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花經卷第六

關燈
百千劫。

    聽言善哉。

    甚大驚怪。

    初未曾有。

    即以天華。

    供養散于釋迦文佛多寶如來。

    時多寶佛則以半座與釋迦文。

    七寶寺中有聲出曰。

    釋迦文佛願坐此床。

    釋迦文佛辄如其言。

    時二如來共同一處。

    在于虛空。

    七寶交露坐師子床。

    時四部衆各心念言。

    諸佛至真道德高遠而不可逮。

    巍巍難量不可稱限。

    惟願如來。

    垂意見念加威神恩。

    令我等輩俱處虛空。

    佛知所念現神足力。

    使四部衆自然超上處于虛空。

    時釋迦文佛告四部衆諸比丘等。

    于此忍界誰能堪任說是經典。

    今是其時亦是大節。

    如來現在若滅度後。

    當受此法持諷誦 。

    今如來身幸欲滅度。

    比丘當舍如來所供養供事之誼。

    奉順恭敬于此經典。

    于時說頌曰。

     無極大聖  來至于斯  導師因現 琦妙塔寺  比丘欲知  聽法故舉 何人省是  不興精進  滅度以來 無央數劫  今日乃能  欲聽經典 以故發來  因緣宣教  得度無極 法之善利  于往故世  自興此誓 導師所願  正由此道  滅度以來 久遠乃爾  于今複見  十方世界 自在去此  悠悠極迥  億百千數 如江河沙  因經典故  而發詣此 滅度聖将  而自現矣  各各由在 于諸國土  一切志樂  聲聞之行 皆欲将護  于正法故  何緣當令 經典久存  因由依附  諸佛之道 在無央數  諸佛世界  取合衆生 來至于斯  修治嚴淨  神足之力 各各自說  如是廣誼  何因得說 于茲法眼  諸佛住此  不可稱計 在于樹下  而處道場  其身真谛 巍巍億垓  諸導師衆  坐師子床 清淨常正  明顯如日  若如火光 除于陰冥  柔軟美香  薰于十方 供養達至  愍傷世者  其有度脫 一切衆生  恩德流布  常通于此 吾滅度之後  其持此經典 速逮得受決  目見世導師 佛滅度之後  其多寶仁賢 聞見師子座  塔寺所在處 我身次在是  億千來至此 最勝子所由  堪說斯經典 若聞此法  能受究竟  則為奉事 歸命我身  并及多寶  如來之尊 奉順現在  十方諸佛  複及今來 諸導師衆  莊校聖體  殊妙難量 悉為供養  具足無限  用尊修受 此經典故  以曾見吾  聞所講說 亦複更睹  寺中世尊  并餘無數 諸導師衆  從百千億  國土至此 慧命族姓子  愍傷于衆生 此處難可值  諸導師所樂 諸無數經卷  猶如江河沙 佛雖說彼經  不足為奇特 其度須彌山  則以手舉持 跳著億千國  不足以為難 設有分别說  奇句述百千 聞億千佛國  不足以為難 若住極上界  為天人講法 宣暢無量經  不足以為奇 佛滅度之後  末世能堪受 班宣此經典  爾乃為殊特 若以一手卷  捉盡于虛空 至于無所至  不足以為難 我滅度之後  若歸如是像 來世書此經  爾乃為奇特 設取十方地  舉著于爪上 擎行恣所遊  升置于梵天 此者不為遠  精進無奇異 不如于來世  須臾讀此經 假使劫燒時  人踐火中行 乃擔草不燒  不足以為奇 我滅度之後  若持此經典 為一人說者  爾乃為殊特 假使有受持  八萬諸法藏 頒宣如所說  以示億千人 比丘于彼世  開化諸聲聞 住于神通者  不足為奇異 若持此經典  信喜而愛樂 數數咨稱者  爾乃為殊異 若無數億千  興立無著塔 六通極大聖  猶如恒邊沙 佛滅度之後  設持此經典 其人得功報  過是難限量 百千諸世界  說法不可計 今我亦宣暢  佛慧所分别 計是經典者  一切經中尊 其奉持此典  則侍諸佛身 族姓子講說  現在如來前 後世持是經  賢聖乃堪任 須臾持此經  則為奉敬佛 一切諸導師  是經難值遇 一切十方佛  為現所咨嗟 勇猛有威神  神通為以達 名德遠流布  諸佛所愛樂 用持此經故  逮得寂定地 導師滅度後  則為天世人 顯示作眼目  宣布此經故 于當來之世  須臾說此典 其一切衆生  稽首禮明者 (諸本此中加梵志品各分為二十八品雲)。

     時能仁佛告諸衆會。

    吾往無數難稱限劫。

    求法華經未曾懈惓。

    時作國王。

    遵修大法六度無極。

    布施金銀水精琉璃琥珀珊瑚珠玉車磲馬瑙。

    頭目肌肉手足支體。

    妻子男女象馬車乘不惜軀命。

    時人壽長不可計會。

    吾用法故捐棄國位委正太子。

    行求大典。

    擊鼓振铎宣令華裔。

    有能為吾演大典者。

    吾當為仆供給走使。

    時有梵志而報之曰。

    我有大典正法華經。

    若能為仆吾當慧報。

    佛告比丘。

    吾聞其言歡喜從命奉侍梵志。

    給所當得水漿飲食。

    掃灑應對趨走采果。

    儲畜資糧未曾懈廢。

    奉侍千歲使無僥渴。

    佛時頌曰。

     擊鼓振铎  宣令遠近  欲求大典 正法華經  若見賜者  吾當為仆 趨走役使  給所當得  甘心樂聞 不敢疲倦  所當供養  不惜身力 趣欲聞受  正法華經  願及十方 不适為已  其王精進  未曾休懈 衣食供命  不求甘奇  愍念衆生 諸未度者  尋時即獲  正法華經 佛告諸比丘。

    時國王。

    則吾身也。

    梵志者。

    調達是。

    今吾具足六度無極大慈大悲。

    成四等心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紫磨金色。

    十種力四無所畏四事不護。

    十八不共威神尊重度脫十方。

    皆由調達恩德之力。

    調達卻後無央數劫。

    當得作佛。

    号曰天王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禦天人師為佛衆祐。

    世界名天衢。

    時天王佛廣說經法。

    如江河沙衆生得無著證。

    無數不可計人志在緣覺。

    如江河沙無量烝民。

    皆發無上正真道意至不退轉。

    其佛當壽二十中劫。

    滅度之後。

    正法當住二十中劫。

    不散身骨合全舍利起七寶塔。

    高六十裡。

    周八十裡。

    普天下人悉往供養。

    香華伎樂歌頌功德。

    繞塔作禮。

    不可計人得無著證。

    無央數人志緣覺乘。

    不可思議無量天人。

    發無上正真道意。

    志不退轉若族姓子族姓女。

    逮得聞是正法華經。

    心中霍然而無狐疑。

    杜塞三趣。

    不堕地獄餓鬼畜生。

    便當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