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本起經卷下

關燈
佛言。

    衆生受形。

    無老無壯。

    無豪無賤。

    命盡之日。

    無不分散。

    譬若春華。

    色無久鮮。

    結實華落。

    果熟離本。

    須彌寶山。

    劫盡壞爛。

    大海深廣。

    猶有枯竭。

    人命危跪。

    智者不怙。

    唯有修德精進履道。

    佛時作頌曰。

     命如果待熟  常恐會零落 以生皆有苦  誰能緻不死 如河流駛疾  往而沒大海 人命亦如是  逝者不複還 佛告王曰。

    遮迦越羅。

    典領四域。

    飛行案行。

    七寶導從。

    雖壽千年。

    亦死過去。

    諸天食福。

    肴膳自然。

    至其祿盡。

    亦複磨滅。

    比丘破惡。

    一心思禅。

    榮利不移。

    志重若山。

    神通真人。

    猶複滅度。

    如來出世。

    權慧現身。

    金剛德體。

    明晖大千。

    回匝三界。

    濟度群生。

    十力世雄。

    猶現泥洹。

    人生世間。

    命不久停。

    忽若電流。

    如風過庭。

    尊榮寶位。

    其若夢矣。

    推古驗今。

    無始不終。

    輪轉五道。

    見谛反真。

    佛為國王。

    而作頌曰。

     如河駛流  往而不反  人命如是 逝者不還  雖壽千年  亦死過去 合會有離  無親可恃  世皆有死 三界無安  諸天雖樂  福盡亦喪 志堅若地  德重若山  真人無垢 寂然歸滅  快哉福報  所願皆成 上寂大人  自見泥洹 于是波斯匿複白佛言。

    何謂自愛。

    何謂自護。

    佛言。

    善哉問也。

    大王谛受。

    人生于世。

    四大合成。

    性愚習癡。

    殺盜淫欺。

    不信道行。

    此不自愛也。

    習善行仁。

    覺世非常。

    信死更生。

    情存三尊。

    奉戒攝心。

    信以笃道。

    守禮以謙。

    孝順至誠。

    此人處世。

    自愛者也。

    積善履德。

    身無抂橫。

    志行修明。

    上天衛護。

    無男無女。

    衆行歸身。

    兵刃不傷。

    虎兕無害。

    自護之方。

    唯持戒行。

    佛為波斯匿。

    而作頌曰。

     凡人為惡  不能自覺  愚癡快意 後受熱毒  生無善行  死堕惡道 往疾無間  到無資用  自愛身者 慎護所守  調心正體  福應上天 士有信行  為聖所譽  自愛如是 快解無憂  惡行危身  愚謂為易 善最安身  愚人謂難  信法奉戒 慧意能行  上天衛之  智者樂茲 仁愛不邪  安止無憂  能除恚怒 從是脫淵 王聞法言。

