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華經卷第九
關燈
小
中
大
。
以何等故。
遊忍世界。
堪任無數勤苦之難。
善哉天尊。
願為十方諸佛世界菩薩聲聞雲集于斯。
若有聞佛班宣藥王。
初發道心宿行功勳。
為今衆會及後來世。
普聞受持追學究竟。
天人龍鬼諸尊神王。
佥皆悅豫發大道意。
自緻正覺度脫一切。
于時世尊。
見宿王華發心至誠。
為一切諸佛贊曰善哉。
乃為将來諸菩薩施。
勸進後學令入道智。
谛聽谛聽善思念之。
唯然世尊。
願樂欲聞。
佛言。
乃往過去江河沙劫。
爾時有佛。
号離垢日月光首如來至真等正覺。
出現于世。
其土壽命四萬二千歲。
教化衆生濟度危厄。
于時十方菩薩大會有八十億。
諸聲聞衆七十二江河沙等。
又其佛土而無女人三惡之趣。
無阿須倫八難之患。
其地平正绀琉璃色。
衆寶校成莊嚴清淨。
生衆寶樹周回圍繞。
珍琦珓珞周匝覆蓋。
豎諸幢幡。
寶瓶香爐燒衆名香。
一切樹下設寶床榻。
坐具嚴飾不可稱載。
諸坐具上有五千億諸天之座。
鼓諸音樂歌佛功德。
以為供養。
于時其佛。
為諸菩薩及聲聞衆。
分别講說正法華經。
時有菩薩。
名衆生喜見。
聞佛敷演散解義要。
即奉佛法遵習苦行。
夙夜精進。
萬二千歲。
經行不坐竟萬二千歲。
即便逮得普現三昧。
逮此定已辄複思惟。
吾以逮是普現三昧。
便能緻此正法華經因逮定意。
踴躍歡喜心自念言。
我當供養離垢日月光首如來至真奉正法華經。
即如其像三昧正受。
處在虛空。
雨心天華雜香栴檀。
用供養佛。
應時所雨衆華雜香。
普熏十方諸佛世界。
其聞香者悉得法忍。
衆生之類和心相向。
衆生喜見菩薩。
從定意起重自思惟。
雖用雜物供養于佛。
不能暢盡至真之德。
以身供養爾乃無上。
尋如所念。
斷絕五谷專食衆香。
衆香華汁而以飲之。
日使身中内外皆香。
如是服香竟十二年。
複和衆香以塗其體。
香油潤衣。
而立誓願以身為燈。
為一切故。
即然其身供養諸佛。
以精誠故。
其光遍照八十江河沙諸佛世界。
應時諸佛同聲贊曰。
善哉善哉。
族姓子。
精進乃爾世之希有。
斯真供養如來經典。
乃為衆生忍苦不勞。
超逾天人一切所行。
國财妻子施所不及。
供養之中為尊為上。
為最為長為無疇匹。
以身施者乃成法施。
諸佛世尊歎是德已。
則便默然。
于時菩薩自然其身。
千二百歲火故不滅。
用一心故無有苦患。
于是之後火焰乃息。
勤修精進供養法故。
于是終沒還生其世。
更複值見離垢日月光首如來至真之士。
生離垢施國王宮内。
自然化生結加趺坐。
而為父母說此頌曰。
尊王識念我本行 堅強勤修大精進 所重愛身以用施 建立住此逮三昧 說此偈已啟其父母。
離垢日月光首如來至真。
今故現在。
吾往昔時至心供養。
因是逮緻了一切音總持法要。
是正法華無上經典學中要者。
經卷本有八十垓百千億那術垓偈。
當一心思。
何所造作立佛像摸。
而常心中無嗔恚。
怒此正法華菩薩所行。
吾本宿世。
習若幹千億百千垓偈。
從彼如來。
而聞受之。
離垢施王贊其子曰。
善哉善哉。
當共俱往躬身當觐供養聖尊。
說此言已。
與父王俱踴在空中。
去地七刃經行虛空。
足不蹈地。
其身正坐七寶珓珞珍琦帳中。
往詣佛所叉手禮佛。
以頌贊曰。
人中之尊 顔姿離垢 其光巍巍 照于十方 吾本供養 聖尊無極 今複自親 故來奉面 爾時衆生喜見菩薩大士。
說此偈已。
前白離垢日月光首如來至真。
世尊垂恩愍哀十方。
故複現在訓誨一切。
度脫衆生無不蒙賴。
時離垢日月光首如來。
告衆生喜見菩薩。
今時已至吾欲滅度。
以此法教而相囑累。
佛因其時至所教周悉亂世欲到吾舍去矣。
