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集百緣經卷第五

關燈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餓鬼品第五 (四一)富那奇堕餓鬼緣 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

    時尊者舍利弗。

    大目揵連。

    欲設食時。

    先觀地獄畜生餓鬼。

    然後方食。

    所以爾者。

    欲令衆生厭離生死求于涅槃。

    時彼目連。

    見一餓鬼。

    身如燋柱。

    腹如大山。

    咽如細針。

    發如錐刀。

    纏刺其身。

    諸支節間。

    皆悉火出。

    呻吟大喚。

    四向馳走。

    求索屎尿。

    以為飲食。

    疲苦終日而不能得。

    爾時目連。

    見此餓鬼。

    即前問言。

    汝造何業。

    受如是苦。

    餓鬼答曰。

    有日之處。

    不須燈燭。

    如來世尊。

    今現在世。

    汝可自問。

    我今饑渴。

    不能答汝。

    爾時目連尋往佛所。

    欲問如來所造業行受如是苦。

    爾時世尊。

    在大衆中。

    為諸天人演說妙法。

    見目連入。

    即問之曰。

    汝于今者。

    見何異事。

    目連答曰。

    見一餓鬼。

    身體燋然。

    東西馳走。

    具以上事向佛廣說。

    造何惡業。

    受如是苦。

    爾時世尊。

    告目連曰。

    汝今善聽。

    吾當為汝分别解說。

    此賢劫中。

    舍衛城中。

    有一長者。

    财寶無量。

    不可稱計。

    常令仆使押甘蔗汁。

    以輸大家。

    有辟支佛。

    甚患渴病。

    良醫處藥。

    服甘蔗汁。

    病乃可差。

    時辟支佛。

    即便往詣造長者家。

    乞甘蔗汁。

    時彼長者。

    見其詳序威儀可觀。

    深生信敬。

    而問之言。

    欲須何等。

    辟支佛言。

    甚患渴病。

    須甘蔗汁。

    故來相告。

    長者聞已。

    心懷歡喜。

    尋敕其婦富那奇。

    我有急緣。

    定欲出去。

    汝今在後。

    取甘蔗汁。

    施辟支佛。

    時婦答言。

    汝但出去。

    我後自與。

    時夫人出已。

    取辟支佛缽。

    于其屏處。

    小便缽中。

    以甘蔗汁。

    蓋覆缽上。

    與辟支佛。

    辟支佛受已。

    尋知非是。

    投棄于地。

    空缽還歸。

    其後命終。

    堕餓鬼中。

    常為饑渴。

    所見逼切。

    以是業緣受如是苦。

    佛告目連。

    欲知爾時彼長者婦。

    今富那奇餓鬼是。

    佛說是餓鬼緣時。

    諸比丘等。

    舍離悭貪。

    厭惡生死。

    有得須陀洹者。

    斯陀含者。

    阿那含者。

    阿羅漢者。

    有發辟支佛心者。

    有發無上菩提心者。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四二)賢善長者婦堕餓鬼緣 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

    爾時尊者大目揵連。

    在一樹下。

    結跏趺坐。

    思惟觀察。

    見一餓鬼。

    身如燋柱。

    腹如大山。

    咽如細針。

    發如錐刀。

    纏繞其身。

    諸支節間。

    皆悉火然。

    呻吟大喚。

    四向馳走。

    求索糞穢。

    終日竟夜。

    受苦疲極。

    了不能得。

    爾時目連。

    見此餓鬼。

    而問之言。

    汝于先身。

    造何業行。

    受如是苦。

    餓鬼答言。

    世有如來。

    汝可自問。

    我今饑渴。

    不能答汝。

    爾時目連。

    尋詣佛所。

    問其所由。

    造何業行。

    受如是苦。

    爾時世尊。

    告目連曰。

    汝今谛聽。

    吾當為汝分别解說。

    乃往過去無量世時。

    有國名波羅奈。

    其土豐樂。

    人民熾盛。

    無有兵甲共相诤競。

    時有長者。

    名曰賢善。

    體性柔和。

    敬信三寶。

    常樂惠施。

    名稱普聞。

    時有比丘。

    著衣持缽。

    造詣其家。

    從其乞食。

    時此長者。

    有少急緣。

    竟不自施。

    尋即出去。

    殷勤囑婦。

    汝今在後。

    好念施彼比丘飲食。

    其婦答言。

    汝但莫憂。

    我後當與。

    時長者婦。

    悭貪心生。

    便自念言。

    今若與食。

    後日複來。

    此諸人等。

    甚可惡見。

    即喚比丘。

    來入舍内。

    閉著空屋。

    令其即日晚不得食。

    以是業緣。

    于無量世。

    堕餓鬼中。

    受如是苦。

    佛告目連。

    欲知彼時長者婦者。

    今此餓鬼是。

    是故汝等。

    當勤布施。

    莫著悭貪。

    應作是學。

    佛說是餓鬼緣時。

    諸在會者。

    舍離悭貪厭惡生死。

    有得須陀洹者。

    斯陀含者。

    阿那含者。

    阿羅漢者。

    有發辟支佛心者。

    有發無上菩提心者。

    爾時諸比丘。

    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四三)惡見不施水堕餓鬼緣 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

    爾時尊者大目揵連。

    在一樹下。

    見一餓鬼。

    身如燋柱。

    腹如大山。

    咽如細針。

    發如錐刀。

    纏刺其身。

    諸支節間。

    皆悉火然。

    渴乏欲死唇口幹燋。

    往趣河泉水為涸竭。

    假令天降甘雨堕其身上。

    皆變為火。

    時大目連。

    即前問言。

    汝于先身。

    造何業行。

    受是苦耶。

    時彼餓鬼。

    答目連言。

    我今渴乏。

    受苦難計。

    不能答汝。

    爾自問佛。

    時大目連。

    即詣佛所。

    欲問斯事。

    爾時世尊。

    為諸大衆。

    演說妙法。

    見目連來。

    先意問訊。

    愛語濡語。

    而問訊之。

    見何異事。

    目連白佛。

    我向樹下。

    見一餓鬼。

    身體燋然。

    四向馳走。

    具以上事。

    向佛廣說。

    宿造何業。

    受是苦惱。

    爾時世尊。

    告目連曰。

    汝今谛聽。

    吾當為汝分别解說。

    此賢劫中。

    波羅奈國。

    有佛出世。

    号曰迦葉。

    有一沙門。

    涉路而行。

    極患熱渴。

    時有女人。

    名曰惡見。

    井宕級水。

    往從乞之。

    女報之曰。

    使汝渴死。

    我終不能持水與汝。

    令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