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集百緣經卷第五
關燈
小
中
大
減不可持去。
于時沙門。
既不得水。
複道而去。
時彼女人。
遂複悭貪。
有來乞者。
終不施與。
其後命終。
堕餓鬼中。
以是業緣。
受如是苦。
佛告目連。
欲知彼時女人不施水者。
今此餓鬼是。
佛說是惡見緣時。
諸比丘等。
舍離悭貪。
厭惡生死。
有得須陀洹者。
斯陀含者。
阿那含者。
阿羅漢者。
有發辟支佛心者。
有發無上菩提心者。
爾時諸比丘。
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四四)槃陀羅堕餓鬼身體臭緣 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
爾時尊者大目揵連。
食時欲至。
著衣持缽。
入城乞食。
還歸所止。
飯食已訖。
攝衣缽已。
在一樹下。
結跏趺坐。
入于三昧。
見一餓鬼。
身體極臭。
絕不可近。
于時目連。
即便問言。
汝造何業。
受此身形。
臭不可近。
餓鬼答曰。
汝自問佛。
當為汝說。
爾時目連。
尋詣佛所。
白言。
世尊。
諸佛常法。
先意問訊。
汝于今者。
見何異事。
目連白佛。
我于向者。
在一樹下。
入于三昧。
見一餓鬼。
身體極臭。
劇于人糞。
四向馳走。
求索屎尿。
用為甘膳。
不審世尊。
受如是報。
佛告目連。
汝今欲知是因緣不。
目連白佛。
願樂欲聞。
爾時世尊。
告目連曰。
汝今谛聽。
吾當為汝分别解說。
乃往過去無量阿僧祇劫。
波羅奈國。
有辟支佛。
出現于世。
在空閑處。
以草為敷。
系念坐禅。
身遇疾患。
良醫處藥。
當須肉食。
病乃可差。
時辟支佛。
聞是語已。
即便入城。
見一長者。
名曰吉善。
從索肉食。
時彼長者。
敕婦槃陀羅。
我有急緣。
今須出外。
汝好為彼辟支佛。
作随病藥。
時婦答言。
汝但慎前。
莫憂後事。
辟支佛食。
我自當與。
時彼長者。
尋便出去。
時槃陀羅。
悭貪心生。
便作是念。
我于今日。
施彼食者。
明日複來。
甚可惡見。
作是念已。
即從索缽。
在于屏處。
大便缽中。
以飯覆上。
與辟支佛。
尋覺臭穢。
投棄著地。
舍之而去。
以是業緣。
無量世中。
常堕餓鬼。
身體臭穢。
不可附近。
常以人糞。
用為甘膳。
佛告目連。
欲知爾時彼長者婦大便缽中施辟支佛者。
今餓鬼是。
佛說是餓鬼緣時。
諸比丘等。
舍離悭貪。
厭惡生死。
有得須陀洹者。
斯陀含者。
阿那含者。
阿羅漢者。
有發辟支佛心者。
有發無上菩提心者。
爾時諸比丘。
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四五)目連入城見五百餓鬼緣 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
爾時目連。
乞食時到。
著衣持缽。
入城乞食。
于其門中。
值有五百餓鬼。
從外來入。
見是目連。
心懷歡喜。
而白之曰。
唯願尊者。
慈哀憐愍。
稱我名字。
語我家中所親眷屬言。
我等輩。
以不修善不好惠施。
今受身形。
堕餓鬼中。
唯願尊者。
從我親裡。
求索财物。
用設肴膳。
請佛及僧。
若物少者。
為我勸化諸檀越等。
令共設會。
使我等輩脫餓鬼身。
爾時目連。
尋便許可。
複問餓鬼。
汝等先世。
造何業行。
受斯罪報。
時諸餓鬼。
