起悲愍心。
汝今食此馬麥而得何味。
阿難白佛言世尊。
今此馬麥甚為希有。
我雖生于王宮昔未曾得此最上味。
是時阿難食馬麥已。
于七日中得大喜樂。
智上。
我時與彼五百苾刍。
夏安居已各還所止。
是時五百苾刍衆中有四十苾刍。
食是馬麥雖于其味作清淨想。
還複思念諸苦粝食。
如是思念已于七夜中。
各得阿羅漢果。
智上。
當知如來雖食馬麥實非宿障報應之事。
但為衆生作大利益。
又令諸修淨戒沙門婆羅門生希有心。
複令一切衆生如說能行。
當知如來一切最勝。
諸所施作不壞法行。
又複何緣。
如來一時謂迦葉言。
我患背痛汝可為我說七覺支法。
此因緣者。
所謂爾時有八千天子而共集會。
是諸天子先于佛法僧寶未生淨信。
當于爾時暫聞迦葉說七覺支法。
而彼信心漸能開悟。
即詣迦葉所。
迦葉重複廣為分别七覺支法。
是八千天子。
即時各得智證三昧。
乃自思惟衆生有病不能聽法。
若聞法者病得銷除。
如來是大法王猶故現病。
令大迦葉說七覺支法。
我等雲何不樂聽法。
彼諸天子作是思惟已即于佛法心得清淨。
以是利益因故。
如來乃現背痛。
令大迦葉說七覺支法。
當知皆是善巧方便。
實非宿障報應之事。
又複何緣。
昔有莊嚴幢婆羅門。
于一時中向佛世尊發不善語。
佛于爾時不生恚礙。
所謂如來于天人四衆大集會中。
已得忍力具足随觀諸境不生恚礙。
如來爾時于諸衆生。
住平等心救護心安住心柔軟心勇猛心。
如來住是諸心時。
有四千衆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以是利益因故。
如來乃于莊嚴幢婆羅門不生恚礙。
當知皆是如來善巧方便。
實非宿障報應之事。
複次智上。
我念昔為菩薩時。
彼提婆達多在在處處常随于我。
何以故。
彼提婆達多雖來我所伺求娆害。
而能令我圓滿六波羅蜜多。
能令無量衆生得大利益。
所謂若時欲令衆生得大快樂。
我不能行布施攝法。
提婆達多即來我所。
乞妻子奴婢頭目手足。
我于爾時皆悉能舍。
以能舍故彼作是言。
如是名為難行之行。
能令衆生起發善根。
我作是施時。
有無量衆生起愛樂心。
于布施行得淨信解。
又複若時我以菩提願力住淨戒行。
提婆達多來詣我所欲破淨戒。
我于爾時堅固不動不壞戒行。
有無量衆生見是事已悉住清淨戒地。
又複若時提婆達多。
于我起其忿恚打罵。
我于爾時不生嗔恨住忍辱心。
有無量衆生見是事已皆住忍行。
所有精進禅定智慧等行。
以提婆達多故我皆圓滿。
及令無量衆生得大利益。
智上。
當知彼提婆達多雖于我所欲生娆害。
而能令我增長善法。
為諸衆生作利益事。
是故應知諸佛如來以善巧方便故。
于諸衆生随所施作。
皆令不壞所有報應。
又複如來。
于衆生界普遍觀察。
有某衆生造如是因得如是報。
随所觀已設諸方便而為化度。
智上。
如我上說種種法門。
皆是最勝善巧方便。
如是法門不應于彼下劣善根衆生前說。
所以者何。
所有衆生雖種聲聞緣覺相應善根。
而亦不能于此最勝善巧方便中如理修學。
何以故。
非法器故。
但當為彼修菩薩法者如實宣說。
譬如盲人于夜分中雖有光明亦不能見一切境相。
若有目人于其夜分得彼光明。
而為照耀一切境相悉能觀見。
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
已修菩薩最勝行法。
又能具足善巧方便。
所有諸佛勝行。
解脫法門悉能通達。
智上。
若有志求無上菩提諸善男子善女人。
愛樂法故縱在百千由旬之外。
若有宣說如是善巧方便法門處。
而亦不怖遙遠即來聽受。
何以故。
若人聞是法已。
即得廣大光明所行清淨。
于佛法中離諸疑悔。
是故當知所有天人四衆之中。
是法器者。
即能愛樂聽受此法。
非法器者。
雖複得聞不生愛樂。
佛說是法時。
有七萬二千衆生。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尊者阿難。
白佛言世尊。
此經何名。
我等雲何受持。
佛言阿難。
此名善巧方便波羅蜜多正法。
亦名一切秘密最上波羅蜜多正法。
如是名字汝當受持。
于後末世宣通流布。
令諸衆生得大利益。
佛說此經已。
阿難等諸聲聞。
智上等諸菩薩摩诃薩。
乃至世間天人阿修羅乾闼婆等一切大衆。
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佛說大方廣善巧方便經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