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華經卷第十
關燈
小
中
大
是經。
誦在懷抱書寫經卷。
福不可量無以為喻。
若族姓子。
供養八十億百千垓江河沙諸如來衆。
若複受持懷抱書寫。
是正法華經講說供養。
何所福多。
于意雲何。
甯當一心奉持經典。
若以衣食供養諸佛。
藥王菩薩白佛言。
若族姓子及族姓女。
受正法華經典之要。
執持書寫一四句頌。
講說諷誦若複奉行。
具足成就其福最多。
勝于供養若幹江沙諸佛世尊。
佛言。
甚哉。
法之供養。
最為第一。
藥王菩薩複白佛言。
我當擁護如是等輩。
諸族姓子及族姓女。
受此經者斯法師等。
以義宿衛長使無患。
誦總持句。
又尋咒曰。
奇異所思意念無意永久所行奉修寂然澹 泊志默解脫濟 渡平等無邪安和普平滅盡無盡莫勝玄默澹然總持觀察光耀有所依 倚恃怙于内究竟清淨。
無有坑坎亦無高下無有回旋所周旋處其目清淨等無所等覺已越度而察于法 合衆無音所說 解明而懷止足盡除節限宣暢音響曉了衆聲而了文字無有窮盡永無力勢無所思念。
藥王菩薩白曰。
唯然世尊。
是總持句。
六十二江河沙諸佛所說。
假使有犯此咒言者。
若複違毀此等法師。
為失諸佛世尊道教。
佛歎藥王菩薩大士。
善哉善哉。
若族姓子說總持句為衆生故。
愍念擁護多所安隐。
于時妙勇菩薩前白佛言。
唯然世尊。
我身亦為衆生之故。
欲令永安。
若有奉持此經典者。
授總持句。
将護如此諸法師等。
令無伺求得其便者。
鬼神諸魅溷廁衆鬼突鬼厭鬼餓鬼反足雖欲來娆。
無能得便。
妙勇菩薩專心思惟。
說此總持曰。
晃耀大明炎光演晖順來富章悅喜欣然住此立制永作無合無集。
是總持句。
江河沙等諸佛所說。
鹹共勸助。
若違如來如是比像諸法師教。
還自危亡。
時毗沙門天王前白佛言。
我亦當演此總持句。
加以慈心為衆生故。
擁護法師。
富有調戲無戲無量無富何富。
以是故。
擁護諸法師等。
百由旬内無敢犯觸。
宿衛将順。
諸族姓子。
如是比像至學法師乃能受持。
以是擁護常獲吉利。
時順怨天王。
在彼會坐。
與諸香音億百千垓鬼眷屬圍繞。
往詣佛所前白佛言。
唯然世尊。
我亦當宣此總持句。
無數有數曜黑持香兇咒大體于器順述暴言至有。
唯然世尊。
此總持句。
四千二百億諸佛所說。
以此總持。
擁護供養諸學經者。
令無伺求得其便者。
時有一魅。
名有結縛。
複名離結。
複名施積。
複名施華。
複名施黑。
複名被發。
複名無著。
複名持華。
複名何所。
複名取一切精。
往詣佛所。
鬼子母與諸子俱。
異口同音前白佛言。
我等世尊。
常當擁護如是比像諸法師等。
加施吉祥。
令無伺求得法師短。
于時諸魅同共舉聲。
宣此總持将順法師。
于是于斯于爾于氏極甚無我無吾無身無所俱同已興已生已成而住而立亦住嗟歎亦非消頭大疾無得加害。
是等之類是我眷屬。
令無所犯擁護法師。
消除鬼神諸 魅 餓鬼溷神突鬼蠱道符咒癡狂颠鬼。
化是像來。
若鬼神形及非人像。
二日三日若至四日。
若常熱病。
若複夜卧。
值惡夢者。
若現男女大小諸像。
我等擁護。
令無伺求得其便者。
于時諸魅。
共于佛前說此頌曰。
