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集百緣經卷第四

關燈
大悲愍衆生  矜傷為雨淚 修行大悲者  同己所得法 救護諸群生  乃應菩薩行 爾時太子。

    聞是偈已。

    喜不自勝。

    即便投身大火坑中。

    變成華池。

    太子于中。

    坐蓮華上。

    地大震動。

    雨諸天華。

    積至于膝。

    時婆羅門。

    還複釋身。

    贊太子曰。

    汝今于此火難之中。

    為此一偈。

    不惜身命。

    為求何願。

    太子答曰。

    我求無上菩提大道。

    度脫衆生。

    出生死海。

    爾時帝釋。

    聞是語已。

    歎未曾有。

    還詣天上。

    時梵摩王。

    及諸群臣。

    見其太子有是奇特。

    歎未曾有。

    莫不歡喜。

    還将太子。

    詣于宮中。

    佛告諸比丘。

    欲知彼時梵摩王者。

    今淨飯王是。

    彼時母者。

    今摩耶是。

    彼時太子者。

    則我身是。

    佛說是求法緣時。

    有得須陀洹者。

    斯陀含者。

    阿那含者。

    阿羅漢者。

    有發辟支佛心者。

    有發無上菩提心者。

    爾時諸比丘。

    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三六)婆羅門從佛債索緣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

    将諸比丘。

    入城乞食。

    至一巷中。

    逢一婆羅門。

    以指畫地。

    遮不聽去。

    而作是言。

    汝今要當與我五百金錢。

    爾乃聽過。

    若不與者。

    不聽佛過。

    爾時世尊。

    與諸比丘。

    默然而住。

    不能前進。

    乃至上聞。

    國主瓶沙。

    及波斯匿王。

    毗舍呿釋種。

    及福樓那等。

    各赍珍寶種種财物。

    與婆羅門。

    然不肯受。

    時須達長者。

    聞佛世尊。

    為婆羅門。

    而作留難住而不去。

    即取金錢五百。

    與婆羅門。

    乃聽佛過。

    時諸比丘。

    見是事已。

    白佛言。

    世尊。

    有何因緣。

    乃有如是見遮留難。

    不聽佛過。

    爾時世尊。

    告諸比丘。

    汝等谛聽。

    吾當為汝分别解說。

    乃往過去無量世時。

    波羅奈國有王。

    名曰梵摩達多。

    時王太子。

    字曰善生。

    将諸親友。

    遊戲觀看。

    路逢一人。

    共輔相子。

    樗蒱博戲。

    賭五百金錢。

    時輔相子。

    負彼戲人五百金錢。

    尋從債索。

    不肯償之。

    時王太子。

    語戲人言。

    若彼不與。

    我當代償。

    時輔相子。

    自恃力勢。

    後竟不償。

    從是以來。

    無量世中。

    常為戲人。

    從我債索。

    佛告諸比丘。

    欲知彼時王太子者。

    則我身是。

    彼時輔相子者。

    今須達長者是。

    彼時戲人者。

    今婆羅門是。

    是故汝等凡負債者。

    不可抵突冒而不償。

    乃至成佛。

    不脫此難。

    爾時諸比丘。

    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三七)佛垂般涅槃度五百力士緣 佛在拘屍那城娑羅雙樹間。

    将欲涅槃。

    時須拔陀。

    聞佛世尊欲入涅槃。

    将五百力士。

    來詣佛所。

    前禮佛足。

    卻住一面。

    求索入道。

    佛即告言。

    善來比丘。

    須發自落。

    法服著身。

    便成沙門。

    佛即為其種種說法。

    心開意解。

    各獲道迹。

    時諸比丘。

    見是事已。

    白佛言。

    世尊。

    今此須拔陀五百人等。

    宿殖何福。

    佛垂涅槃急厄之中。

    得蒙濟度。

    佛告諸比丘。

    非但今者。

    厄難之中。

    得蒙濟度。

    過去世時。

    我亦濟彼脫諸厄難。

    時諸比丘。

    複白佛言。

    不審世尊。

    過去世時。

    濟度彼等。

    其事雲何。

    願為解說。

    爾時世尊。

    告諸比丘。

    汝等谛聽。

    吾當為汝分别解說。

    乃往過去無量世中。

    波羅奈國有王。

    名曰梵摩達多。

    将諸民衆。

    出城遊獵。

    到一山間。

    有大河水。

    值五百群鹿。

    便欲獵射。

    我于彼時。

    為諸鹿王。

    張圍來近。

    時諸鹿等在河岸間。

    周慞惶怖。

    馳走從河。

    時彼河水。

    深而無底。

    越不可渡。

    張圍轉近。

    命在旦夕。

    時彼鹿王語諸鹿言。

    為汝等故申其四足。

    置河兩岸。

    汝等諸鹿。

    蹑我脊過。

    可達彼岸。

    爾時諸鹿。

    聞是語已。

    馳奔共渡。

    蹑鹿王脊。

    遂至破盡。

    痛不可言。

    是時諸鹿。

    盡皆渡竟。

    唯一鹿母将一鹿糜。

    周慞惶怖。

    最在其後。

    時彼鹿王。

    見其在後。

    忍于疲苦。

    待令度過。

    即便命終。

    生忉利天。

    佛告諸比丘。

    我于爾時。

    在畜生中。

    猶生慈悲。

    不憚疲苦。

    度脫衆生。

    況我今者。

    超越三界。

    自在無礙。

    而有勞耶。

    佛告諸比丘。

    欲知爾時鹿王者。

    則我身是。

    彼時群鹿者。

    今須拔陀等。

    五百比丘是。

    時諸比丘。

    複白佛言。

    須拔陀等五百比丘。

    宿殖何福。

    遭值世尊。

    各獲道果。

    佛告諸比丘。

    汝等谛聽。

    吾當為汝分别解說。

    此賢劫中。

    波羅奈國。

    有佛出世。

    号曰迦葉。

    時有五百比丘。

    在山林中。

    坐禅行道。

    未獲道果。

    時迦葉佛。

    化緣周訖。

    遷神涅槃。

    時彼比丘。

    都不覺知。

    諸樹神等。

    知佛今日将欲涅槃。

    心懷懊惱。

    涕哭流淚。

    堕于樹下比丘頂上。

    時諸比丘。

    各問樹神。

    汝今何故。

    涕泣如是。

    樹神答曰。

    迦葉世尊。

    今欲涅槃。

    是故我今心懷懊惱。

    涕泣如是。

    時諸比丘。

    聞樹神語。

    心驚毛豎。

    方懷憂懼。

    白樹神言。

    我等今者。

    何由得及見佛世尊。

    先自過度。

    不忍見于佛先滅度。

    樹神答曰。

    汝等今者。

    若欲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