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道神足無極變化經卷第二
關燈
小
中
大
西晉安息三藏安法欽譯
于是月天子白佛言。
世尊。
甚可怪如來深微乃如是。
是佛世尊無上正真。
甚可怪。
菩薩所施行。
如是名為眼見諸法行。
不起自好益身敗道之行。
從久遠已斷離身想之行。
于無央數劫行。
而不堕聲聞辟支佛地。
而不堕落究竟于道。
滿足佛法有幾法行。
世尊。
菩薩于深法行。
不于億百千萬佛而作證。
佛語天子。
菩薩有四事。
逮深法行。
不于億百千萬佛所而作證。
何等為四。
如是天子。
菩薩堅住于諸要持一切智出家大吼逮精進而不弱。
為一切故舍諸所有。
堅住于施與便逮大悲事。
如佛所說所問皆報答。
逮得善權方便。
于一切功德已成。
複成于餘德。
天子。
是為四事菩薩于深法行。
不于無央數億百千佛所而求證。
佛于是說偈言。
堅住于所作 其智亦如是 前世所作智 亦終不放舍 以一切智故 所為而不憂 一切像色貌 皆悉具了知 所行常精進 終不為放逸 心亦不懈惓 所行亦如是 其諸所作為 皆悉憂一切 如是于衆生 常而有等心 常興大悲意 憂念一切人 愍傷諸勤苦 皆欲令安隐 願疾得作佛 斷絕諸苦惱 逮得衆珍寶 其處不可盡 常以善權慧 教學諸方便 勤力作功德 行是無厭足 所造有究竟 其行常如應 安之于道次 不悉念居處 以如是法者 悉皆堅持之 菩薩行是者 諸行皆悉了 于是甚深法 所行皆備具 于億百千佛 所作不懈倦 爾時月天子問佛言。
雲何菩薩得甚深之行。
佛告天子。
菩薩亦不于凡人法有所望。
亦不于佛法有所求。
亦不于凡人法有所疑。
于佛法凡人法等無有異。
不于凡人法有所求。
于佛法亦無所得亦無所亡。
于凡人亦無異。
于佛法亦無異。
亦不作是念。
不言凡人法不尊佛法為尊。
于凡人法亦無所斷。
于佛法亦無所斷。
如是生生複生。
是名曰凡人法。
如是佛法。
是二法為空為寂為定。
如是為知無處。
亦不于凡人法有所求。
亦不于佛法有所求。
不于凡人法處有所有。
亦不于佛法處有所有。
如是二者。
亦不見凡人亦不見不凡人。
如是知為如眼見。
所見者皆空皆無相皆亦無願。
如是智慧如眼所見。
如是智為佛法。
亦不于佛有與無亦不念于是有所安有所苦亦不念是好是醜。
是皆空亦如空空。
亦不于空而見空。
亦不知亦不求。
何以故。
已是習有老有起故。
如是天子。
法法乎法名法住法滅法寂。
于是亦不自見亦無所見。
亦不自知亦無所知。
所以者何。
若凡人若弟子。
若辟支佛若三耶三佛。
若受決若深行。
天子。
菩薩不于諸法空佛法空。
何以故。
如是天子。
法乎法音聲。
彼善音是善音。
于是不可得。
如是不可得。
于是為無我。
如是為無我。
于是不說有住不住而去。
天子。
諸法如是不可數佛法亦不别。
天子。
其譬如是。
當作是視。
諸法佛法常念作是行。
複念如是行。
于是起無識念。
行于無識念。
于佛法亦無所惟。
如此者為以應從思惟為以起。
不複作是智。
不于法界有所增。
亦不在亦不不在。
複次習法智。
無能于法有所增減。
所以者何。
若有愛欲法無愛欲法皆覺知。
何所是欲何所為無欲。
已了知于是不複随。
是故天子。
菩薩得甚深之行。
終不見于法亦終不于佛法如是視。
如是見如是觀。
為不見作是視。
天子。
菩薩衆魔若魔天。
不能壞如是說。
天子。
佛說如是。
天子白佛言。
世尊。
菩薩摩诃薩所作甚奇特。
具足知是諸慧事。
乃如是了知于生死乃作是求道而不懈倦。
如是起滅上下可盡。
佛言。
天子。
譬如幻如化。
若來若去若坐若所求若所說亦皆無所有。
天子。
譬如幻化。
欲知一切諸法悉如是。
一切諸所起滅。
過去當來今現在其劫數亦如是。
菩薩亦不念起。
亦不念前世所行。
天子複問。
雲何世尊。
菩薩若不念有起生處。
佛何以得來上忉利天。
到所生母所盡夏三月。
世尊。
不從摩耶生耶。
佛報天子言。