犯頭破七分 猶如華菜剖 當緻殺母罪 亦得害父殃 其有犯法師 皆當獲此釁 世世不得安 不與諸佛會 破壞佛寺罪 鬥亂聖衆殃 如合衆麻油 麻油聚一處 放火皆燋然 消盡無有餘 其有犯法師 當獲此罪殃 猶如稱載峻 罪垢之所聚 其有犯法師 當獲此重釁 諸鬼神軍頭等。
說此頌已前白佛言。
我等鹹護如是比像諸法師等。
使常安隐除去怨敵。
周匝宿衛令無傷害。
若有行毒。
毒為不行。
時佛嗟歎諸魅所咒。
善哉善哉。
汝等乃欲護諸法師。
若聞此經。
宣持名号德不可量。
何況具足随時持說書在經卷。
若以供養華香幢幡蓋雜香搗香。
然燈懸缯。
思夷合歡。
青蓮紅蓮。
黃蓮白蓮。
稍著油蘇以用然燈。
供養此經勤修不懈。
百千億倍福不可限。
汝等當護如是比像精進學者。
佛說是總持品時。
六萬八千人。
逮得無所從生法忍。
正法華經淨複淨王品第二十五 佛告族姓子。
乃往過去無央數劫。
不可思議長遠難量。
爾時有佛。
号總水雷音宿華慧王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禦天人師為佛世尊。
世界曰照明嚴飾。
劫曰愛見。
又族姓子。
于其佛世。
有王名淨複淨。
爾時其王有一正後。
名曰離垢施。
其後有二子。
一名離垢藏。
二名離垢目。
又其二子皆得神足。
輕舉能飛智慧具足。
功德備悉聖達巍巍。
行菩薩業夙夜精進。
未曾懈廢。
勤心專精六度無極。
善權四等所濟無限。
悉遵通達三十有七道品之法。
普暢道義。
所周旋業。
進逮離垢三昧定矣。
度宿日光三昧。
離垢顯曜三昧。
淨莊嚴三昧。
誦在懷抱書寫經卷。
福不可量無以為喻。
若族姓子。
供養八十億百千垓江河沙諸如來衆。
若複受持懷抱書寫。
是正法華經講說供養。
何所福多。
于意雲何。
甯當一心奉持經典。
若以衣食供養諸佛。
藥王菩薩白佛言。
若族姓子及族姓女。
受正法華經典之要。
執持書寫一四句頌。
講說諷誦若複奉行。
具足成就其福最多。
勝于供養若幹江沙諸佛世尊。
佛言。
甚哉。
法之供養。
最為第一。
藥王菩薩複白佛言。
我當擁護如是等輩。
諸族姓子及族姓女。
受此經者斯法師等。
以義宿衛長使無患。
誦總持句。
又尋咒曰。
奇異所思意念無意永久所行奉修寂然澹 泊志默解脫濟 渡平等無邪安和普平滅盡無盡莫勝玄默澹然總持觀察光耀有所依 倚恃怙于内究竟清淨。
無有坑坎亦無高下無有回旋所周旋處其目清淨等無所等覺已越度而察于法 合衆無音所說 解明而懷止足盡除節限宣暢音響曉了衆聲而了文字無有窮盡永無力勢無所思念。
藥王菩薩白曰。
唯然世尊。
是總持句。
六十二江河沙諸佛所說。
假使有犯此咒言者。
若複違毀此等法師。
為失諸佛世尊道教。
佛歎藥王菩薩大士。
善哉善哉。
若族姓子說總持句為衆生故。
愍念擁護多所安隐。
于時妙勇菩薩前白佛言。
唯然世尊。
我身亦為衆生之故。
欲令永安。
若有奉持此經典者。
授總持句。
将護如此諸法師等。
令無伺求得其便者。
鬼神諸魅溷廁衆鬼突鬼厭鬼餓鬼反足雖欲來娆。
無能得便。
妙勇菩薩專心思惟。
說此總持曰。
晃耀大明炎光演晖順來富章悅喜欣然住此立制永作無合無集。
是總持句。
