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大方廣善巧方便經卷第二
關燈
小
中
大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 诏譯
複次光聚王。
又如持明人善修瑜伽悉地法門。
于秘密五種縛中而受系縛。
随所作法不越三昧。
是人以一大明句力。
悉能斷除彼一切縛。
而獲安住秘密行門。
雖在系縛中常不離三昧。
具善巧方便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
于五欲境中嬉戲順行。
随其所作不壞正行。
是菩薩以一智慧明力。
悉能清淨一切染法。
于一切智心而能安住。
雖受五欲樂。
常生梵天界。
光聚王。
又如世間善用劍者。
于其劍法巧妙精熟。
是人一時隐覆利劍。
獨行曠野險難之處。
于其中路忽見一人。
單己無伴複無器仗。
時用劍人見彼人已。
生悲愍心即相附近。
而謂言曰。
汝今獨行一無伴侶。
又無器仗将何護身。
汝今同我随其所往。
終不令汝有所阙失。
若忽值遇盜賊等事。
我當為汝作大救護。
言已同行。
于其中路忽逢賊衆。
時同行人不知此人先隐利劍。
見是賊已即生怖畏。
時用劍人發勇猛心無所怯懼。
即出其劍與彼賊衆而共鬥敵。
時彼賊衆皆悉斷命。
其用劍人自護身已。
複能防護彼同行者。
鹹得安隐過斯險難。
具善巧方便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
而能具足種種方便執智慧劍。
雖于五欲境嬉戲順行。
終不暫令身根起放逸事。
能為身根作大防護。
設于異時遇煩惱魔。
菩薩亦複無所動轉。
被精進铠不生怖畏。
以智慧劍斷煩惱網悉令清淨。
菩薩常生清淨佛土。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曰作愛。
于其食時。
入舍衛大城。
而行乞食。
時彼菩薩次第行至一長者舍。
住立門側發聲乞食。
長者有女名曰上财。
顔貌端正人所愛樂。
是時彼女聞菩薩聲。
即持飲食出施菩薩。
授其食已。
即于菩薩生愛樂心。
若色相若音聲而生取著。
由此因緣起貪染心。
作愛菩薩見是女已。
即知其念。
菩薩爾時于貪染法無所作意。
即自思惟于須臾間。
若起一念貪染心者。
是大過失。
何以故。
今此女人我于何處而生可愛。
若彼眼根為可愛者。
眼是無常敗壞不淨肉團。
彼自性空何所愛樂。
若于耳鼻舌身意根為可愛者。
彼彼諸根亦複如是。
自性皆空無有實法。
何所愛樂。
如是從足至頂乃至内外中間。
一一如實審谛觀察。
是中無有少法可得。
我今如是如實觀已。
于一切法悉無所有。
法無有故即法無生。
菩薩作是思惟時。
即得無生法忍。
菩薩得是利已心大歡喜。
即于是處踴身虛空。
高一多羅樹。
于其城中右繞七匝出舍衛大城。
乘空往詣佛世尊所。
爾時世尊。
見彼作愛菩薩。
威德巍巍猶如鵝王。
乘空自在徐緩而來。
世尊見已。
謂阿難言。
阿難。
汝見此作愛菩薩從空來不。
阿難白佛言。
世尊。
唯然已見。
佛告阿難言。
汝今當知。
此菩薩者。
于一切法離貪愛心。
證法無生悉無所得。
而能降伏一切魔軍。
廣為衆生轉正法輪。
時佛言已。
而彼菩薩即住空中聽佛說法。
是時彼上财女人。
于長者舍忽然命終。
生三十三天。
轉女人相得天子身。
