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道神足無極變化經卷第二

關燈
如是。

    佛複言。

    天子。

    佛從般若波羅蜜生。

    諸佛世尊皆從般若波羅蜜生。

    何以故。

    三十二大人相不從摩耶生。

    天子。

    般若波羅蜜如是學。

    般若波羅蜜佛母身。

    三十二大人相皆從學般若波羅蜜。

    月天子白佛言。

    我熟思惟般若波羅蜜。

    無所生無所滅。

    雲何世尊。

    言般若波羅蜜是諸佛之母乎。

    佛報言。

    如天子所言。

    菩薩當學菩薩所學。

    逮般若波羅蜜。

    便得佛身相三十二大人之相。

    歸之十種力四無所畏佛十八法大慈大悲三昧獨行遊步。

    佛慧知他人意皆來歸之。

    此皆不從摩耶生。

    是故天子。

    當知佛慧從般若波羅蜜生。

    有無央數諸慧之事不可計。

    今粗舉其事皆悉如是。

    天子複問。

    諸佛世尊法皆悉具足。

    如是如如來如者随如得成。

    如是天子所見事如是。

    視佛從般若波羅蜜生。

    亦不從生般若波羅蜜。

    不于法有想根。

    亦無起根亦無争除。

    雲何世尊。

    般若波羅蜜所生。

    答言天子。

    如法如來如如者随所作法。

    于是法不生不起不滅。

    如是天子。

    不生不起不滅。

    如是如是異為智慧。

    慧從般若波羅蜜生。

    名曰怛薩阿竭。

    從般若波羅蜜所生。

    如是生為不複生不起不滅如是天子。

    不生不起不滅。

    菩薩學疾近般若波羅蜜。

    天子。

    般若波羅蜜智不可盡。

    複不可盡般若波羅蜜。

    複言世尊。

    是智慧雲何思惟。

    雲何當知是般若波羅蜜不可盡智。

    複言天子。

    不于智慧思惟而有智。

    如是天子。

    于智慧有思惟有智。

    是不為智慧不可盡慧。

    何以故。

    天子。

    心知有勞終不能得不可盡知。

    當令如是不為智慧。

    天子。

    智慧無思惟智。

    若智慧有盡不為智慧天子複問。

    雲何世尊不可盡。

    從何所問從何所知。

    答言天子。

    是不可盡不從放恣而等求。

    複問世尊。

    是不放恣為何等類。

    答言天子。

    諸惡行于三界而不舍。

    亦不離三界中諸惡。

    已複舍三界諸惡行。

    如是天子。

    各随所為不放恣。

    其報雲何。

    于三界不起不滅是其報。

    複問世尊。

    頗有弟子從是間遊過三界為人說法者不。

    佛言天子。

    于欲界能為弟子說弟子法。

    不能于欲界有所益。

    于色界無色界能為弟子說弟子法都無所益。

    以三昧遊三界而說法。

    不能了佛世尊之所說。

    亦不見以三昧力遊于欲界有所說。

    而無色天子。

    雖遊欲界複不能有所脫。

    以三昧力遊于色界無色界。

    無色界所說而無益于色界。

    無色界都不能有所脫。

    雖遊三界但能自脫身不能益他人。

    如是天子。

    雖知三界不戀于三界坐守空法。

    亦不習于欲界。

    不能于色界。

    亦複不能于無色界。

    如是不能于三界。

    亦不生于三界亦生于三界。

    所去亦不知處。

    如是天子。

    是輩捐身于是處無能知。

    亦不見往亦不見還。

    何以故。

    一切諸法于三界不相逢。

    天子。

    譬如虛空不生不可見。

    無有作者不複會以過去。

    如是天子。

    三界一切諸法皆如是。

    說是法時。

    天諸天衆中。

    七萬二千天子遠塵離垢諸法法眼淨。

    萬六千天子前世已作功德。

    今複聞說是法。

    皆發阿耨多羅三耶三菩心。

    八千菩薩得不起法忍。

     爾時衆會者皆承佛威神。

    皆自見未曾所見華在其裓上悉以散佛。

    應時佛威神令是華遍滿忉利天上。

    是時釋提桓因前白佛言。

    甚可怪世尊。

    是諸族姓子所散華本所不見。

    爾時月天子謂釋提桓因言。

    拘翼。

    世尊亦是未曾可見者。

    華亦如是。

    何以故。

    拘翼。

    持是心見世尊者。

    是心為滅盡不可得見。

    如是拘翼。

    其有可見之事皆前所未曾見。

    釋提桓因問天子。

    仁者雲何見佛。

    天子報。

    如是世尊見我我見世尊亦複如是。

    釋提桓因又問。

    雲何見。

    答言拘翼。

    如來如如色如如痛想行識如。

    我作是見如來。

    拘翼。

    我不以色觀如來。

    亦不以痛想觀如來。

    亦不以行識見如來。

    所以者何。

    色自然不起不滅。

    痛想行識亦爾。

    是五陰法之相。

    是相不相皆如普照。

    拘翼。

    如來如是不可見。

    拘翼。

    複有欲見如來當如佛見我。

    我見佛亦爾。

    複問天子。

    雲何如佛見仁。

    天子答言。

    今佛在此自可問佛。

     于是釋提桓因前白佛言。

    雲何世尊。

    如來見月天子。

    佛言。

    不以色見。

    亦不痛癢思想生死識見。

    亦不以前世見。

    亦不持當來見。

    亦不現在見。

    亦不凡人見。

    亦不于凡人解脫見。

    亦不于學見。

    亦不于不學法事見。

    亦不阿羅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