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幻士仁賢經

關燈
短。

    四曰見說短者慈心向之不懷結怨。

    是為四。

    複有四事名德具足莫不聞知。

    一曰自學深慧并施教他人。

    二曰有來問事悉遣彼疑。

    三曰常護正法。

    四曰佛之意力而不可盡。

    是為四。

    複有四事博聞堅強。

    一曰聞法則解所歸。

    二曰所聞法樂不貪家懷居。

    三曰聞已廣宣鹹為人說。

    四曰已聞起賢聖解說向佛道法是為四。

    複有四事。

    講說經法名德流行。

    一曰先辦衆事後受以衛之食。

    二曰得利養衣被飯食床卧醫藥降伏魔力。

    三曰晝夜樂法為諸天所護。

    四曰不輕娆他人。

    是為四。

    複有四事。

    光輝衆會身得自在。

    一曰少于所欲。

    二曰知止足。

    三曰微妙柔軟。

    四曰身自奉法。

    是為四。

    複有四事。

    得明慧利說法無異。

    一曰拔濟生死之懼。

    二曰不希求世供養之利。

    三曰常護他人。

    四曰常住道願。

    是為四。

    複有四事法。

    有反複知報善惡。

    一曰勸化人使發道意。

    二曰不失所成立之功。

    三曰自敬念迎當來慈。

    四曰常詣正士法師。

    是為四。

    複有四事。

    不壞慈。

    一曰具足忍力。

    二曰不誘娆他人眷屬。

    三曰不舍大哀。

    四曰求脫罪福因緣志在于道。

    是為四。

    複有四事。

    習于慈行。

    一曰常合和人。

    二曰性行柔順。

    三曰其行具足。

    四曰所有稍稍近道。

    是為四。

    複有四事知是惡師。

    一曰教人為小道。

    二曰教人壞菩薩意。

    三曰教求名聞增益不善之法。

    四曰教遠離功德善法。

    是為四。

    複有四事。

    與世尊諸佛共會。

    一曰常一其心。

    二曰常說諸佛世尊功德。

    三曰奉清淨之戒。

    四曰志性不舍本願。

    是為四。

    複有四事法。

    稱其德行。

    供養菩薩及如來尊。

    不以懈倦。

    一曰所供養佛最尊衆祐。

    二曰其有見我亦當效行。

    三曰見如來道意得堅固。

    四曰得見三十二大人之相其功德本。

    使成善權。

    是為四。

    複有四事。

    觀經義學菩薩戒行得至尊上。

    一曰過度惡道。

    二曰常勸立善道。

    三曰恭敬如來。

    四曰具足所願。

    是為四。

    複有四事學。

    一曰不舍道意。

    二曰等于一切。

    三曰求度無極。

    四曰護無數諸佛法使不斷絕。

    是為四複有四事。

    行清淨戒一曰奉行少事。

    二曰解了空行。

    三曰不犯邪見狐疑。

    四曰無猶豫心。

    是為四。

    複有四事。

    三昧種性。

    一曰不習土地語言。

    二曰心清淨無著。

    三曰成功德本。

    四曰稍近佛道。

    是為四。

    複有四事。

    應清白行。

    一曰興諸善本。

    二曰其心宴寂行無所著。

    三曰所見随其脫門。

    四曰寂定于道義。

    是為四。

    複有四事。

    棄瑕穢心。

    一曰恐畏生死常專其行。

    二曰欲求解脫功德之本。

    三曰于安隐無所造立。

    四曰心無所起。

    是為四。

    複有四事降伏其心。

    一曰以一人之故。

    當來億百千數遊在生死。

    二曰知一切人心所念。

    為斷塵勞随其本願而為說法。

    三曰悉棄捐諸不善法。

    奉行衆善坐于道場降伏魔兵。

    逮得無上正真之道。

    四曰聲告三千大千世界為其說法。

    是為四。

    複有四事降伏魔怨。

    一曰觀視幻法清淨之行。

    二曰逮得不起法忍。

    三曰截斷諸無慧之事。

    四曰已離生死奉修正行。

    是為四。

    複有四事思惟經義。

    一曰因緣法起不為無緣。

    二曰興立深法而無有人。

    三曰觀視空法而無所起。

    四曰自然無想悉為處寂。

    是為四。

    複有四事心不舍菩薩法。

    一曰不舍本願。

    二曰忍于苦惱。

    三曰不惜身命。

    四曰不舍四恩行。

    是為四。

    複有四事法開化人。

    一曰衣食布施應為說法。

    二曰數數勸使堅固。

    三曰自在安隐之業。

    四曰立他人善本。

    是為四。

    複有四事安谛受法而攝奉行。

    一曰善本雖少心不輕念。

    二曰常奉行安隐行。

    三曰布施調意修善具足。

    四曰奉承經義使一切歸趣安隐。

    是為四。

    複有四事得入道行。

    一曰逮得神通。

    二曰成就正慧。

    三曰在大道心深入無量。

    四曰一切所造但習空行不著解脫。

    是為四。

    複有四事奉修慈心。

    一曰救護幻化之人。

    二曰常開導人使持法。

    三曰度脫幻者。

    四曰使得無為。

    是為四。

    複有四事奉修哀心。

    一曰為惡道故而作親友。

    使得入道而為興哀。

    二曰使離惡罪教令修善。

    三曰教求小道者勸發大乘。

    四曰設行哀者。

    為一切衆生而攝此哀。

    是為四。

    複有四事行善權方便。

    一曰一切心向道意在前。

    二曰不舍塵勞心。

    況善權方便心。

    三曰觀一切人及衆邪見悉為法器。

    四曰見一切法悉為佛法。

    自然得最正覺。

    念行諸三昧逮得善解脫。

    是為四。

    複有四事逮神通行。

    一曰常輕其身及本淨意。

    二曰輕心自然如幻。

    三曰所作唯造立法。

    四曰寂然一心而無愦亂。

    是為四。

    複有四事得分别法句。

    一曰念成慧義不為嚴飾。

    二曰唯求取法而不取人。

    不起無所滅。

    三曰知一切無盡不可盡。

    四曰所說于文字無著無縛。

    是為四。

    複有四事逮得總持。

    一曰不厭博聞常敬法師。

    二曰常行精進為人說經。

    三曰曉近一切法句而不失義。

    四曰又使入如來之法。

    是為四。

    複有四事逮得法忍。

    一曰度不度者。

    二曰解未脫者。

    三曰一切樂法。

    四曰不斷善行。

    是為四。

    複有四事逮得辯才。

    一曰見他法師所說不求其短。

    二曰聽采法義不以貢高。

    三曰不自稱譽。

    四曰見少智未學不以輕易。

    是為四。

    複有四事行不退轉。

    一曰不退于淫怒癡。

    二曰于衆生之行不退轉。

    三曰于一切不善法而不退轉。

    四曰解最正覺而不退轉。

    是為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