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如來興顯經卷第四

關燈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何謂佛子。

    諸菩薩遊入如來至真現大滅度。

    于斯菩薩。

    欲入滅度。

    曉了一切。

    本淨自然。

    則為佛矣。

    猶如無本。

    而歸滅度。

    如來滅度。

    亦複如是。

    又如本際。

    法界若斯。

    猶如虛空無極之界。

    又如本淨。

    如真本際。

    而離欲際。

    如無相際。

    無自然際。

    猶如一切諸法本淨。

    如真本際。

    取于滅度。

    如來滅度。

    亦複如是。

    所以者何。

    應與不應。

    斯諸所有。

    等無差特。

    無生不起。

    設使諸法無生不起。

    計于彼法。

    無往不往無離不離。

    又如來者。

    不為興發諸菩薩衆。

    咨嗟歎說。

    令取滅度永寂無餘。

    所以者何。

    一切如來。

    悉立目前。

    若如現在過去亦然。

    及複當來。

    一時悉逮。

    速疾成慧斯須得道。

    睹諸如來。

    皆當宣暢。

    色像音響。

    不興二想。

    亦不無二。

    棄諸思想。

    應菩薩行。

    捐舍諸猗。

    如來不念。

    悅可衆心。

    是為如來之滅度也。

    愍哀群生衆想之患。

    故興出矣。

    亦不滅度。

    所以者何。

    如來所住。

    處在法界。

    悅可衆生。

    所以現身而有滅度。

    用之所由。

    法界無邊。

    如日宮殿出于水中。

    則便普照一切天下。

    日之宮殿。

    無所想念。

    亦不轉移。

    而鹹悉照。

    靡所不遍。

    諸水衆器。

    悉睹其影。

    舉器無水。

    又日殿光。

    則不複見。

    于意雲何。

    豈可謂是日之咎也。

    而令其影。

    不現器乎。

    答曰不也。

    無水器咎。

    非日之咎。

    答曰如是。

    如來慧日。

    往本所行。

    至諸法界。

    皆為衆生。

    常演清淨。

    興自然事。

    逮緻道念。

    顯曜其心。

    而常睹見。

    如來之身。

    破壞器人。

    心懷穢濁。

    不見威光。

    佛子。

    應當化度衆類渴仰。

    無如來故。

    為現滅度也。

    亦無有生。

    亦無不生。

    亦不滅度。

    于是頌曰。

     假如日遍照  其界及邊崖 難畏所見影  适見不複見 人中尊如此  普現于世間 衆生離笃信  誨示以無為 普觀諸佛國  等由若如幻 狎習衆因緣  而計于吾我 假使有造行  究竟佛所作 或不見大聖  所睹而不同 最勝有定意  名曰解無常 佛以是造業  然後現等生 以分别身形  為無量無限 須臾遍十方  佛猶如蓮花 猶如火者。

    普為世間。

    成所當熟。

    或于異時一聚落縣。

    而火忽滅。

    于意雲何。

    将無一切諸世界火悉滅盡乎。

    答曰不也。

    報曰如是。

    如來皆入一切法界。

    悉遍無餘。

    興于佛事。

    則于異時複他佛土。

    顯發道意。

    便見滅度。

    而不滅度。

    當以如斯入于如來之般泥洹。

    複次佛子。

    假喻幻師。

    善學幻術。

    曉了方便。

    悉通神咒。

    則住精進。

    皆化三千大千世界。

    悉變為水。

    自現其身。

    在郡國邑。

    幻術。

    停住一切。

    而建立威。

    欲得詣于他異郡國。

    縣邑州城。

    便化沒已。

    于意雲何。

    将無幻術皆滅盡乎。

    答曰不也。

    報曰如是。

    如來善覺無量慧幻。

    示現善權聖術之咒。

    普入一切。

    現諸法界。

    亦無所入。

    猶如幻化。

    現如來身。

    處在法界。

    究虛空界。

    則随衆生之所信樂。

    各為化示諸佛之土。

    而現滅度。

    不獨一國示般泥洹。

    如來悉于一切法界。

    靡不開達。

    是為佛子。

    為菩薩者。

    當知遊入諸如來至真等正覺。

    現大滅度。

     複次佛子。

    如來至真等正覺。

    又有三昧名無所著定意正受現大滅度。

    适以斯定。

    而正受時。

    如來儀體。

    一一毛孔。

    演出難計億百千垓光明晖曜。

    一一光明。

    變出蓮花不可計會。

    一一蓮華。

    化作英妙無數自然師子床座。

    有化如來。

    各坐諸座。

    如來則随衆生疇數。

    而自化立。

    形貌具足。

    真谛之德。

    嚴淨周備。

    悉是往古所志之願。

    其有黎庶諸根純熟。

    則尋了見如來從容。

    便随律教。

    建立嚴淨。

    當來本際。

    順從群萌志純熟者。

    因律而度。

    其如來像。

    亦無有處。

    亦無不處。

    亦無所說。

    亦無不說。

    亦無有常。

    亦無不常。

    又複悉是諸如來等。

    宿世本願之所誓行。

    開示群萌。

    演達諸根。

    悉是威神。

    所化聖至。

    斯為佛子。

    諸菩薩衆遊入如來大般泥洹。

    所入無限無所挂礙。

    究竟法界無邊中間虛空之界。

    又如來者。

    則為自然無起無滅。

    處真本際。

    若欲現時。

    使諸黎庶。

    悉得休息。

    普以威神。

    有所建立。

    皆示一切衆生法界順化其性。

    而演法要。

    雖有緣覺。

    唯菩薩了。

    于是頌曰。

     佛定王無著  一切衆生尊 大哀力無極  周遍于身陰 處在正真道  分别演法雨 光潤無想念  普世各各異 欲慕如斯慧  諸十力之心 觀察最勝聖  以何等為道 普于諸十方  黎庶諸有形 念一切悉空  無自然無身 菩薩善權慧  變師子蓮花 安隐若幹處  衆生之法界 一切安住聖  自然成智謀 以此無極慧  超越諸有身 已猶等解脫  法界無人物 其在于十方  緣覺所由居 唯有佛子斯  達法界無餘 又察諸法界  不增無所損 親近最勝聖  一切慧自在 習學若不學  有為及無為 諸安住自在  不損無所增 不盡無所起  佛慧不可限 猶如水流行  漸漸如次遍 柔潤于土地  其水無谀谄 地亦無想念  令水不周遍 遵修精進力  一切廣分别 十力無邊際  解諸衆生界 斯等群萌類  思惟安住慧 則随遵修行  興立精進事 知是不複久  當建功德慧 何謂佛子。

    菩薩而聞如來所現。

    當入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