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如來興顯經卷第一

關燈
名若幹種莊校嚴淨。

    如來以斯具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

    懷來合集。

    一切普備。

    悅可衆人。

    有慧光明。

    名無等倫。

    如來以斯。

    度于法典。

    鹹同空界。

    于佛之土。

    壽命無量。

    緻無窮極。

    如是仁者。

    如來法雨。

    則為一味。

    如來慧場。

    無所想念。

    顯示菩薩。

    成緻道法。

    見衆生根。

    而為說經。

    如來之慧。

    悉為一等。

    聖道光明。

    等無差特。

    以故如來。

    興出現耳。

    佛子。

    觀此如來緻于一解脫味。

    分别顯現。

    無有限量不可思議清淨之德。

    令衆生類。

    悉睹知之。

    皆是大聖之所建立。

    又複欲令如來無所建立。

    而顯現法未之有也。

    若使勸立化于一人。

    至于無上。

    則為如來。

    俱顯德本。

    若能曉了如來之德。

    想念智慧。

    而逮及者未之有也。

    如來聖旨。

    超殊諸法。

    故為衆生。

    分别顯現。

    令入此義。

    使了亮法。

    不以厭足。

    如來無想。

    亦無所念。

    無所成就。

    亦不懷來。

    無所造作。

    亦無不作。

    彼無作者。

    無所從來。

    乃為興顯。

    是為八事。

    于是頌曰。

     如蓮華出生  覺佛興如斯 諸天歡喜者  曾見過去佛 睹水之所在  宮殿則清明 今世不複久  各當有國土 佛真善光明  斯為本瑞應 菩薩之所念  覺了靡不達 其慧識清淨  身鮮潔無垢 十力濟蠕動  念行諸佛法 曉了世所有  無量所造業 猶在因地上  地在于水表 悉處于虛空  此謂大宮殿 兩足及四足  衆生皆依仰 人中尊如是  已達為法王 為一切無餘  衆生皆戴賴 睹見若聞者  悉宗共侍之 破壞愛欲塵  群生所依業 上至于梵天  然及無邊際 孰為衆生故  而欲安黎庶 不應光為迷  而求于智慧 無喻而為喻  最勝以故見 複次佛子。

    譬如空中而立四風。

    執持水種。

    何謂為四。

    住風起風禦風堅周風。

    是為四。

    持虛空水。

    地在水上。

    不動不搖。

    是則名曰為地力矣。

    水在風上。

    風立于空。

    空無所住。

    以是之故。

    三千世界。

    而有處所。

    如是仁者。

    假使懷集。

    如來興顯。

    建立于世。

    無所挂礙。

    智慧之明。

    便有四部。

    無極慧場。

    執持一切衆生德本。

    何謂為四。

    一時順歡悅群黎慧場。

    二建立諸法因緣慧場。

    三護衆德本所禦慧場具足諸業。

    四住無漏界而睹慧場。

    是為四慧場。

    以此将育一切黎庶。

    其大慈者。

    度脫群萌。

    其大哀者。

    執師子吼。

    以能立此大慈大哀。

    分别衆生諸所念趣。

    住權方便。

    建立慈行。

    是為綏懷如來興顯。

    又如來者。

    無所挂礙。

    聖達之明。

    悉無所住。

    是為九法。

    于是頌曰。

     猶如虛空界  而無有齊限 受有色無色  所苞無有量 八維及上下  佛土諸有身 三界無有餘  是為虛空界 諸勝身如是  則普而示現 觀察諸法界  有無之所處 大聖之尊體  一切無見者 若睹諸導師  随律蒙開化 複次佛子。

    猶如三千世界。

    彌廣無限。

    衆生之類。

    有若幹行。

    若有方便。

    不離虛空。

    或在水中。

    或在地上。

    或分陀利。

    不可計量。

    各行權便。

    或在諸天宮殿之中。

    自在天宮。

    或在虛空。

    因空自恣。

    如是仁者。

    假使如來。

    綏集顯現。

    一切衆生。

    見皆戴仰。

    若有觐者。

    歡喜踴躍随時自恣。

    則住覺力。

    繼習禁戒。

    娛樂弘業。

    度世賢聖。

    自由神通。

    智慧無身。

    說無挂礙。

    聖達之門。

    修行此業。

    演說顯耀。

    而自恣成。

    不失報應。

    講務光輝。

    導利諸法。

    依由大化。

    無所忘失。

    是者名曰。

    綏集如來顯現。

    一切衆生而悉戴仰。

    是為十力法。

    斯為佛子。

    如來至真等正覺為諸菩薩興顯示現懷來講法。

    有所歸趣。

    不可限量。

    無有放逸。

    亦不調戲。

    其心意識。

    有所興發。

    歸于無身。

    自然如空。

    了解衆生。

    則為自然。

    不計吾我。

    非有崖底。

    一切佛土。

    則無有土。

    諸土盡空。

    歸無退還而不斷絕。

    當來之際至無歡豫如來聖慧無有[番*去]黨。

    歸于無二。

    有形無形。

    有為無為。

    諸法平等。

    假使通達一切衆生遵修大猷自恣之業。

    乃是往古之所勸助。

    則能具足斯奇雅矣。

    是為佛子。

    無限言辭之徒類也。

    所言徒類。

    懷集如來興顯大道。

    于是頌曰。

     一切諸衆生  依怙于佛土 悉因虛空界  則順随法教 或水中平地  若于諸天宮 鬼神及龍王  皆為依仰之 空無有斯念  今吾何所造 已為何所失  為誰現造義 人中上如是  身顯諸緣便 随一切十方  而造若幹行 戒禁自娛樂  弘業度世聖 以神通慧明  為益誰利義 順示清白法  了無有諸身 未曾興想念  為益誰利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