鹹共同聲。
白目連言。
我等宿世。
俱在于此王舍城中。
為長者子。
憍慢放逸。
不好布施。
貪著世樂。
不信三寶無上道教。
見諸沙門入城乞食。
既不自施。
逆遮他人。
斯等道人。
不自生活。
但仰百姓。
今若與者。
後日複來。
終無厭足。
以是業緣。
其後命終。
堕餓鬼中。
受斯罪報。
于時目連。
語餓鬼言。
我今為汝。
語諸親裡。
并相營佐。
共設大會。
時汝等輩。
鹹皆自來。
至于會所。
時諸餓鬼。
鹹皆同聲。
白尊者言。
今我等輩。
宿罪所緻。
雖受形體。
身如燋柱。
腹如大山。
咽如細針。
發如錐刀。
纏刺其身。
諸支節間。
皆悉火然。
四向馳走。
求索飲食。
了不能得。
設見甘膳。
馳赴趣向。
變成膿血。
雲何而能持此身形。
詣于會所。
時大目連。
即便為彼諸餓鬼等。
語其眷屬。
具陳上事。
諸親聞已。
鹹皆懊惱。
共相合率。
欲為設會。
時大目連即便入定。
觀諸餓鬼為在何處。
于十六大國。
遍觀不見。
次閻浮提。
至四天下。
及千世界。
乃至三千大千世界。
都觀不見。
怪其所以。
尋往佛所。
白言。
世尊。
我今為彼諸餓鬼等。
勸化諸人。
并其諸親。
施設大會。
為作福德。
遍觀世界。
悉不得見。
不審世尊。
此諸餓鬼。
為在何處。
佛告目連。
彼餓鬼等。
皆為業風之所吹去。
非汝聲聞所能知見。
然于今者。
彼諸餓鬼。
蒙汝設會。
罪垢得除。
吾自能令來詣會所。
于時目連。
即便為諸餓鬼。
設諸肴膳。
請佛及僧。
佛以神力。
使諸餓鬼得來會所。
令王舍城諸婆羅門刹利居士。
鹹見諸鬼狀貌醜弊甚可怖畏。
皆共舍離悭貪之心。
厭惡生死。
心開意解。
有得須陀洹者。
斯陀含者。
阿那含者。
阿羅漢者。
有發辟支佛心者。
有發無上菩提心者。
爾時世
于時沙門。
既不得水。
複道而去。
時彼女人。
遂複悭貪。
有來乞者。
終不施與。
其後命終。
堕餓鬼中。
以是業緣。
受如是苦。
佛告目連。
欲知彼時女人不施水者。
今此餓鬼是。
佛說是惡見緣時。
諸比丘等。
舍離悭貪。
厭惡生死。
有得須陀洹者。
斯陀含者。
阿那含者。
阿羅漢者。
有發辟支佛心者。
有發無上菩提心者。
爾時諸比丘。
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四四)槃陀羅堕餓鬼身體臭緣 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
爾時尊者大目揵連。
食時欲至。
著衣持缽。
入城乞食。
還歸所止。
飯食已訖。
攝衣缽已。
在一樹下。
結跏趺坐。
入于三昧。
見一餓鬼。
身體極臭。
絕不可近。
于時目連。
即便問言。
汝造何業。
受此身形。
臭不可近。
餓鬼答曰。
汝自問佛。
當為汝說。
爾時目連。
尋詣佛所。
白言。
世尊。
諸佛常法。
先意問訊。
汝于今者。
見何異事。
目連白佛。
我于向者。
在一樹下。
入于三昧。
見一餓鬼。
身體極臭。
劇于人糞。
四向馳走。
求索屎尿。
用為甘膳。
不審世尊。
受如是報。
佛告目連。
汝今欲知是因緣不。
目連白佛。
願樂欲聞。
爾時世尊。
告目連曰。
汝今谛聽。
吾當為汝分别解說。
乃往過去無量阿僧祇劫。
波羅奈國。
有辟支佛。
出現于世。
在空閑處。
以草為敷。
系念坐禅。
身遇疾患。
良醫處藥。
當須肉食。
病乃可差。
時辟支佛。
聞是語已。
即便入城。
見一長者。
名曰吉善。
從索肉食。
時彼長者。
敕婦槃陀羅。