為佛施座今取滅度。
又告之曰。
以斯經典重相囑累。
普令流布等潤十方。
鹹使一切皆蒙福慶。
衆生喜見則曰。
受教。
其佛夜半便取滅度。
于時菩薩衆生喜見見佛滅度。
以栴檀香琦異妙香蛇維佛身。
取其舍利香汁洗之。
感慕哀泣淚下如雨。
修造寶瓶八萬四千。
立七寶塔高至梵天。
莊嚴幢蓋懸衆寶鈴。
心自念言。
吾已供養世尊舍利當複更事超過于前。
告諸菩薩及大聲聞。
諸天龍神一切人民。
諸族姓子鹹共思念。
世尊舍利普共供養。
于是佛告宿王華菩薩。
當爾世時。
衆生喜見菩薩勸率衆人。
供奉舍利八萬四千塔。
于塔寺前。
建立形像百福德相。
然無數燈燒香散華。
光顯道法。
供養奉事七萬二千歲。
供養訖竟。
在其衆會。
化無數千諸聲聞衆。
開諸菩薩皆令逮得普現三昧。
見衆菩薩建立定已。
自現其身諸根缺漏。
諸菩薩衆及諸弟子天龍鬼神。
舉聲号啕淚下如雨。
是族姓子衆生喜見菩薩大士。
是我等師開化我黨。
今現缺減諸根不具。
是故悲酸不能自勝。
于時衆生喜見。
謂諸菩薩及大弟子諸天龍神。
吾建要誓至誠之願。
如我所言随順不虛。
我此手臂成紫金身。
令我手臂平複如故。
地當大動于虛空中雨衆華香。
所言适竟。
地即大動天雨衆華。
尋時手臂平複如故。
衆生喜見欲度一切。
因示現此慧力所行。
福德功勳勢力所緻。
佛告宿王華菩薩。
欲知爾時衆生喜見菩薩大士。
今藥王菩薩是。
又族姓子。
菩薩勤苦不可稱計。
捐身棄命無有限量。
常建大乘志無上道。
興發大功無極之德。
于如來前然一足指。
功德難喻。
況然其身以為供養。
勝施國土妻子血肉。
設以珍寶滿佛世界。
布施供養諸佛聖衆。
福德雖多不及于彼。
所以者何。
福報有盡無益衆生。
若族姓子族姓女。
受正法華一四句頌。
分别奉行為人解說。
比其福施萬不如一。
猶如巨海萬川皆歸。
此經如是。
一
以何等故。
遊忍世界。
堪任無數勤苦之難。
善哉天尊。
願為十方諸佛世界菩薩聲聞雲集于斯。
若有聞佛班宣藥王。
初發道心宿行功勳。
為今衆會及後來世。
普聞受持追學究竟。
天人龍鬼諸尊神王。
佥皆悅豫發大道意。
自緻正覺度脫一切。
于時世尊。
見宿王華發心至誠。
為一切諸佛贊曰善哉。
乃為将來諸菩薩施。
勸進後學令入道智。
谛聽谛聽善思念之。
唯然世尊。
願樂欲聞。
佛言。
乃往過去江河沙劫。
爾時有佛。
号離垢日月光首如來至真等正覺。
出現于世。
其土壽命四萬二千歲。
教化衆生濟度危厄。
于時十方菩薩大會有八十億。
諸聲聞衆七十二江河沙等。
又其佛土而無女人三惡之趣。
無阿須倫八難之患。
其地平正绀琉璃色。
衆寶校成莊嚴清淨。
生衆寶樹周回圍繞。
珍琦珓珞周匝覆蓋。
豎諸幢幡。
寶瓶香爐燒衆名香。
一切樹下設寶床榻。
坐具嚴飾不可稱載。
諸坐具上有五千億諸天之座。
鼓諸音樂歌佛功德。
以為供養。
于時其佛。
為諸菩薩及聲聞衆。
分别講說正法華經。
時有菩薩。
名衆生喜見。
聞佛敷演散解義要。
即奉佛法遵習苦行。
夙夜精進。
萬二千歲。
經行不坐竟萬二千歲。
即便逮得普現三昧。
逮此定已辄複思惟。
吾以逮是普現三昧。
便能緻此正法華經因逮定意。
踴躍歡喜心自念言。
我當供養離垢日月光首如來至真奉正法華經。
即如其像三昧正受。
處在虛空。
雨心天華雜香栴檀。
用供養佛。
應時所雨衆華雜香。
普熏十方諸佛世界。
其聞香者悉得法忍。
衆生之類和心相向。
衆生喜見菩薩。
從定意起重自思惟。
雖用雜物供養于佛。
不能暢盡至真之德。
以身供養爾乃無上。
尋如所念。
斷絕五谷專食衆香。
衆香華汁而以飲之。
日使身中内外皆香。
如是服香竟十二年。
複和衆香以塗其體。
香油潤衣。