江河沙等諸佛所說。
鹹共勸助。
若違如來如是比像諸法師教。
還自危亡。
時毗沙門天王前白佛言。
我亦當演此總持句。
加以慈心為衆生故。
擁護法師。
富有調戲無戲無量無富何富。
以是故。
擁護諸法師等。
百由旬内無敢犯觸。
宿衛将順。
諸族姓子。
如是比像至學法師乃能受持。
以是擁護常獲吉利。
時順怨天王。
在彼會坐。
與諸香音億百千垓鬼眷屬圍繞。
往詣佛所前白佛言。
唯然世尊。
我亦當宣此總持句。
無數有數曜黑持香兇咒大體于器順述暴言至有。
唯然世尊。
此總持句。
四千二百億諸佛所說。
以此總持。
擁護供養諸學經者。
令無伺求得其便者。
時有一魅。
名有結縛。
複名離結。
複名施積。
複名施華。
複名施黑。
複名被發。
複名無著。
複名持華。
複名何所。
複名取一切精。
往詣佛所。
鬼子母與諸子俱。
異口同音前白佛言。
我等世尊。
常當擁護如是比像諸法師等。
加施吉祥。
令無伺求得法師短。
于時諸魅同共舉聲。
宣此總持将順法師。
于是于斯于爾于氏極甚無我無吾無身無所俱同已興已生已成而住而立亦住嗟歎亦非消頭大疾無得加害。
是等之類是我眷屬。
令無所犯擁護法師。
消除鬼神諸 魅 餓鬼溷神突鬼蠱道符咒癡狂颠鬼。
化是像來。
若鬼神形及非人像。
二日三日若至四日。
若常熱病。
若複夜卧。
值惡夢者。
若現男女大小諸像。
我等擁護。
令無伺求得其便者。
于時諸魅。
共于佛前說此頌曰。
犯頭破七分 猶如華菜剖 當緻殺母罪 亦得害父殃 其有犯法師 皆當獲此釁 世世不得安 不與諸佛會 破壞佛寺罪 鬥亂聖衆殃 如合衆麻油 麻油聚一處 放火皆燋然 消盡無有餘 其有犯法師 當獲此罪殃 猶如稱載峻 罪垢之所聚 其有犯法師 當獲此重釁 諸鬼神軍頭等。
說此頌已前白佛言。
我等鹹護如是比像諸法師等。
使常安隐除去怨敵。
周匝宿衛令無傷害。
若有行毒。
毒為不行。
時佛嗟歎諸魅所咒。
善哉善哉。
汝等乃欲護諸法師。
若聞此經。
宣持名号德不可量。
何況具足随時持說書在經卷。
若以供養華香幢幡蓋雜香搗香。
然燈懸缯。
思夷合歡。
青蓮紅蓮。
黃蓮白蓮。
稍著油蘇以用然燈。
供養此經勤修不懈。
百千億倍福不可限。
汝等當護如是比像精進學者。
佛說是總持品時。
六萬八千人。
逮得無所從生法忍。
正法華經淨複淨王品第二十五 佛告族姓子。
乃往過去無央數劫。
不可思議長遠難量。
爾時有佛。
号總水雷音宿華慧王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禦天人師為佛世尊。
世界曰照明嚴飾。
劫曰愛見。
又族姓子。
于其佛世。
有王名淨複淨。
爾時其王有一正後。
名曰離垢施。
其後有二子。
一名離垢藏。
二名離垢目。
又其二子皆得神足。
輕舉能飛智慧具足。
功德備悉聖達巍巍。
行菩薩業夙夜精進。
未曾懈廢。
勤心專精六度無極。
善權四等所濟無限。
悉遵通達三十有七道品之法。
普暢道義。
所周旋業。
進逮離垢三昧定矣。
度宿日光三昧。
離垢顯曜三昧。
淨莊嚴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