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幻士仁賢經
關燈
小
中
大
法皆照人雲何施道而得慈行
雲何得立無異之心何謂祠祀
所在充備于衆人民為堅固慈
雲何善師當奉習效雲何惡友
而當遠離雲何得往見佛世尊
已得見值雲何供養當學何學
得為上尊雲何精學而得智慧
雲何于戒而為清淨雲何逮得
三昧定意何所施設成嚴淨行
雲何舍離非法之義雲何于道
而伏其意示現降魔欲塵系縛
雲何聽受思惟經義其心不舍
一切衆生雲何教化人物群黎
堅固奉德無所行處雲何于人
而不舍行善權慈心仁愛之迹
雲何神通而得具足何謂意志
道心尊特雲何一切得成所願
逮得分别總持法忍辯才清淨
行不退轉深奧之意解義第一
雲何于是得極過度已得道證
微妙曉了一切皆知是佛道行
于道堅住而不動轉唯願說是
上妙之義諸通之慧明智如海
世尊愍傷願為我說我思逮得
堅固奉行
于是佛為幻士仁賢。
說偈曰。
其能解知一切法化彼則能化 億百千佛亦能化至億千佛國 所至到處度億群生如卿仁賢 以無形色能示現色睹無央數 彼無有起亦無有滅不見有來 亦無去處如是仁賢其佛正士 化現佛身及比丘僧無所從來 不見住處智不思議是佛神足 譬如所幻因緣等一現有象馬 車步行人無有坐者亦無所至 是颠倒事人謂為正諸佛如是 無有色身亦無形像不行無處 自見身者求索處所寤不覺者 除去衆想佛無色貌離于相好 不起種姓觀不可見無有音聲 及以言說無心意識離所思念 如佛所覺實為以來三世悉空 想無所起常不生想已見本淨 彼無有法其德皆吉佛之所生 本淨無數無有四大亦無蔭蓋 彼之所住不動無著不能曉了 智慧之眼如我所覺為得見佛 其人未曾得見世尊見無所見 為睹導師譬如舉手探捉虛空 如卿仁賢所見諸佛悉為一義 當平等定我亦如是餘佛無異 一切正慧其相平等其戒清淨 三昧平等定意智慧解脫平等 于是慧等度知見事一切諸力 佛之名德空義平等及道行迹 一切諸法所住無礙一切如幻 本淨解脫無所成就所起嚴淨 仁賢當知供一佛已為已奉事 十方諸佛于此如是法平等故 求索若幹終不可得一切能淨 人之信施一切所施皆大德果 一切清淨起法平等佛無若幹 亦無差特一切皆悉審為是佛 有颠倒行則不見佛今是諸佛 所示形像一切皆盡平等無處 如卿仁賢念所見佛譬若如仁 所造化作喻觀五陰亦當如是 凡著諸蓋及與愚癡其是無生 不實無有于此無處亦無所立 是不可見亦無有色谛觀是已 不得久住五陰自然于是如幻 衆生诤訟自貪身相無相之相 所可現相正覺佛道遠如複遠 虛妄之法起衆想處生衆因緣 無形之樹造發衆事若幹種意 斷諸受想是為本無其知因緣 及所作為彼即了法逮得離欲 離欲法已即識知如即得見道 其眼清淨 佛說此偈時。
幻士仁賢。
得柔順法忍。
五千人未曾發心。
皆發無上正真道意。
二百天人。
遠塵離垢諸法眼淨。
于是佛食化飯已。
欲增益仁賢信施之德。
便說偈言。
如是不想報所與者得淨 一切施等具仁賢德滿足 賢者大目揵連白佛言。
唯願世尊。
令化講堂得住。
晝夜七日使不滅沒。
佛即以威神。
令化講堂晝夜七日住立不滅莊嚴如故。
時佛從坐起。
與比丘及諸菩薩。
天龍鬼揵沓和。
往詣佛所聽受經法。
于是仁賢往到佛所。
稽首禮足繞佛三匝。
卻叉手住白佛言。
唯世尊。
菩薩有幾道行所可住處。
得至道場曉了正義。
于是佛告仁賢。
谛聽善思念之。
吾當為汝解說菩薩道場。
于是仁賢。
與諸大衆受教而聽。
佛言。
菩薩有四事。
住于道得至道場一曰心常習諸通慧。
二曰不舍一切人。
三曰求功德無有厭。
四曰護諸法常行精進。
是為四。
得至道場。
複有四清淨行得至道場。
一曰護戒清淨。
二曰意性清淨。
三曰慧清淨。
四曰所生清淨。
是為四。
複有四事法。
弟子緣覺所不能及。
一曰其行過于四禅。
二曰其心多所入。
三曰行大哀于衆生。
四曰辯才之音若幹種。
是為四。
複有四威儀行。
一曰樂于閑居遠離衆鬧。
二曰往于彼行慈念衆生。
