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華經卷第七

關燈
之道。

    而不得近佛天中天所在行處。

    假使究竟不蒙福力不成最正覺。

    菩薩行三乘猶如師子在于林樹。

    若有猶豫自然遠離。

    不樂所樂亦不不樂。

    若于衆生修行慈力。

    至于如來興大父想。

    見諸菩薩念如世尊。

    及諸處家未離塵穢。

    寬弘等敬禮節恭肅。

    淨諸法誼無疑無結。

    嚴一切法謹慎安谛。

    欽順平等不著經法。

    極有所樂亦無所至。

    所在晝夜敬護斯典。

    溥首。

    是為三法之行。

    菩薩觀時然後乃說。

    造安隐行。

    不被煩惱亦不娆害。

    說是經法者。

    與同學者等心道友。

    若講若聞信樂斯典。

    誦持書寫載之竹帛。

    供養奉事德不可量。

    說以安住。

    則乃頌曰。

     若有嫉妒  懷難億數  其法師慈 當遠憎惡  有明智者  不造貪著 若欲讀斯  正典摸者  未曾诽謗 說人之惡  亦不堕非  諸疑邪見 心常霍然  無有沉吟  以愍傷故 得了此定  安住之子  亦能忍辱 其人常屏  貢高自大  數數講誦 佛之典诰  未曾以此  持作懈倦 其有菩薩  在十方者  愍傷衆生 于世興行  順造恭敬  學聖慧者 皆當念之  是我世尊  思念諸佛 兩足之上  想諸菩薩  如想父母 設有求道  無有情欲  棄捐吾我 自大之想  假使聽省  如是像法 其明士等  當自慎護  所行安隐 常得調定  将禦佛道  救億衆生 又語溥首。

