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集經卷第六
關燈
小
中
大
意怪商人。
住笑非宜。
兒取床遲。
還即搏之。
商人又住笑。
側有一兒。
播鼗踴戲。
商人複笑之。
有父病者子以牛祠鬼。
商人亦笑之。
有一婦人抱兒仿佯。
行過市中。
兒刮面頰。
血流交頸。
商人複笑之。
于是富姓妻問曰。
君住吾前含笑不止。
吾屬搏兒。
意興由子。
子何以笑。
商人曰。
卿吾良友。
今相忘乎。
婦人怅然。
意益不悅怪商人言。
商人又曰。
吾所以笑搏兒者。
兒是卿父。
魂靈旋感。
為卿作子。
一世之間有父不識。
何況長久乎。
播鼗兒者本是牛。
牛死靈魄還為主作子。
家以牛皮用貫此鼗。
兒今播弄踴躍戲舞。
不識此皮是其故體。
故笑之耳。
殺牛祭者。
父病請活。
求生以殺。
不祥之甚。
猶服鸩毒。
以救病也。
斯父方終。
終則為牛。
累世屠戮受禍無已。
今此祭牛命終靈還。
當受人體免脫憂苦。
故複笑之。
刮母面兒。
兒本小妻。
母是嫡妻。
女情專淫。
心懷嫉妒。
常加酷暴。
妾含怨恨。
壽終則生為嫡妻子。
今來報仇攫面傷體。
故不敢怨耳。
是以笑之。
夫衆生之心其為無恒。
古憎今愛。
何常之有。
斯皆一世見而不知。
豈況累劫。
經曰。
以色自壅者盲于大道。
專聽邪聲者不聞佛音之響也。
吾是以笑之耳。
世榮若電恍惚即滅。
當覺非常莫與愚并。
崇修德操。
六度妙行。
吾今反居。
後日必造子門。
言竟忽然不現。
婦怅然而歸。
齋肅望慕。
一國鹹聞。
王逮群寮靡不欽延。
商人後果在門。
狀醜衣弊。
曰吾友在内爾呼之來。
門人入告具以狀言。
婦出曰。
爾非吾友矣。
釋笑而雲。
變形易服子尚不識。
豈況異世舍斯受彼乎。
重曰。
爾勤奉佛。
佛時難值。
高行比丘難得供事。
命在呼吸無随世惑。
言畢不現。
舉國歡歎矣。
各執六度高妙之行。
佛告鹙鹭子。
爾時婦人昔彌勒是也。
天帝釋者吾身是也。
菩薩銳志度無極精進如是。
(七二)女人求願經 昔者菩薩。
身為女人。
厥婿禀氣兇愚妒忌。
每出商行以妻囑鄰獨母。
母奉佛戒為清信行。
時佛入國。
王逮臣民靡不受戒。
獨母聞經。
還為婦說之。
婦喜歎曰。
斯即無上正真道最正覺者也。
從母聞佛。
即遙稽首。
齋日母曰。
可往聽化乎。
婦喜曰可。
尋之城外忽存婿妒。
怅然不悅。
旋居自鄙。
吾殃重乎。
母還為陳。
天龍鬼神帝王臣民聽經。
或得沙門四道者。
或受菩薩決者。
佛時難值。
經法難聞。
爾還為乎。
婦聞佛德流淚具陳婿妒之意。
母曰。
可試一行。
婦曰敬諾。
明日即随母行睹佛。
五體投地卻立靜心。
視佛相好念佛清淨真是天尊。
佛問女爾來何願。
即稽首而對。
我聞佛為無上正真道最正覺道法禦天人師。
德如恒沙。
智若虛空。
六通四達得一切智。
勢來請尊。
願佛哀我。
世尊告曰。
佛為一切護恣汝所願。
女人稽首曰。
夫人處世未獲本無者。
皆以欲故為匹偶居。
令我世世與至德偶居同志無嫉妒行。
二曰。
身口意行端正絕世。
三曰。
世世虔奉三尊。