彼天子生時。
有七寶莊嚴微妙宮殿同時出現。
縱廣十二由旬。
複有一萬四千天女眷屬同時而生。
是諸天女于須臾間。
自有智生鹹作是念。
我等今時以何善根得生于此。
即知先世舍衛城中有長者女。
于一菩薩起染愛心。
以是因緣于彼命終生此天中。
轉女人相而為天子。
彼得無量勝報神通。
我等由是天子勝因緣故亦得生此。
作是念已歡喜而住。
爾時彼新生天子即作是念。
我昔人間生染愛心。
而何今時得是勝報。
此因緣者。
乃是作愛菩薩增上善力為開導故。
我今宜應往詣佛所。
恭敬供養彼佛世尊。
及欲瞻禮作愛菩薩。
爾時彼天子作是念已。
即時與諸天女眷屬。
持以種種殊妙香華。
從彼天界來詣佛所。
到已頭面禮世尊足。
即于佛前合掌向空。
遙伸敬禮作愛菩薩。
然後以彼所持衆香華等。
尊重恭敬供養世尊。
作供養已右繞三匝。
合掌向佛說伽陀曰。
不可思議人中尊不可思議大菩提 不可思議諸佛行不可思議諸佛法 我舍衛城長者女父本立名為上财 色相端嚴衆所欽父母宗親亦愛念 于一時中有佛子具大威德名作愛 舍衛城中乞食行次第來至于我舍 我時聞彼美音聲适悅歡喜即取食 持食詣彼作愛前以尊重心施佛子 我時見彼妙色相心生愛染欲和合 彼因緣故不能成我于刹那而命斷 我今不能具宣說作愛佛子大因緣 于染愛法不相應令我滅已生勝處 世尊我雖舍前報快哉斷我女人相 轉成男子大威光又複得生于天界 與我同生諸天女一萬四千為眷屬 複有最上七寶嚴微妙宮殿同時現 我時發生如是心此為不可思議事 我以染愛心為因雲何得此清淨報 作愛佛子甚希有亦名作喜作光明 我身熾盛大威光由彼勝因獲如是 染因能成如是果聲聞緣覺不能知 而彼乘中無此法唯善逝智而能轉 假使殑伽沙數劫不能修學諸佛智 我今無餘所樂心唯求無上菩提果 作愛佛子大威德是我最上善知識 我因彼故得見佛
又如持明人善修瑜伽悉地法門。
于秘密五種縛中而受系縛。
随所作法不越三昧。
是人以一大明句力。
悉能斷除彼一切縛。
而獲安住秘密行門。
雖在系縛中常不離三昧。
具善巧方便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
于五欲境中嬉戲順行。
随其所作不壞正行。
是菩薩以一智慧明力。
悉能清淨一切染法。
于一切智心而能安住。
雖受五欲樂。
常生梵天界。
光聚王。
又如世間善用劍者。
于其劍法巧妙精熟。
是人一時隐覆利劍。
獨行曠野險難之處。
于其中路忽見一人。
單己無伴複無器仗。
時用劍人見彼人已。
生悲愍心即相附近。
而謂言曰。
汝今獨行一無伴侶。
又無器仗将何護身。
汝今同我随其所往。
終不令汝有所阙失。
若忽值遇盜賊等事。
我當為汝作大救護。
言已同行。
于其中路忽逢賊衆。
時同行人不知此人先隐利劍。
見是賊已即生怖畏。
時用劍人發勇猛心無所怯懼。
即出其劍與彼賊衆而共鬥敵。
時彼賊衆皆悉斷命。
其用劍人自護身已。
複能防護彼同行者。
鹹得安隐過斯險難。
具善巧方便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
而能具足種種方便執智慧劍。
雖于五欲境嬉戲順行。
終不暫令身根起放逸事。
能為身根作大防護。
設于異時遇煩惱魔。
菩薩亦複無所動轉。
被精進铠不生怖畏。
以智慧劍斷煩惱網悉令清淨。
菩薩常生清淨佛土。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曰作愛。