我有急緣。
今須出外。
汝好為彼辟支佛。
作随病藥。
時婦答言。
汝但慎前。
莫憂後事。
辟支佛食。
我自當與。
時彼長者。
尋便出去。
時槃陀羅。
悭貪心生。
便作是念。
我于今日。
施彼食者。
明日複來。
甚可惡見。
作是念已。
即從索缽。
在于屏處。
大便缽中。
以飯覆上。
與辟支佛。
尋覺臭穢。
投棄著地。
舍之而去。
以是業緣。
無量世中。
常堕餓鬼。
身體臭穢。
不可附近。
常以人糞。
用為甘膳。
佛告目連。
欲知爾時彼長者婦大便缽中施辟支佛者。
今餓鬼是。
佛說是餓鬼緣時。
諸比丘等。
舍離悭貪。
厭惡生死。
有得須陀洹者。
斯陀含者。
阿那含者。
阿羅漢者。
有發辟支佛心者。
有發無上菩提心者。
爾時諸比丘。
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四五)目連入城見五百餓鬼緣 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
爾時目連。
乞食時到。
著衣持缽。
入城乞食。
于其門中。
值有五百餓鬼。
從外來入。
見是目連。
心懷歡喜。
而白之曰。
唯願尊者。
慈哀憐愍。
稱我名字。
語我家中所親眷屬言。
我等輩。
以不修善不好惠施。
今受身形。
堕餓鬼中。
唯願尊者。
從我親裡。
求索财物。
用設肴膳。
請佛及僧。
若物少者。
為我勸化諸檀越等。
令共設會。
使我等輩脫餓鬼身。
爾時目連。
尋便許可。
複問餓鬼。
汝等先世。
造何業行。
受斯罪報。
時諸餓鬼。
鹹共同聲。
白目連言。
我等宿世。
俱在于此王舍城中。
為長者子。
憍慢放逸。
不好布施。
貪著世樂。
不信三寶無上道教。
見諸沙門入城乞食。
既不自施。
逆遮他人。
斯等道人。
不自生活。
但仰百姓。
今若與者。
後日複來。
終無厭足。
以是業緣。
其後命終。
堕餓鬼中。
受斯罪報。
于時目連。
語餓鬼言。
我今為汝。
語諸親裡。
并相營佐。
共設大會。
時汝等輩。
鹹皆自來。
至于會所。
時諸餓鬼。
鹹皆同聲。
白尊者言。
今我等輩。
宿罪所緻。
雖受形體。
身如燋柱。
腹如大山。
咽如細針。
發如錐刀。
纏刺其身。
諸支節間。
皆悉火然。
四向馳走。
求索飲食。
了不能得。
設見甘膳。
馳赴趣向。
變成膿血。
雲何而能持此身形。
詣于會所。
時大目連。
即便為彼諸餓鬼等。
語其眷屬。
具陳上事。
諸親聞已。
鹹皆懊惱。
共相合率。
欲為設會。
時大目連即便入定。
觀諸餓鬼為在何處。
于十六大國。
遍觀不見。
次閻浮提。
至四天下。
及千世界。
乃至三千大千世界。
都觀不見。
怪其所以。
尋往佛所。
白言。
世尊。
我今為彼諸餓鬼等。
勸化諸人。
并其諸親。
施設大會。
為作福德。
遍觀世界。
悉不得見。
不審世尊。
此諸餓鬼。
為在何處。
佛告目連。
彼餓鬼等。
皆為業風之所吹去。
非汝聲聞所能知見。
然于今者。
彼諸餓鬼。
蒙汝設會。
罪垢得除。
吾自能令來詣會所。
于時目連。
即便為諸餓鬼。
設諸肴膳。
請佛及僧。
佛以神力。
使諸餓鬼得來會所。
令王舍城諸婆羅門刹利居士。
鹹見諸鬼狀貌醜弊甚可怖畏。
皆共舍離悭貪之心。
厭惡生死。
心開意解。
有得須陀洹者。
斯陀含者。
阿那含者。
阿羅漢者。
有發辟支佛心者。
有發無上菩提心者。
爾時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