而立誓願以身為燈。
為一切故。
即然其身供養諸佛。
以精誠故。
其光遍照八十江河沙諸佛世界。
應時諸佛同聲贊曰。
善哉善哉。
族姓子。
精進乃爾世之希有。
斯真供養如來經典。
乃為衆生忍苦不勞。
超逾天人一切所行。
國财妻子施所不及。
供養之中為尊為上。
為最為長為無疇匹。
以身施者乃成法施。
諸佛世尊歎是德已。
則便默然。
于時菩薩自然其身。
千二百歲火故不滅。
用一心故無有苦患。
于是之後火焰乃息。
勤修精進供養法故。
于是終沒還生其世。
更複值見離垢日月光首如來至真之士。
生離垢施國王宮内。
自然化生結加趺坐。
而為父母說此頌曰。
尊王識念我本行 堅強勤修大精進 所重愛身以用施 建立住此逮三昧 說此偈已啟其父母。
離垢日月光首如來至真。
今故現在。
吾往昔時至心供養。
因是逮緻了一切音總持法要。
是正法華無上經典學中要者。
經卷本有八十垓百千億那術垓偈。
當一心思。
何所造作立佛像摸。
而常心中無嗔恚。
怒此正法華菩薩所行。
吾本宿世。
習若幹千億百千垓偈。
從彼如來。
而聞受之。
離垢施王贊其子曰。
善哉善哉。
當共俱往躬身當觐供養聖尊。
說此言已。
與父王俱踴在空中。
去地七刃經行虛空。
足不蹈地。
其身正坐七寶珓珞珍琦帳中。
往詣佛所叉手禮佛。
以頌贊曰。
人中之尊 顔姿離垢 其光巍巍 照于十方 吾本供養 聖尊無極 今複自親 故來奉面 爾時衆生喜見菩薩大士。
說此偈已。
前白離垢日月光首如來至真。
世尊垂恩愍哀十方。
故複現在訓誨一切。
度脫衆生無不蒙賴。
時離垢日月光首如來。
告衆生喜見菩薩。
今時已至吾欲滅度。
以此法教而相囑累。
佛因其時至所教周悉亂世欲到吾舍去矣。
為佛施座今取滅度。
又告之曰。
以斯經典重相囑累。
普令流布等潤十方。
鹹使一切皆蒙福慶。
衆生喜見則曰。
受教。
其佛夜半便取滅度。
于時菩薩衆生喜見見佛滅度。
以栴檀香琦異妙香蛇維佛身。
取其舍利香汁洗之。
感慕哀泣淚下如雨。
修造寶瓶八萬四千。
立七寶塔高至梵天。
莊嚴幢蓋懸衆寶鈴。
心自念言。
吾已供養世尊舍利當複更事超過于前。
告諸菩薩及大聲聞。
諸天龍神一切人民。
諸族姓子鹹共思念。
世尊舍利普共供養。
于是佛告宿王華菩薩。
當爾世時。
衆生喜見菩薩勸率衆人。
供奉舍利八萬四千塔。
于塔寺前。
建立形像百福德相。
然無數燈燒香散華。
光顯道法。
供養奉事七萬二千歲。
供養訖竟。
在其衆會。
化無數千諸聲聞衆。
開諸菩薩皆令逮得普現三昧。
見衆菩薩建立定已。
自現其身諸根缺漏。
諸菩薩衆及諸弟子天龍鬼神。
舉聲号啕淚下如雨。
是族姓子衆生喜見菩薩大士。
是我等師開化我黨。
今現缺減諸根不具。
是故悲酸不能自勝。
于時衆生喜見。
謂諸菩薩及大弟子諸天龍神。
吾建要誓至誠之願。
如我所言随順不虛。
我此手臂成紫金身。
令我手臂平複如故。
地當大動于虛空中雨衆華香。
所言适竟。
地即大動天雨衆華。
尋時手臂平複如故。
衆生喜見欲度一切。
因示現此慧力所行。
福德功勳勢力所緻。
佛告宿王華菩薩。
欲知爾時衆生喜見菩薩大士。
今藥王菩薩是。
又族姓子。
菩薩勤苦不可稱計。
捐身棄命無有限量。
常建大乘志無上道。
興發大功無極之德。
于如來前然一足指。
功德難喻。
況然其身以為供養。
勝施國土妻子血肉。
設以珍寶滿佛世界。
布施供養諸佛聖衆。
福德雖多不及于彼。
所以者何。
福報有盡無益衆生。
若族姓子族姓女。
受正法華一四句頌。
分别奉行為人解說。
比其福施萬不如一。
猶如巨海萬川皆歸。
此經如是。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