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上篇

關燈
們當今奔月入海,一天之内可環遊世界,這已經比《逍遙遊》中所說神仙厲害百倍,如果古人再看到我們視頻聊天等神奇事情,即使做夢也想像不出,由此可見人是多麼可怕。

     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發,萬變定基。

     天發殺機,不過是自然災害,地發殺機,也不過是自然災害,而人發殺機,天地都無能為力,所以古人雲“天作孽,猶可違;人作孽,不可活。

    ”更何況人作孽必須伴随天作孽,老天會降災害于人類,以示懲戒,但這樣一來,苦的一定是百姓,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果真這樣,也就是改朝換代的時候了,因為百姓不能活,這就是道之必反、否極。

     一性一有巧拙,可以伏藏。

     雖然人具有這種改天換地的能力和心一性一,但也并不是一直處于這樣的狀态,人的最大潛能都是處于伏藏狀态,一旦發揮出人的潛能,誇張一點說,什麼事情都可是以實現,所謂“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

    我們作為一個常人,在做事業方面,不能什麼事都無所不用其極,要有所伏藏,為什麼呢? 因為任何事情都是有得必有失,能大富大貴者一定是經過各種九死一生的危險,真的能成功者百分之一都不到。

    那些打江山之人,無論是劉邦、朱元璋還是成吉思汗,哪個不是在死亡線上滾過來的。

    就說國民一黨一、共一産一黨一在取得政權前,有多少先烈為之赴湯蹈火而犧牲,即使沒有死而成了功臣,結果還是不得好死。

    所以,伏藏之要是被衆多注家所忽視,實為點睛之筆。

    常人隻看到有成就之人光輝的一面,卻看不到另一面,另一面才是“陰符”。

     九竅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動靜。

     既然人的一性一情需要伏藏,但仍有一個問題,即長期不用,則人之潛能将會喪失,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那就是潛藏之物要經常拿出來“曬曬太陽”,也就是陰符必須經常與陽符相溝通、交流、互通有無,更新一些過時的内容。

    “九竅”是指人身九竅,頭部七竅為兩眼、兩耳、兩鼻、一口,下一身還有2竅以排污之用。

    “邪”,這兒指想像不到的功能。

    對于人身之九竅,常人是日用而不知其功用。

     那麼,九竅之功用究竟是什麼呢?九竅是五髒六腑之竅,所謂“竅”就是“空一穴一”,用于通氣,與外界交換信息之用。

    五髒六腑皆伏藏于體内,必須疏通好這九竅,才能保證五髒六髒可以吐故納新。

    對于一個企業、一個國家也同樣需要耳目來獲取外界的信息,皇帝常年深宮不出,沒有這些耳目,則皇帝所作決策一定行不通。

    光有耳目還不行,還要有口來宣傳國家政策、推行法規來實施,所以,“三要”即耳、目、口三者。

    耳目用于獲取信息,口用于發布信息,信息之一入一出謂之“動靜”。

     火生于木,禍發必克;一奸一生于國,時動必潰。

     既然九竅三要為動靜之門,那麼門戶開大了就會出問題。

    木是主生長的,火是主興旺的。

    這本來是好事,但你看不到好事背後的陰符,即禍事也從中産生,禍福永遠是相連的,恩害也永遠是相連的,所以老子也告誡我們“福兮禍之所倚,禍兮福之所伏”,這個道理不可不知,有人問為什麼每個朝代都有一奸一臣,原因就是一奸一臣與忠臣是可以相互轉變的,好人與壞人也是會轉變的。

    本來是忠臣,有時一念之差也會做一奸一臣之事,同樣一奸一臣也會做忠臣之事。

     有一次小雅去教堂,曾問過牧師一個問題,既然上帝無所不能,為什麼不将撒旦消滅,以免于禍害。

    牧師說,撒旦存在于人的靈魂深處,滅了撒旦就等同于滅了衆生,所以基督教認為,人生來是有罪的,隻有通過忏悔上帝才能淨化人的心靈,才能去除撒旦。

    我們學習《陰符經》也要了解這樣一個道理,禍福無常,存于一心。

    福來不必喜,因為有禍在陰處,禍來不必悲,因為禍發必克,時動必潰。

    一旦一奸一生于國,唯一辦法就是改革,所以當前腐敗懲治如何,不在于習一近一平能力大小,而在于政治體制是否改革。

    如果新聞、言論不自一由,腐敗必然更猖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