心垢日消。
進道無倦。
諸佛祐助。
衆邪不能遏。
必獲一切智濟衆生難。
衆祐歎曰。
善哉善哉。
令汝得之。
婦大歡喜稽首。
退歸本居。
厥婿賈還乘舟水行。
當以斯日至。
天帝睹婦高行發願無雙。
助喜歎善。
為興風雨。
住其舟行明日乃臻。
婦後壽終。
神生有道之家。
容華光世。
年長出嫡為國儒士之妻。
國稱高賢。
時婿入海采寶欲濟窮民。
婦居家以禮自衛。
猶城衛寇。
國王後妃大臣妻妾靡不仰則。
詣門雲集禀婦德儀。
婦夜寐覺憶世無常。
榮富猶幻孰獲長存。
躬為壞舟我神載之。
猶獲月影望天寶者也。
勞心苦身何益于己。
夢幻皆空。
天神世榮其歸若茲矣。
明晨當索無上正真天中之天為吾師焉。
晨興即睹石塔在庭。
佛像金耀。
琢壁書經。
歎佛為衆聖之師三界獨步。
婦喜歎曰。
是則如來應儀正真道最正覺者乎。
即五體投地繞廟三匝。
散華燒香。
然燈懸缯。
晨夜肅虔。
稽首恭禮。
王後國婦請承清風退邪崇真。
鄰有兇夫賈逢婦婿曰。
子妻造妖虛立鬼廟。
朝暮香熏咒咀妖蠱。
願令爾喪。
不祥之甚。
婿歸。
婦啟曰。
妾前一夜覺世無常。
晨睹宗靈無上正真絕妙之像來在中庭。
妾今供事。
燒香然燈。
懸缯奉華。
朝夕禮拜。
稽首自歸。
子當事之。
必合聖則。
婿大歡喜。
一心肅虔。
國人巨細佥然承風。
如是八萬四千餘歲。
佛告鹙鹭子。
爾時婦人者吾身是也。
時婿者彌勒是也。
獨母者鹙鹭子是也。
鄰兇夫者調達是也。
菩薩銳志度無極精進如是。
(七三)然燈授決經 昔者菩薩。
身為女人。
少寡守節。
歸命三尊。
處貧樂道。
精進不倦。
蠲除兇利。
賣膏為業。
時有沙門。
年在西夕。
志存高行。
不遑文學。
内否之類謂之無明矣。
禮敬有偏終始無就。
分衛麻油以供佛前。
獨母照然。
貢不缺日。
有一除馑。
稽首佛足叉手質曰。
斯老除馑。
其雖鮮明戒具行高。
然燈供養。
後獲何福。
世尊歎曰。
善哉問也。
是老除馑。
卻無數劫。
當為如來無所著正真道最正覺。
項有重光。
将導三界。
衆生得度。
其為無數。
獨母聞之。
馳詣佛所。
稽首陳曰。
除馑然燈。
膏即吾所貢雲。
其當獲為無上正真道。
将導衆生還神本無。
天人鬼龍靡不逸豫。
唯願加哀。
複授吾決。
佛告女人。
女身不得為佛.緣一覺道.梵.釋.魔天.飛行皇帝。
斯尊巍巍非女人身所得作也。
夫欲獲彼當捐穢體受清淨身。
女稽首曰。
今當捐之。
還居淨浴。
遙拜而曰。
夫身者四大之有。
非吾長保也。
登樓願曰。
以今穢身惠衆生之饑渴者。
乞獲男躬受決為佛。
若有濁世衆生盲冥背正向邪無知佛者。
吾當于彼世拯濟之也。
自高投下。
觀者寒栗。
佛知至意。
化令地軟猶天綩綖。
睹身無害。
即化為男。
厥喜無量。
馳詣佛所踴躍而雲。
受世尊恩已獲淨身。
唯願加哀授吾尊決。
佛歎之曰。
爾之勇猛世所希有。
必得為佛無懷疑望。
然燈除馑。
其得佛時當授汝号。
天人鬼龍聞當為佛皆向拜賀。
還居咨歎。
各加精進。
爾時勸發群生不可計數。
佛告鹙鹭子。
時老比丘者錠光佛是也。
獨母者吾身是。
菩薩銳志度無極精進如是。