    愚解望斷前受五戒。

    群臣從官皆發道心。

    天龍鬼神歡喜樂聞。

     大迦葉始來品第十二 爾時世尊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為衆說法。

    天龍鬼神。

    四輩弟子。

    嚴整具足。

    于是摩诃迦葉。

    垂發弊衣。

    始來詣佛。

    世尊遙見歎言。

    善來迦葉。

    豫分半床。

    命令就坐。

    迦葉進前。

    頭面作禮。

    退跪自陳曰。

    餘是如來末行弟子。

    顧命分坐。

    不敢承旨。

    大衆佥念。

    此老道士。

    有何異德。

    乃令世尊分坐命之。

    此人俊又。

    唯佛明焉。

    于是如來察衆所念。

    欲決所疑。

    廣論迦葉大行齊聖。

    世尊又曰。

    吾以四禅。

    禅定息心。

    從始至終。

    無有損耗。

    迦葉比丘。

    亦有四禅。

    因禅得定意。

    吾以大慈。

    仁愛一切迦葉體性。

    亦慈如此。

    吾以大悲。

    濟度衆生。

    迦葉比丘。

    大悲如此。

    吾以四禅三昧。

    而自娛樂。

    無有晝夜。

    何等為四。

    一者無形三昧。

    二者無量意三昧。

    三者清淨積三昧。

    四者不退轉三昧。

    迦葉比丘。

    亦有是三昧。

    吾本樂六通。

    今已得六通。

    迦葉比丘。

    亦得六通。

    何等為六。

    一者四神足念。

    二者悉知一切人意。

    三者耳徹聽。

    四者見衆生本。

    五者知衆生所趣行。

    六者諸漏皆盡。

    今已無畏。

    三界獨尊。

    吾以四定。

    表彰法禦。

    何等為四。

    一者解定。

    二者智定。

    三者慧定。

    四者戒定。

    名色皆滅。

    梵迹獨存。

    無憂喜想。

    生死根斷。

    迦葉比丘。

    亦複如是。

    世尊又曰。

    過去久遠。

    時有聖王。

    名文陀竭。

    高行晖世。

    功勳感動。

    忉利天帝。

    欽其異德。

    即遣車馬。

    詣阙迎王。

    王乘天車。

    忽然升虛。

    天帝出迎。

    與王共坐。

    娛樂盡歡。

    送王還宮。

    佛告比丘。

    爾時天帝者。

    大迦葉是也。

    文陀竭王者則是吾身。

    往昔天帝。

    以生死畏座令吾并坐。

    吾今以無上正真法禦之座。

    報昔功德。

    佛說本昔。

    加以聖德顯。

    比丘迦葉。

    一切解脫。

    皆發無上正真道意。

    法教名遠。

    莫不樂受。

     度奈女品第十三 佛從迦維羅衛國。

    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俱。

    過拔耆國界度人民。

    去至維耶離。

    詣奈氏樹園。

    城中有女人。

    名阿凡和利。

    聞佛來化。

    歡喜無量。

    即便嚴出。

    與五百女人俱。

    佛敕比丘。

    端意低頭。

    勿妄顧視。

    色欲亂人。

    唯道能制。

    抑情撿心。

    智者必能。

    今有女人。

    名阿凡和利。

    與五百女人俱欲聽說法。

    汝曹各護淨行。

    持之勿放。

    諸比丘。

    唯諾受教。

    阿凡和利。

    詣門下車。

    叉手當心。

    低頭直前。

    頭面禮佛。

    卻就女位。

    世尊告曰。

    形不久住。

    色不久鮮。

    命如風過。

    少壯必衰。

    勿恃容姿自處污行。

    世間迷惑。

    禍起色欲。

    三塗勤苦。

    智者能閉。

    女聞佛言。

    心解欲止。

    便發道意。

    自歸三尊。

    于是阿凡和利。

    退坐白佛。

    不以女賤。

    得服法言。

    願樂如來明日枉尊及比丘僧。

    顧下薄食。

    佛法默然。

    已為許可。

    起以頭面作禮。

    歡喜而去。

    是時城中有長者子五百同輩。

    聞佛來垂訓。

    止住奈園。

    即皆俱行。

    詣佛聽法。

    車馬服飾。

    五色輝煌。

    出城詣園。

    人從車馬。

    寂然如法。

    詣門下車。

    叉手直進。

    禮拜陳情。

    卻坐男位。

    佛告族姓子。

    榮位尊豪。

    快樂如意。

    皆是前世福德所緻。

    今複見佛。

    功德增益。

    諸長者子。

    歡喜退坐。

    長跪請佛。

    明日屈尊。

    哀臨蔬食。

    佛便告曰。

    已先受請。

    佛不二諾。

    諸長者子複白佛言。

    不審請主姓字是誰。

    佛言。

    向受阿凡和利請。

    明日當往。

    長者子白佛。

    此是國民。

    豈得在先。

    佛告族姓子。

    如來慈普。

    不問尊卑。

    諸長者子。

    前禮佛足。

    辭退還家。

    過告阿凡和利語曰。

    佛者至尊。

    用一切故。

    來化吾國。

    飯佛及僧。

    吾等應先。

    男尊女卑。

    卿當在後。

    慎勿供辦。

    故來相語。

    女白長者子。

    無以豪強威力加弱也。

    今乞四事。

    若見惠者。

    不敢在先。

    何謂四事。

    一者乞令我心保善莫移。

    二者乞令我命保在莫亡。

    三者乞令财物保在無滅。

    四者乞令世尊常住教授。

    莫詣餘國。

    即謂女曰。

    善心叵保。

    命亦如是。

    非吾能辦。

    便相謂言。

    此女福人。

    先得飯佛。

    乃覺非常。

    甚可喜樂。

    中有年少。

    恥甚出後。

    當共固之。

    便敕市監。

    罷不作市。

    阿凡和利遣婢市買。

    了無所得。

    還視庫藏。

    衆膳備具。

    唯乏薪炭。

    行求不得。

    出庫[(畾/且)*毛]布。

    香油灌之。

    以供飯具。

    明日至時。

    遣使白佛。

    城門複閉。

    使還白言。

    城門不開。

    知是諸長者子所作。

    女自念言。

    法應遣使表白供辦。

    雲何得通。

    便告鹦鹉。

    汝行白佛。

    鹦鹉受敕。

    飛出其家。

    諸長者子輩。

    舉弓射之。

    奉使請佛。

    威神所接。

    箭化作華。

    便詣佛所。

    飛住虛空。

    白佛言。

    衆嚴畢辦。

    唯願枉尊。

    于時衆祐。

    法導威儀。

    足蹈門阃。

    天地震動。

    龍雨淹塵。

    天樂下從。

    諸音樂器自然而鳴。

    佛坐飯竟。

    行澡水畢。

    為說經法。

    五百長者子。

    阿凡和利。

    及五百女人。

    逮得法眼。

    皆受五戒已。

    佛與比丘僧。

    還詣奈氏園。

    一切歡喜。

    無不樂聞。

     尼揵問疑品第十四 佛從維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