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道神足無極變化經卷第三

關燈
變化也。

    一切弟子辟支佛皆悉過其上。

     複次目連。

    于是三千大千刹土南方。

    去是萬八千四天下。

    世界名羅陀那三披(晉言寶等有世界)。

    其世界有三寶。

    黃金白銀水精。

    彼世界佛号羅陀那揵頭(晉言寶品)如來至真等正覺。

    今現在而說法。

    如是目連。

    複次彼佛如來。

    為辟支佛行者說法。

    彼佛世界少菩薩。

    弟子行者于彼刹沒生于空無佛處。

    于彼處皆當得辟支佛。

    于目連意雲何。

    知彼佛寶品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不。

    目連言。

    不知。

    天中天。

    佛言。

    則我身是。

    我于彼間說法以教導人。

    如是名為道神足無極之變化也。

    一切弟子及辟支佛去佛甚遠。

     複次目連。

    于是三千大千刹土西方。

    去是四天下二萬二千四天下。

    其世界名羅陀那質多(晉言名寶意)。

    其世界有七寶。

    黃金白銀琉璃水精瑪瑙赤真珠車渠是為七寶。

    如是目連。

    彼世界以寶為樹。

    其經行處皆寶。

    以寶為交露帳以寶為欄楯。

    皆以雜寶而挍莊之。

    以寶為浴池中有八味之水。

    食飲皆自然念便自然至。

    譬如兜術天上諸天被服飲食。

    彼土人民亦如是。

    彼國土不聞母人亦不見母人。

    亦無有母苦生者。

    亦無男子母人合會者。

    亦無淫泆于欲。

    亦不淫泆于财。

    亦不淫泆于懈慢。

    亦不從胞胎生。

    彼世界一切人。

    生皆從蓮華藏化生于彼。

    目連。

    複次寶意世界。

    佛号寶等有如來無所著等正覺。

    于彼說法。

    彼佛如來不說餘事。

    純以菩薩箧藏。

    令一切發三菩心。

    令不可複計阿僧祇人。

    皆得無所從生法忍。

    複不可計阿僧祇人皆受決。

    當為阿耨多羅三耶三菩。

    彼佛世界無有弟子緣一覺行者。

    皆悉菩薩。

    亦無有恩愛。

    心亦不念。

    滿彼四天下。

    彼國如來。

    壽八萬四千歲。

    其土人民壽亦如是有長有短。

    彼國人壽盡不堕三惡道不生邊地。

    彼國菩薩若于是壽盡。

    倍複生清淨刹土。

    面見諸佛世尊。

    于彼天若天龍揵沓和。

    其心不念一等無異。

    皆有薩芸若意。

    諸天龍揵沓和。

    雖有是名悉願同一。

    雖若幹智等以無上智。

    若諸天龍揵沓和若人常服于智。

    如是于目連意雲何。

    彼寶等有如來現在說法。

    汝知不。

    目連言不及天中天。

    佛言。

    彼佛則我身是。

    我于彼間以法而教導。

    如是比名為道神足無極之變化也。

    非是羅漢辟支佛所能及知。

     複次目連。

    于是三千大千刹土北方。

    去是四天下世界。

    三萬六千四天下。

    名無恐懼世界。

    其世界有兩寶。

    黃金白銀。

    彼佛世界。

    無泥犁身。

    無畜生身。

    無餓鬼。

    不畏生邊地。

    于彼無有虧戒者。

    于所見亦不毀。

    亦不虧種姓。

    亦不于餘道及尼揵波和而有所信知。

    彼目連。

    無恐懼四天下世界。

    佛号無畏與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于彼說法。

    其佛如來便往到佛樹下。

    到佛樹下已。

    七十二億那術魔往到其所。

    是諸魔是時如來。

    現如菩薩求道未逮薩芸若。

    是時魔便化作七十二億那術樹。

    是時菩薩亦化作七十二億那術菩薩。

    各坐一一所作樹下。

    是時魔恐怖而大驚怪。

    自念言。

    何所為審是菩薩者。

    欲于是座牽出之。

    是時諸化菩薩語魔化幻。

    如汝諸魔衆。

    一切諸法皆亦如是。

    雲何言何所審是菩薩者而欲牽出之。

    我于是間禅念思惟。

    如我前後所作福。

    常發阿耨多羅三耶三菩心。

    以勸人令發意求菩薩道。

    汝雲何無勸助意。

    反欲牽出。

    菩薩禅定思惟。

    若我所作惡事不勸人。

    令求菩薩者自然滅去。

    何須乃欲相牽耶。

    以是故非汝所能牽。

    莫于是而作自侵。

    于是魔複問菩薩言。

    汝作幾所福而發阿耨多羅三耶三菩心。

    複能勸人令索菩薩道。

    報言衆魔。

    譬如恒邊沙。

    一沙為一佛刹。

    滿其中珍寶持是施與。

    持是發道意其所作功德複過于是如是。

    複次衆魔。

    如恒邊沙等世界一切人皆滿其中。

    施以所安恭敬承事至千劫中。

    如是功德福祐持用求道。

    魔複問言。

    卿所作功德乃爾。

    其有索菩薩奪處者。

    其罪雲何。

    菩薩報言。

    如所說。

    爾所恒邊沙一切人。

    若有索鑿是人眼皆出之。

    則作罪如是為多不。

    魔報甚多。

    菩薩報魔言。

    若牽菩薩者其罪甚倍多于是。

    為牽阿耨多羅三耶三菩。

    爾時魔衆七十二億那術。

    以是方便見是變化。

    皆發阿耨多羅三耶三菩心。

    是時諸發意菩薩。

    天華天香天不飾華天澤香。

    皆舉持散菩薩上。

    天上千種諸伎樂持用供養娛樂菩薩。

    如是音樂聲皆說如是。

    疾疾令三界之導師疾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阿惟三佛。

    作是贊歎已。

    便見菩薩坐于樹下已。

    得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阿惟三佛。

    于是更有異百千天子。

    心念如是諸魔衆今來到是。

    不複入三惡道亦當得脫。

    便當為阿耨多羅三耶三菩心。

    于是無恐懼施言。

    今得佛是故名無恐懼如來。

    何以故。

    名為無恐懼施。

    無恐懼與審如是說是名時。

    諸世界皆聞知佛為得道。

    佛言。

    如是目連。

    彼世無恐懼施如來則我身是。

    我于彼世界以法而教導。

    如是目連。

    如來名為道神足無極之變化也。

    一切弟子緣一覺所不能持。

     佛說道神足無極變化經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