六度集經卷第六
住笑非宜。
兒取床遲。
還即搏之。
商人又住笑。
側有一兒。
播鼗踴戲。
商人複笑之。
有父病者子以牛祠鬼。
商人亦笑之。
有一婦人抱兒仿佯。
行過市中。
兒刮面頰。
血流交頸。
商人複笑之。
于是富姓妻問曰。
君住吾前含笑不止。
吾屬搏兒。
意興由子。
子何以笑。
商人曰。
卿吾良友。
今相忘乎。
婦人怅然。
意益不悅怪商人言。
商人又曰。
吾所以笑搏兒者。
兒是卿父。
魂靈旋感。
為卿作子。
一世之間有父不識。
何況長久乎。
播鼗兒者本是牛。
牛死靈魄還為主作子。
家以牛皮用貫此鼗。
兒今播弄踴躍戲舞。
不識此皮是其故體。
故笑之耳。
殺牛祭者。
父病請活。
求生以殺。
不祥之甚。
猶服鸩毒。
以救病也。
斯父方終。
終則為牛。
累世屠戮受禍無已。
今此祭牛命終靈還。
當受人體免脫憂苦。
故複笑之。
刮母面兒。
兒本小妻。
母是嫡妻。
女情專淫。
心懷嫉妒。
常加酷暴。
妾含怨恨。
壽終則生為嫡妻子。
今來報仇攫面傷體。
故不敢怨耳。
是以笑之。
夫衆生之心其為無恒。
古憎今愛。
何常之有。
斯皆一世見而不知。
豈況累劫。
經曰。
以色自壅者盲于大道。
專聽邪聲者不聞佛音之響也。
吾是以笑之耳。
世榮若電恍惚即滅。
當覺非常莫與愚并。
崇修德操。
六度妙行。
吾今反居。
後日必造子門。
言竟忽然不現。
婦怅然而歸。
齋肅望慕。
一國鹹聞。
王逮群寮靡不欽延。
商人後果在門。
狀醜衣弊。
曰吾友在内爾呼之來。
門人入告具以狀言。
婦出曰。
爾非吾友矣。
釋笑而雲。
變形易服子尚不識。
豈況異世舍斯受彼乎。
重曰。
爾勤奉佛。
佛時難值。
高行比丘難得供事。
命在呼吸無随世惑。
言畢不現。
舉國歡歎矣。
各執六度高妙之行。
佛告鹙鹭子。
爾時婦人昔彌勒是也。
天帝釋者吾身是也。
菩薩銳志度無極精進如是。
(七二)女人求願經 昔者菩薩。
身為女人。
厥婿禀氣兇愚妒忌。
每出商行以妻囑鄰獨母。
母奉佛戒為清信行。
時佛入國。
王逮臣民靡不受戒。
獨母聞經。
還為婦說之。
婦喜歎曰。
斯即無上正真道最正覺者也。
從母聞佛。
即遙稽首。
齋日母曰。
可往聽化乎。
婦喜曰可。
尋之城外忽存婿妒。
怅然不悅。
旋居自鄙。
吾殃重乎。
母還為陳。
天龍鬼神帝王臣民聽經。
或得沙門四道者。
或受菩薩決者。
佛時難值。
經法難聞。
爾還為乎。
婦聞佛德流淚具陳婿妒之意。
母曰。
可試一行。
婦曰敬諾。
明日即随母行睹佛。
五體投地卻立靜心。
視佛相好念佛清淨真是天尊。
佛問女爾來何願。
即稽首而對。
我聞佛為無上正真道最正覺道法禦天人師。
德如恒沙。
智若虛空。
六通四達得一切智。
勢來請尊。
願佛哀我。
世尊告曰。
佛為一切護恣汝所願。
女人稽首曰。
夫人處世未獲本無者。
皆以欲故為匹偶居。
令我世世與至德偶居同志無嫉妒行。
二曰。
身口意行端正絕世。
三曰。
世世虔奉三尊。
心垢日消。
進道無倦。
諸佛祐助。
衆邪不能遏。
必獲一切智濟衆生難。
衆祐歎曰。
善哉善哉。
令汝得之。
婦大歡喜稽首。