    如來滅度後。

    若菩薩大士。

    奉行斯典常以時節。

    其是比丘當行慈愍。

    向諸白衣出家寂志一切群生。

    行菩薩道者。

    常念過去世行大乘者善權方便演真谛誼。

    若聽聞者。

    不知不了不悅不信不省不綜。

    反自歎說我當逮得無上正真道成最正覺。

    威神足力而欲得飛。

    溥首當知。

    吾見斯等。

    佛滅度後。

    菩薩有四事說法而不诤怒。

    何等為四。

    為諸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所見奉敬。

    帝王太子大臣群寮郡國人民所見供養。

    長者梵志皆共承順。

    虛空神明無數天子聽所說經。

    天龍鬼神侍衛其後皆營護之。

    是為四。

    若入縣邑還歸室宇。

    晝夜悉來咨問經法。

    若為解說分别所歸莫不歡喜。

    所以者何。

    溥首欲知。

    皆佛所建立加此經恩。

    去來今佛盡從斯生。

    亦護是典。

    若于忍界聞正法華品。

    服名聽聲者甚難值遇。

    溥首。

    譬有大力轉輪聖王。

    威德弘茂順化所領。

    諸餘敵國未率伏者。

    不敢窺[門@俞]。

    若轉輪王興舉軍兵。

    當有所讨。

    不賓之臣欲距大邦。

    雄猛将士奮武克捷。

    莫不稽颡。

    王用歡悅斷功定賞。

    封城食邑賜之土田。

    七寶珍奇象馬車乘男女奴婢。

    元首效績勳殊特者。

    王解髻中明珠賜之。

    所以者何。

    臣當國強華裔乃康。

    如來正覺亦複如是。

    為大法王無極道谛。

    自伏其心。

    以法教化。

    以德消害。

    以慧戰鬥。

    降諸法王無數之衆。

    無量經典百千要誼。

    鹹施群生無所秘蔽。

    诏平等城其見身魔。

    能與魔戰以賢聖法。

    攻淫怒癡降魔官屬。

    盡三界患至于滅度。

    所作克捷則大勇猛。

    于後無壞亦無有實。

    因由諸虛緻斯世間。

    如處色像一切因緣。

    普諸世界古今以來。

    無有信此正法華經未曾暢說。

    所以說者。

    由諸通慧大慈所緻。

    如大聖帝髻中明珠。

    以為世尊第一法要。

    緣是趣行。

    如來使聞深妙之典。

    往古來今諸行班宣。

    斯經為最消除一切緣起之患。

    猶如聖帝珍重愛護髻中明珠。

    久乃解出以賜元功。

    如來如是。

    夙夜寶護最妙無瑕。

    從是來久立諸法頂。

    今日加哀乃演散耳。

    世尊欲重顯現要誼。

    而歎頌曰。

     今如來現  慈心之力  常愍衆生 群萌之界  安住咨嗟  最尊經卷 故分别說  如斯典诰  最後世時 志菩薩法  若使出學  及居家者 若聞此經  慈心戰栗  一切普現 不得诽謗  吾本初始  得佛道時 如今如來  現在之時  設能逮聞 于是尊經  則便建立  億權方便 猶如勢強  轉輪聖帝  戰鬥降伏 外異國王  得賜象馬  車乘箧藏 又加封邑  城郭郡土  或有得賜 手足寶钏  微妙之色  紫磨金珍 真珠夜光  車磲碧玉  種種殊别 奇财妙異  若幹諸物  各用賜之 使一切衆  踴躍驚喜  睹所立功 怪未曾有  最後解髻  明月寶施 佛亦如是  今為法王  忍辱之力 無極慧音  常行慈愍  興發哀護 以法等化  一切世間  睹諸衆庶 憂惱之患  講說經法  億千之數 曉知衆生  所應方便  今日衆生 以為盡原  于時法王  無極大聖 分别經卷  億百千垓  以知黎庶 志力猛慧  便說此經  如髻明珠 最後世時  正典所處  一切諸法 皆無及者  欽仰是經  未曾輕講 識練幽微  慧明者聞  吾以演現 如是像法  佛滅度後  當恃怙之 其有志求  斯尊道者  普當受決 如佛所言  彼人未曾  有疵瑕欲 無有疾病  衆患之難  則于末後 将來之世  便即逮成  無上真慧 殊勝差特  普當具足  諸四部衆 亦複順遇  若有聞者  除身諸漏 怪其無為  悉叉手歸  己身景曜 所照光光  其奉行是  所獲若此 得成正覺  而轉法輪  則睹弘摸 及見最勝  夢中聞見  百福德相 紫磨金色  佛所說經  設得聞已 為衆會說  及諸親族  皆悉具足 又複所護  一切除棄  若使卧寤 所見如是  悉舍遠離  而行出家 皆得往至  于佛道場  便即處于 師子之座  是為求道  所獲利誼 所謂七寶  悉歸于斯  修此則奉 最勝如來  已得佛道  存立惠施 即轉法輪  無有諸漏  為諸四輩 而說經法  不可思議  億千劫數 分别講說  無漏之法  教化無數 億垓衆生  夢中所見  如斯色像 滅度因緣  悉無生死  溥首當知 常志道者  多所教化  不可限量 最後末世  求斯尊法  分别廣說 安住所演 正法華經菩薩從地踴出品第十四 于是他方世界八江河沙等菩薩大士。

    各異形服來詣佛所。

    稽首于地長跪叉手。

    白世尊曰。

    鄙之徒類來造忍界。

    欲聞斯典受持諷寫。

    精進供養奉行如法。

    惟願大聖垂心于我。

    如來滅度後。

    以正法華經加哀見付。

    世尊告曰。

    止族姓子。

    仁等無乃建發是計。

    今此忍界自有八江河沙等大士。

    一一大士各有眷屬。

    如六十億江河沙等菩薩大士。

    後末世時。

    皆當受持分布班宣。

    時此佛界周普無數億百千垓諸菩薩衆自然雲集。

    顔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