于其食時。
入舍衛大城。
而行乞食。
時彼菩薩次第行至一長者舍。
住立門側發聲乞食。
長者有女名曰上财。
顔貌端正人所愛樂。
是時彼女聞菩薩聲。
即持飲食出施菩薩。
授其食已。
即于菩薩生愛樂心。
若色相若音聲而生取著。
由此因緣起貪染心。
作愛菩薩見是女已。
即知其念。
菩薩爾時于貪染法無所作意。
即自思惟于須臾間。
若起一念貪染心者。
是大過失。
何以故。
今此女人我于何處而生可愛。
若彼眼根為可愛者。
眼是無常敗壞不淨肉團。
彼自性空何所愛樂。
若于耳鼻舌身意根為可愛者。
彼彼諸根亦複如是。
自性皆空無有實法。
何所愛樂。
如是從足至頂乃至内外中間。
一一如實審谛觀察。
是中無有少法可得。
我今如是如實觀已。
于一切法悉無所有。
法無有故即法無生。
菩薩作是思惟時。
即得無生法忍。
菩薩得是利已心大歡喜。
即于是處踴身虛空。
高一多羅樹。
于其城中右繞七匝出舍衛大城。
乘空往詣佛世尊所。
爾時世尊。
見彼作愛菩薩。
威德巍巍猶如鵝王。
乘空自在徐緩而來。
世尊見已。
謂阿難言。
阿難。
汝見此作愛菩薩從空來不。
阿難白佛言。
世尊。
唯然已見。
佛告阿難言。
汝今當知。
此菩薩者。
于一切法離貪愛心。
證法無生悉無所得。
而能降伏一切魔軍。
廣為衆生轉正法輪。
時佛言已。
而彼菩薩即住空中聽佛說法。
是時彼上财女人。
于長者舍忽然命終。
生三十三天。
轉女人相得天子身。
彼天子生時。
有七寶莊嚴微妙宮殿同時出現。
縱廣十二由旬。
複有一萬四千天女眷屬同時而生。
是諸天女于須臾間。
自有智生鹹作是念。
我等今時以何善根得生于此。
即知先世舍衛城中有長者女。
于一菩薩起染愛心。
以是因緣于彼命終生此天中。
轉女人相而為天子。
彼得無量勝報神通。
我等由是天子勝因緣故亦得生此。
作是念已歡喜而住。
爾時彼新生天子即作是念。
我昔人間生染愛心。
而何今時得是勝報。
此因緣者。
乃是作愛菩薩增上善力為開導故。
我今宜應往詣佛所。
恭敬供養彼佛世尊。
及欲瞻禮作愛菩薩。
爾時彼天子作是念已。
即時與諸天女眷屬。
持以種種殊妙香華。
從彼天界來詣佛所。
到已頭面禮世尊足。
即于佛前合掌向空。
遙伸敬禮作愛菩薩。
然後以彼所持衆香華等。
尊重恭敬供養世尊。
作供養已右繞三匝。
合掌向佛說伽陀曰。
不可思議人中尊不可思議大菩提 不可思議諸佛行不可思議諸佛法 我舍衛城長者女父本立名為上财 色相端嚴衆所欽父母宗親亦愛念 于一時中有佛子具大威德名作愛 舍衛城中乞食行次第來至于我舍 我時聞彼美音聲适悅歡喜即取食 持食詣彼作愛前以尊重心施佛子 我時見彼妙色相心生愛染欲和合 彼因緣故不能成我于刹那而命斷 我今不能具宣說作愛佛子大因緣 于染愛法不相應令我滅已生勝處 世尊我雖舍前報快哉斷我女人相 轉成男子大威光又複得生于天界 與我同生諸天女一萬四千為眷屬 複有最上七寶嚴微妙宮殿同時現 我時發生如是心此為不可思議事 我以染愛心為因雲何得此清淨報 作愛佛子甚希有亦名作喜作光明 我身熾盛大威光由彼勝因獲如是 染因能成如是果聲聞緣覺不能知 而彼乘中無此法唯善逝智而能轉 假使殑伽沙數劫不能修學諸佛智 我今無餘所樂心唯求無上菩提果 作愛佛子大威德是我最上善知識 我因彼故得見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