退歸本居。
厥婿賈還乘舟水行。
當以斯日至。
天帝睹婦高行發願無雙。
助喜歎善。
為興風雨。
住其舟行明日乃臻。
婦後壽終。
神生有道之家。
容華光世。
年長出嫡為國儒士之妻。
國稱高賢。
時婿入海采寶欲濟窮民。
婦居家以禮自衛。
猶城衛寇。
國王後妃大臣妻妾靡不仰則。
詣門雲集禀婦德儀。
婦夜寐覺憶世無常。
榮富猶幻孰獲長存。
躬為壞舟我神載之。
猶獲月影望天寶者也。
勞心苦身何益于己。
夢幻皆空。
天神世榮其歸若茲矣。
明晨當索無上正真天中之天為吾師焉。
晨興即睹石塔在庭。
佛像金耀。
琢壁書經。
歎佛為衆聖之師三界獨步。
婦喜歎曰。
是則如來應儀正真道最正覺者乎。
即五體投地繞廟三匝。
散華燒香。
然燈懸缯。
晨夜肅虔。
稽首恭禮。
王後國婦請承清風退邪崇真。
鄰有兇夫賈逢婦婿曰。
子妻造妖虛立鬼廟。
朝暮香熏咒咀妖蠱。
願令爾喪。
不祥之甚。
婿歸。
婦啟曰。
妾前一夜覺世無常。
晨睹宗靈無上正真絕妙之像來在中庭。
妾今供事。
燒香然燈。
懸缯奉華。
朝夕禮拜。
稽首自歸。
子當事之。
必合聖則。
婿大歡喜。
一心肅虔。
國人巨細佥然承風。
如是八萬四千餘歲。
佛告鹙鹭子。
爾時婦人者吾身是也。
時婿者彌勒是也。
獨母者鹙鹭子是也。
鄰兇夫者調達是也。
菩薩銳志度無極精進如是。
(七三)然燈授決經 昔者菩薩。
身為女人。
少寡守節。
歸命三尊。
處貧樂道。
精進不倦。
蠲除兇利。
賣膏為業。
時有沙門。
年在西夕。
志存高行。
不遑文學。
内否之類謂之無明矣。
禮敬有偏終始無就。
分衛麻油以供佛前。
獨母照然。
貢不缺日。
有一除馑。
稽首佛足叉手質曰。
斯老除馑。
其雖鮮明戒具行高。
然燈供養。
後獲何福。
世尊歎曰。
善哉問也。
是老除馑。
卻無數劫。
當為如來無所著正真道最正覺。
項有重光。
将導三界。
衆生得度。
其為無數。
獨母聞之。
馳詣佛所。
稽首陳曰。
除馑然燈。
膏即吾所貢雲。
其當獲為無上正真道。
将導衆生還神本無。
天人鬼龍靡不逸豫。
唯願加哀。
複授吾決。
佛告女人。
女身不得為佛.緣一覺道.梵.釋.魔天.飛行皇帝。
斯尊巍巍非女人身所得作也。
夫欲獲彼當捐穢體受清淨身。
女稽首曰。
今當捐之。
還居淨浴。
遙拜而曰。
夫身者四大之有。
非吾長保也。
登樓願曰。
以今穢身惠衆生之饑渴者。
乞獲男躬受決為佛。
若有濁世衆生盲冥背正向邪無知佛者。
吾當于彼世拯濟之也。
自高投下。
觀者寒栗。
佛知至意。
化令地軟猶天綩綖。
睹身無害。
即化為男。
厥喜無量。
馳詣佛所踴躍而雲。
受世尊恩已獲淨身。
唯願加哀授吾尊決。
佛歎之曰。
爾之勇猛世所希有。
必得為佛無懷疑望。
然燈除馑。
其得佛時當授汝号。
天人鬼龍聞當為佛皆向拜賀。
還居咨歎。
各加精進。
爾時勸發群生不可計數。
佛告鹙鹭子。
時老比丘者錠光佛是也。
獨母者吾身是。
菩薩銳志度無極精進如是。
六度集經卷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