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集百緣經卷第五

關燈
尊。

    即便為彼諸餓鬼等。

    種種說法悭貪過惡。

    深生信敬。

    即于其夜。

    便取命終。

    生忉利天。

    便自念言。

    我等今者。

    造何福業。

    得來生此忉利天上。

    即自觀察。

    知是餓鬼。

    以其尊者。

    大目揵連。

    為我等故。

    設會請佛及比丘僧。

    得來生此。

    我等當共往報彼恩。

    作是語已。

    尋從天下。

    頂戴天冠。

    著諸璎珞。

    莊嚴其身。

    各赍香花。

    來供養佛及大目連。

    供養已訖。

    卻坐一面。

    聽佛說法。

    心開意解。

    各獲道迹。

    繞佛三匝。

    還詣天上。

    佛告目連。

    欲知爾時五百餓鬼者。

    今五百天子是。

    爾時大衆。

    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四六)優多羅母堕餓鬼緣 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

    時彼國中。

    有一長者。

    财寶無量。

    不可稱計。

    選擇高門。

    娉以為婦。

    作倡伎樂。

    用娛樂之。

    其婦懷妊滿足十月。

    生一男兒。

    端政殊妙。

    世所希有。

    父母歡喜。

    因為立字。

    名優多羅。

    年漸長大。

    其父喪亡。

    兒自念言。

    我先父以來。

    販買治生。

    用成家業。

    我今不宜學是法耶。

    然于佛法。

    甚懷信敬。

    今欲出家。

    便前白母。

    求索出家。

    時母答曰。

    汝父既喪。

    我今便無。

    唯汝一子。

    汝今雲何。

    舍我出家。

    我今存在。

    終不聽汝出家入道。

    我亡沒後。

    随汝意去。

    爾時彼子。

    不果所願。

    心懷懊惱。

    即便語母。

    若不聽我。

    今必投岩。

    飲毒而死。

    時母答言。

    莫作是語。

    汝今何故。

    必欲出家。

    從今以去。

    若欲請諸沙門婆羅門等。

    我當設供随汝供養。

    兒聞是語。

    用自安隐。

    請諸沙門及婆羅門。

    數數向家。

    而供養之。

    時彼兒母。

    見諸道士數數來往。

    甚懷懊惱。

    生厭患心。

    便出惡言。

    罵諸沙門婆羅門等。

    不欲生活。

    但仰百姓。

    甚可惡見。

    于時其兒。

    不在家中。

    其母但以飲食漿水。

    灑散棄地。

    時兒行還。

    便語之言。

    汝出去後。

    我設肴膳。

    請諸沙門及婆羅門。

    而供養之。

    尋便将兒。

    示其棄飯漿水之處。

    我适供養。

    尋即出去。

    其兒聞已。

    甚用歡喜。

    于其後時。

    母便命終。

    堕餓鬼中。

    兒便出家。

    勤加精進。

    得阿羅漢果。

    在河岸邊窟中坐禅。

    有一餓鬼。

    其口幹燋。

    饑渴熱惱。

    來詣兒所。

    語比丘言。

    我是汝母。

    比丘怪言。

    母生存時。

    常好布施。

    方今雲何。

    返堕餓鬼。

    受斯報耶。

    餓鬼答言。

    以我悭貪。

    不能供養沙門婆羅門。

    以是之故。

    受餓鬼身。

    二十年中。

    未嘗得食及以漿水。

    設我向河及以泉池。

    水為至竭。

    若向果樹。

    樹為幹枯。

    我今饑渴熱惱所逼。

    不可具陳。

    比丘問言。

    何緣緻是。

    餓鬼答言。

    我雖布施。

    心常悭惜。

    于諸沙門婆羅門所。

    無恭敬心。

    橫加罵辱。

    今受是報。

    汝今若能為我設供。

    施佛及僧。

    為我忏悔。

    我必當得脫餓鬼身。

    時兒比丘。

    聞是語已。

    甚懷憐愍。

    即便勸化。

    辦設肴膳。

    請佛及僧。

    供養訖竟。

    時彼餓鬼。

    即現其身在于會中。

    發露忏悔。

    爾時世尊為此餓鬼。

    種種說法。

    心懷慚愧。

    即于其夜。

    便就命終。

    更受身形。

    堕飛行餓鬼中。

    頂戴天冠。

    著諸璎珞。

    莊嚴其身。

    來至比丘所。

    又複語言。

    我故不脫餓鬼之身。

    汝更為我在所勸化。

    重設供養并諸床褥。

    施四方僧。

    乃可得脫餓鬼之身。

    時兒比丘。

    聞是語已。

    複更勸化。

    辦具飲食并諸床褥。

    施四方僧。

    供養訖竟。

    于是餓鬼。

    複更現身在大衆前。

    尋更忏悔。

    即于其夜。

    取其命終。

    生忉利天。

    便作是念。

    我造何福。

    得來生此。

    尋自觀察。

    緣兒比丘為于我故。

    設諸肴膳請佛及僧。

    免餓鬼身。

    得來生天。

    我今當還報佛世尊及比丘恩。

    頂戴天冠。

    著諸璎珞。

    莊嚴其身。

    赍持香花。

    來供養佛及兒比丘。

    供養已訖。

    卻坐一面。

    聽佛說法。

    心開意解。

    得須陀洹果。

    繞佛三匝。

    還詣天宮。

    佛說是優多羅緣時。

    諸比丘等。

    舍離悭貪。

    厭惡生死。

    有得須陀洹果者。

    斯陀含者。

    阿那含者。

    阿羅漢者。

    有發辟支佛心者。

    有發無上菩提心者。

    爾時諸比丘。

    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四七)生盲餓鬼緣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阿難。

    著衣持缽。

    入城乞食。

    見一餓鬼。

    身如燋柱。

    腹如大山。

    咽如細針。

    又複生盲。

    為諸烏鹫鸱枭所啄。

    宛轉自撲。

    揚聲叫喚。

    無有休息。

    爾時阿難。

    問餓鬼言。

    姊妹汝于先身。

    造何業行。

    受如是苦。

    餓鬼答言。

    有日之處。

    不須燈燭。

    世有如來。

    汝可自問。

    爾時阿難。

    尋往佛所。

    白言。

    世尊。

    我于向者。

    入城乞食。

    見一餓鬼。

    極受苦惱。

    不可稱計。

    向佛如來具說事狀。

    不審世尊。

    彼餓鬼者。

    宿造何業受此報耶。

    爾時世尊。

    告阿難言。

    汝今谛聽。

    吾當為汝分别解說。

    此賢劫中。

    波羅奈國。

    有佛出世。

    号曰迦葉。

    将諸比丘。

    遊行教化。

    次到鹿野苑中。

    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