如來所生不用生死法住如如住。
如者不來不去。
佛生
世尊。
甚可怪如來深微乃如是。
是佛世尊無上正真。
甚可怪。
菩薩所施行。
如是名為眼見諸法行。
不起自好益身敗道之行。
從久遠已斷離身想之行。
于無央數劫行。
而不堕聲聞辟支佛地。
而不堕落究竟于道。
滿足佛法有幾法行。
世尊。
菩薩于深法行。
不于億百千萬佛而作證。
佛語天子。
菩薩有四事。
逮深法行。
不于億百千萬佛所而作證。
何等為四。
如是天子。
菩薩堅住于諸要持一切智出家大吼逮精進而不弱。
為一切故舍諸所有。
堅住于施與便逮大悲事。
如佛所說所問皆報答。
逮得善權方便。
于一切功德已成。
複成于餘德。
天子。
是為四事菩薩于深法行。
不于無央數億百千佛所而求證。
佛于是說偈言。
堅住于所作 其智亦如是 前世所作智 亦終不放舍 以一切智故 所為而不憂 一切像色貌 皆悉具了知 所行常精進 終不為放逸 心亦不懈惓 所行亦如是 其諸所作為 皆悉憂一切 如是于衆生 常而有等心 常興大悲意 憂念一切人 愍傷諸勤苦 皆欲令安隐 願疾得作佛 斷絕諸苦惱 逮得衆珍寶 其處不可盡 常以善權慧 教學諸方便 勤力作功德 行是無厭足 所造有究竟 其行常如應 安之于道次 不悉念居處 以如是法者 悉皆堅持之 菩薩行是者 諸行皆悉了 于是甚深法 所行皆備具 于億百千佛 所作不懈倦 爾時月天子問佛言。
雲何菩薩得甚深之行。
佛告天子。
菩薩亦不于凡人法有所望。
亦不于佛法有所求。
亦不于凡人法有所疑。
于佛法凡人法等無有異。
不于凡人法有所求。
于佛法亦無所得亦無所亡。
于凡人亦無異。
于佛法亦無異。
亦不作是念。
不言凡人法不尊佛法為尊。
于凡人法亦無所斷。
于佛法亦無所斷。
如是生生複生。
是名曰凡人法。
如是佛法。
是二法為空為寂為定。
如是為知無處。
亦不于凡人法有所求。
亦不于佛法有所求。
不于凡人法處有所有。
亦不于佛法處有所有。
如是二者。
亦不見凡人亦不見不凡人。
如是知為如眼見。
所見者皆空皆無相皆亦無願。
如是智慧如眼所見。
如是智為佛法。
亦不于佛有與無亦不念于是有所安有所苦亦不念是好是醜。
是皆空亦如空空。
亦不于空而見空。
亦不知亦不求。
何以故。
已是習有老有起故。
如是天子。
法法乎法名法住法滅法寂。
于是亦不自見亦無所見。
亦不自知亦無所知。
所以者何。
若凡人若弟子。
若辟支佛若三耶三佛。
若受決若深行。
天子。
菩薩不于諸法空佛法空。
何以故。
如是天子。
法乎法音聲。
彼善音是善音。
于是不可得。
如是不可得。
于是為無我。
如是為無我。
于是不說有住不住而去。
天子。
諸法如是不可數佛法亦不别。
天子。
其譬如是。
當作是視。
諸法佛法常念作是行。
複念如是行。
于是起無識念。
行于無識念。
于佛法亦無所惟。
如此者為以應從思惟為以起。
不複作是智。
不于法界有所增。
亦不在亦不不在。
複次習法智。
無能于法有所增減。
所以者何。
若有愛欲法無愛欲法皆覺知。
何所是欲何所為無欲。
已了知于是不複随。
是故天子。
菩薩得甚深之行。
終不見于法亦終不于佛法如是視。
如是見如是觀。
為不見作是視。
天子。
菩薩衆魔若魔天。
不能壞如是說。
天子。
佛說如是。
天子白佛言。
世尊。
菩薩摩诃薩所作甚奇特。
具足知是諸慧事。
乃如是了知于生死乃作是求道而不懈倦。
如是起滅上下可盡。
佛言。
天子。
譬如幻如化。
若來若去若坐若所求若所說亦皆無所有。
天子。
譬如幻化。
欲知一切諸法悉如是。
一切諸所起滅。
過去當來今現在其劫數亦如是。
菩薩亦不念起。
亦不念前世所行。
天子複問。
雲何世尊。
菩薩若不念有起生處。
佛何以得來上忉利天。
到所生母所盡夏三月。
世尊。
不從摩耶生耶。
佛報天子言。
如來所生不用生死法住如如住。
如者不來不去。
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