三曰無谀谄邪行無所至到。
四曰求于道行。
是為四。
複有四所問無礙無能斷截。
一曰不惜身命。
二曰心常歡悅。
三曰棄貢高。
四曰常奉行法。
是為四。
複有四事所行具足。
一曰常知時節。
二曰随人所喜而現教。
三曰常知羞慚。
四曰知止足。
是為四。
複有四事意行平等。
一曰随人所應而恭敬教授。
二曰所願大智慧所應教授。
三曰不說他人長
說偈曰。
其能解知一切法化彼則能化 億百千佛亦能化至億千佛國 所至到處度億群生如卿仁賢 以無形色能示現色睹無央數 彼無有起亦無有滅不見有來 亦無去處如是仁賢其佛正士 化現佛身及比丘僧無所從來 不見住處智不思議是佛神足 譬如所幻因緣等一現有象馬 車步行人無有坐者亦無所至 是颠倒事人謂為正諸佛如是 無有色身亦無形像不行無處 自見身者求索處所寤不覺者 除去衆想佛無色貌離于相好 不起種姓觀不可見無有音聲 及以言說無心意識離所思念 如佛所覺實為以來三世悉空 想無所起常不生想已見本淨 彼無有法其德皆吉佛之所生 本淨無數無有四大亦無蔭蓋 彼之所住不動無著不能曉了 智慧之眼如我所覺為得見佛 其人未曾得見世尊見無所見 為睹導師譬如舉手探捉虛空 如卿仁賢所見諸佛悉為一義 當平等定我亦如是餘佛無異 一切正慧其相平等其戒清淨 三昧平等定意智慧解脫平等 于是慧等度知見事一切諸力 佛之名德空義平等及道行迹 一切諸法所住無礙一切如幻 本淨解脫無所成就所起嚴淨 仁賢當知供一佛已為已奉事 十方諸佛于此如是法平等故 求索若幹終不可得一切能淨 人之信施一切所施皆大德果 一切清淨起法平等佛無若幹 亦無差特一切皆悉審為是佛 有颠倒行則不見佛今是諸佛 所示形像一切皆盡平等無處 如卿仁賢念所見佛譬若如仁 所造化作喻觀五陰亦當如是 凡著諸蓋及與愚癡其是無生 不實無有于此無處亦無所立 是不可見亦無有色谛觀是已 不得久住五陰自然于是如幻 衆生诤訟自貪身相無相之相 所可現相正覺佛道遠如複遠 虛妄之法起衆想處生衆因緣 無形之樹造發衆事若幹種意 斷諸受想是為本無其知因緣 及所作為彼即了法逮得離欲 離欲法已即識知如即得見道 其眼清淨 佛說此偈時。
幻士仁賢。
得柔順法忍。
五千人未曾發心。
皆發無上正真道意。
二百天人。
遠塵離垢諸法眼淨。
于是佛食化飯已。
欲增益仁賢信施之德。
便說偈言。
如是不想報所與者得淨 一切施等具仁賢德滿足 賢者大目揵連白佛言。
唯願世尊。
令化講堂得住。
晝夜七日使不滅沒。
佛即以威神。
令化講堂晝夜七日住立不滅莊嚴如故。
時佛從坐起。
與比丘及諸菩薩。
天龍鬼揵沓和。
往詣佛所聽受經法。
于是仁賢往到佛所。
稽首禮足繞佛三匝。
卻叉手住白佛言。
唯世尊。
菩薩有幾道行所可住處。
得至道場曉了正義。
于是佛告仁賢。
谛聽善思念之。
吾當為汝解說菩薩道場。
于是仁賢。
與諸大衆受教而聽。
佛言。
菩薩有四事。
住于道得至道場一曰心常習諸通慧。
二曰不舍一切人。
三曰求功德無有厭。
四曰護諸法常行精進。
是為四。
得至道場。
複有四清淨行得至道場。
一曰護戒清淨。
二曰意性清淨。
三曰慧清淨。
四曰所生清淨。
是為四。
複有四事法。
弟子緣覺所不能及。
一曰其行過于四禅。
二曰其心多所入。
三曰行大哀于衆生。
四曰辯才之音若幹種。
是為四。
複有四威儀行。
一曰樂于閑居遠離衆鬧。
二曰往于彼行慈念衆生。
三曰無谀谄邪行無所至到。
四曰求于道行。
是為四。
複有四所問無礙無能斷截。
一曰不惜身命。
二曰心常歡悅。
三曰棄貢高。
四曰常奉行法。
是為四。
複有四事所行具足。
一曰常知時節。
二曰随人所喜而現教。
三曰常知羞慚。
四曰知止足。
是為四。
複有四事意行平等。
一曰随人所應而恭敬教授。
二曰所願大智慧所應教授。
三曰不說他人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