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道神足無極變化經卷第三

關燈
西晉安息三藏安法欽譯 于是月星天子語月天子言。

    如是菩薩學名為學菩薩。

    複問何所是菩薩學。

    報言天子。

    菩薩學于菩薩。

    于是無身無身行。

    無口無口行。

    無意無意行。

    是為菩薩學菩薩。

    于身無所學亦無所獲。

    亦無所失亦無所亡。

    如是天子。

    菩薩學。

    複言天子。

    如是學為如來所授決耶。

    月天子語月星天子言。

    不作是學者世尊不與決。

    何以故。

    不念于是學。

    不念有所說。

    亦不念我。

    亦不念有所求。

    亦不念我有所學。

    是名為學。

    語分部于世不合會其有言。

    我作是學。

    為不谛為非說。

    不念言有我。

    亦不言是谛。

    亦不言我是菩薩學。

    複問若有幾事。

    天子。

    得審谛報住。

    答言。

    于所願常高舉而不下亦不中間。

    于願常在心未曾休懈。

    雖有是而不作。

    是法為最是法不如。

    于是法審谛覺知是名為住為審谛住。

    複問言。

    天子。

    持何所法得如來授決。

    報言。

    不于凡人法有所舍。

    亦不于佛法有所得。

    用是故如來授決。

    天子。

    如是法無所舍。

    于是法無所得。

    我以是故為如來所授決。

    複問。

    如是凡人為皆授決。

    何以故。

    如者不舍凡人亦不舍凡人法。

    于佛法亦無所得。

    複言天子。

    何因緣為凡人法。

    複言法空法界亦空。

    複言天子。

    何因緣為佛法如者拘利佛亦如。

    報言天子。

    能于虛空界于法界能有所舍不。

    報言天子。

    不于如如者于拘利佛為可有所得。

    報言。

    不久天子。

    如是天子。

    次第說。

    于凡人法無所舍。

    于佛法無所得。

    用是為如來所授決。

    複言。

    雲何于空界法界于如于拘利佛從是得決耶。

    報言。

    天子不爾。

    複問言。

    雲何天子。

    于空界于法界于如于拘利佛。

    于是不得決。

    餘諸佛複從何所得決。

    報言。

    怛薩如受決如空界法界怛薩拘利佛。

    如是天子。

    法乎法如此。

    法乎法也如是授決是為受決為得決已不離阿耨多羅三耶三菩。

    不離阿惟三佛。

    于是月星天子前白佛言。

    世尊。

    是月天子逮得深慧所說乃爾。

    佛言。

    如是說法。

    天子。

    菩薩為逮得忍。

    若求索若發遣。

    若于一切諸法界。

    若說若有所說。

    不能于法界有所見。

    不能有所語。

    亦不能有所傳。

    何以故。

    于法界無所語亦無所說。

    如是法界如是人界。

    如是人界是為佛力處。

    如是佛力處一切諸法如是如是。

    天子。

    如是菩薩為如法住。

    如是住不複信餘事亦不随餘事。

    如是者當複因何等令佛有所說。

    爾時賢者大目揵連于釋提桓因宮紫绀殿上。

    為諸天子衆說法。

    爾時大目揵連從座起便彷佯心念言。

    如來無所著等正覺。

    在此閻浮提為已空。

    閻浮提有無央數人。

    饑虛欲作功德。

    不見佛不聞法。

    于所作為轉減。

    于是大目揵連作是念已。

    持天眼遍視閻浮提。

    便見佛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在萍沙宮中食。

    與大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俱。

    是時大目揵連複自見在佛左而坐。

    自見身形被服坐在佛邊無有增減。

    複自思惟。

    得無世尊還閻浮提。

    複更視巴質樹下。

    見佛世尊與無央數諸天衆圍繞而為說法。

    見舍利弗坐佛之右。

    自見目連與諸比丘坐佛之左。

    複與大比丘俱。

    于是賢者大目揵連見甚大可怪。

    諸佛世尊所作為不可思議。

    諸佛世尊為威神為大。

    為能為大。

    分于閻浮提說法如故而不斷絕。

    于第二忉利天上為諸天說法。

    爾時大目揵連複大疑怪。

    複更谛視。

    見佛在舍衛祇洹給孤獨園與無央數衆圍繞而為說法。

    複自見在于會中如其像貌。

    舍利弗摩诃迦旃延分耨須菩提離越賢者子劫頻奴一切諸大弟子衆。

    皆悉見如在舍衛。

    如在羅閱隻。

    如在忉利天。

    于是大目揵連複重思惟。

    閻浮提複見迦維羅衛大國尼拘類。

    見佛從尼拘類園出入迦維羅衛大國而行分衛。

    複見比丘形像如目連。

    于是複見佛在維耶離大國與大比丘衆俱至離垢月童子家飲食。

    目連複自見色像貌與大比丘衆俱。

    于是大目揵連見佛在波羅柰大國從分衛還。

    自見色像貌亦在其中。

    複思惟遍視閻浮提。

    所在處皆見有佛。

    若樹下若岩石間。

    及閻浮提地上佛悉遍滿。

    皆見佛比丘僧俱圍繞。

    若幹百千所在聚落皆悉遍見。

    于是目連重複甚大疑怪。

    更思惟已持天眼視郁單曰。

    見佛與比丘僧俱受食。

    亦自見身在其中。

    亦見餘弟子。

    複視弗于逮。

    亦見佛在大身衆人中而為說法。

    于拘耶尼地亦複如是。

    見佛世尊坐禅無央數千衆皆見為佛作禮。

    諸弟子衆亦各各随其色像貌而坐三昧三摩越。

    亦自見身在其中。

    于是目連倍複疑怪。

    複坐思惟。

    地上諸神。

    于是複見佛與諸弟子衆。

    亦複自見在其中及衆弟子。

    如是虛空中諸神亦見佛在其中。

    為虛空中諸無央數百千諸天而為說法。

    亦自見身與衆弟子在其中。

    如是第一四王天上炎天兜術天尼摩羅提天波羅尼蜜和耶拔緻天乃至梵天遍視。

    複見佛在梵天與無央數百千梵天圍繞而為說法。

    亦自見身色像貌及一切衆會者。

    皆悉如大目揵連。

    神足變化在所作為皆悉爾。

    自見在中為一切而說法皆如目連。

    複變諸會者。

    皆如舍利弗比丘。

    智慧光明于大衆中為師子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