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集經卷第七

關燈
出城。

    第二天帝。

    化為老人。

    當其車前。

    頭白背偻。

    倚杖羸步。

    太子曰。

    斯人何乎。

    禦使對曰。

    老人矣。

    何謂為老。

    曰。

    四大根熟。

    餘命無幾。

    太子曰。

    吾後亦當老乎。

    對曰。

    自古有老無聖免茲。

    太子曰。

    吾謂尊榮與凡有異。

    而俱不免。

    榮何益己。

    還宮存之。

    一心得禅。

    王問仆曰。

    太子出遊觀國喜乎。

    對曰。

    道觀老叟。

    存世非常。

    心不為欣。

    王懼去國。

    重益樂人。

    惑之以榮華。

    亂之以衆音。

    欲壞其道意令守尊位也。

    後複出遊。

    王重敕曰。

    無令羸老在道側也。

    前釋複化為病人。

    體疲氣微。

    肉盡骨立。

    惡露塗身。

    倚在門側。

    曰。

    斯複何人。

    對曰。

    病人也。

    曰。

    何謂為病。

    飲食不節。

    卧起無常。

    故獲斯病。

    或愈或死。

    曰。

    吾亦飲食不節。

    卧起無常。

    當更病乎。

    對曰。

    有身即病。

    無免斯患。

    太子曰。

    吾不免患。

    後必如之。

    還宮存之。

    一心入禅。

    後出。

    帝釋複化為死人。

    舁擔建旐。

    哀恸塞路。

    曰。

    斯複何人。

    對曰。

    死人。

    何謂為死。

    命終神遷。

    形骸分散。

    長與親離。

    痛夫難處。

    太子曰。

    吾亦然乎。

    對曰。

    上聖之純德。

    無免斯患。

    回車還宮。

    一心入禅。

    後複出遊。

    之王田廬。

    坐樹下睹耕犁者。

    反土蟲出。

    或傷或死。

    鳥追食之。

    心中怆然。

    長歎曰。

    咄衆生擾擾。

    痛焉難處。

    念之怅如。

    一心入禅。

    時日盛出照太子身。

    樹為低枝不令日炙。

    王尋所之。

    遙睹無上聖德之靈。

    悲喜交集。

    不識投身。

    稽首為禮。

    太子亦俱稽首于地。

    父子辭畢。

    王還于宮。

    太子一心入禅。

    菩薩禅度無極一心如是。

     (七八) 太子初生。

    王令師相。

    師曰。

    處國必為飛行皇帝。

    捐國作沙門者。

    當為天人師也。

    王興三時殿。

    春夏冬各自異殿。

    殿有五百妓人。

    不肥不瘦。

    長短無诃。

    顔華鮮明。

    皆齊桃李。

    各兼數伎。

    姿态傾賢。

    以樂太子。

    殿前列種甘果。

    華香苾芬。

    清淨浴池。

    中有雜華。

    異類之鳥。

    鳴聲相和。

    宮門開閉聞四十裡。

    忠臣衛士徼循不懈。

    警備之鳥。

    鵁鶄鴛鴦驚鳴相屬。

    太子年十七無經不通。

    師更拜受。

    王為納妃。

    妃名裘夷。

    容色之華。

    天女為雙。

    力勢頓卻六十巨象。

    至年十九。

    太子都合諸妓凡千五百人。

    共處一殿。

    極其伎樂。

    欲令疲卧可得舍去。

    天令樂人皆卧無知。

    太子靖思視諸伎人。

    猶木梗人。

    百節皆空。

    中如竹節。

    手足垂地。

    涕淚流出。

    口唾污頰。

    伏鼓亂頭。

    樂人皆著名珰垂懸步搖華光。

    珠玑璎珞琨環雜巧。

    羅縠文繡上服禦衣。

    琴瑟筝笛。

    笳箫樂器。

    縱橫著地。

    警備之鳥及守衛者。

    頓瞑無識。

    太子以無蔽之眼遍觀衆身。

    還觀其妃。

    頭發髑髅。

    骨齒爪指。

    皮膚肌肉。

    膿血髓腦。

    筋脈心膽。

    脾腎肝肺。

    腸胃眼窌。

    屎尿涕唾。

    内視猶枯骨。

    外視猶肉囊。

    無一可貴。

    不淨臭處睹之存憶令人吐逆。

    猶藍假面文彩衣之熏香其表。

    以屎尿膿血滿著其内。

    愚者信其表。

    明者睹其内。

    遠之萬裡猶複閉目也。

     太子睹之。

    若幻難可久保。

    處世假借。

    必當還主。

    卧者縱橫。

    猶如死屍。

    愈不樂焉。

    一心得禅。

    從禅覺。

    仰視沸星。

    夜已向半。

    諸天側塞。

    叉手作禮。

    華香衆樂舉頭無量。

    太子睹諸天稽首。

    即說經曰。

    淫泆最惡。

    令人狂醉。

    謗正歎邪。

    以瞑為明。

    是故諸佛辟支佛阿羅漢。

    不譽為善。

    當疾遠之。

    反覆思惟。

    呼車匿曰。

    疾被鞬陟。

    重自惟曰。

    城門開閉聞四十裡。

    雲如之何。

    諸天佥曰敬諾。

    世尊。

    吾等禦門令其無聲。

    宮人無知。

    馬蹄寂然不聞微聲。

    太子上馬。

    百億帝釋四百億四大天王。

    天龍鬼神翼從導引。

    平治塗路。

    天樂詠歌。

    無上巍巍吾生遇哉。

    得睹靈輝消心塵勞。

    永世不衰。

    痛夫八難遠尊可哀。

    重曰。

    遇哉吾等偶諧。

    馬始出門。

    門即有聲。

    馬哽咽悲鳴。

    淚流交頰。

    諸天[袖-由+厭]王。

    一國無知。

    所以然者。

    欲令太子早得佛道。

    太子棄金輪王七寶之位。

    忍衆苦度衆生。

    菩薩禅度無極一心如是。

     (七九) 太子未得道時。

    取地槁草。

    于樹下叉手正坐。

    棄衆垢念。

    清其心。

    一其志。

    自念曰。

    今日為始。

    肌筋枯腐。

    于此不得佛者。

    吾終不起。

    菩薩即得一禅。

    二三至四禅。

    即于一夜得一術阇。

    知無數劫父母兄弟妻子九族。

    二夜之中得二術阇。

    自知無數劫貧富貴賤長短白黑。

    衆生心中有念無念得無不知。

    三夜之中得三術阇。

    三毒都滅。

    夜向明時。

    佛道成矣。

    深自思曰。

    吾今得佛。

    甚深甚深難知難了。

    微中之微妙中之妙也。

    今佛道成得無不知。

    起至龍水所。

    龍名文鄰。

    文鄰所處。

    水邊有樹。

    佛坐樹下曰。

    昔者錠光佛授吾尊決。

    當為釋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