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伅真陀羅所問如來三昧經卷上

關燈
甚尊(九)。

    何謂菩薩而常得勝(十)。

    何謂菩薩從是得度(十一)。

    何謂菩薩于聲聞辟支佛一切人。

    而示現法不入其中(十二)。

    何謂菩薩離于生死而不泥洹(十三)。

    何謂菩薩知一切人界不離法身(十四)。

    何謂菩薩不離本。

    于離本而示現(十五)。

    何謂菩薩而得尊貴。

    其福若帑藏(十六)。

    何謂菩薩随欲而得入道(十七)。

    何謂菩薩盡知諸法(十八)。

    何謂菩薩所作常安谛(十九)。

    何謂菩薩于世間而行無所著(二十)。

    何謂菩薩而自在法端正莫能當者(一)。

    何謂菩薩常不離佛(二)。

    何謂菩薩安谛而學(三)。

    何謂菩薩意與法無所取無所舍(四)。

    何謂菩薩而護一切(五)。

    何謂菩薩至法輪轉(六)。

    何謂菩薩乃至阿惟顔(七)。

    佛言。

    善哉善哉。

    提無離。

    菩薩所問乃爾令一切得所。

    其在會者。

    若當來悉為作導。

    是摩诃衍而得久住。

    佛言。

    谛聽谛聽今我所說。

    則言。

    願樂欲聞。

    佛言。

    菩薩用四事而自在。

    何謂四。

    其光明為一切無所挂礙(一)。

    所有名寶其有索者不為愛惜(二)。

    若明經者說法而不中斷于邊勸助(三)。

    若有倩令說法而不以難。

    承怛薩阿竭不可議踴躍而說之。

    于菩薩事無所悕望以法而施與(四)。

    是名曰四事。

    複有四事深入諸法。

    其慧所作不離功德。

    何謂四。

    于十二因緣而真知之(一)。

    如自惜身亦惜于人與身無異(二)。

    于生死亦不念有所從來有所從去(三)。

    一切諸法以空現空(四)。

    是為四事。

    複有四事。

    悉知一切人心其功德增減。

    何謂四事。

    以入法身而無瑕穢(一)。

    諸種好悉以現(二)。

    以四事而觀(三)。

    其心無破壞便得三昧(四)。

    是為四事。

    複有四事。

    随一切所行而教化之。

    何謂四事。

    其慧而等(一)。

    悉化一切人(二)。

    觀知諸法(三)。

    其心已淨潔悉淨一切人心(四)。

    是為四事。

    複有四事。

    知一切人心化之所行。

    何謂四事。

    其智無所不入(一)。

    其慧無所挂礙(二)。

    其心無有二(三)。

    睡卧諸蓋已不複著(四)。

    是為四事。

    複有四事。

    所作罪福不忘。

    何謂四事。

    一切無所斷(一)。

    亦無所著(二)。

    而知因緣所作随其示現以法持法(三)。

    亦不念有我。

    亦不念有人。

    随是教者不失道法(四)。

    是為四事。

    複有四事。

    以布施而莊嚴。

    何謂四事。

    以相莊嚴(一)。

    随人所喜。

    示現其好(二)。

    其色甚尊好(三)。

    所作而不可盡(四)。

    是為四事。

    複有四事。

    用淨戒而為莊嚴。

    便為遮迦越羅不忘菩薩心(一)。

    得作釋提桓因以菩薩心而自莊嚴(二)。

    而作梵天其心以菩薩而為莊嚴(三)。

    離一切惡道但生天上世間作人。

    以菩薩心而為莊嚴(四)。

    是為四事。

    複有四事。

    忍辱莊嚴。

    何謂四事。

    其音如梵聲聞者各得所(一)。

    其聲軟好譬如迦陵(二)。

    一切莫不愛樂(三)。

    常于功德而堅固(四)。

    是為四事。

    複有四事。

    以精進莊嚴。

    何謂四事。

    其身若金剛諸邪不能得其便(一)。

    為一切而作厚(二)。

    所作事具足辦而不中悔。

    學問無厭極(三)。

    其心所求而悉具足(四)。

    是為四事。

    複有四事。

    以禅自莊嚴。

    何謂四事。

    所作不抵突(一)。

    而不調戲(二)。

    不為弊惡(三)。

    自知而無異意(四)。

    是為四事。

    複有四事。

    以智慧而莊嚴。

    何謂四事。

    不自念有我。

    亦不念有人。

    亦不念有壽。

    亦不念有命。

    亦不著亦不斷(一)。

    所作甚尊(二)。

    一切所有無所不入(三)。

    一切諸法無所複畏(四)。

    是為四事。

    複有四事。

    其慧自緻梵天。

    何謂四事。

    以空慈念一切(一)。

    教一切人而以加哀(二)。

    總攬諸法而已護故(三)。

    等于一切亦不舍佛(四)。

    是為四事。

    複有四事。

    不離于智。

    何謂四事。

    以四禅而住不動轉于菩薩(一)。

    以四事三昧三摩越。

    用漚和拘舍羅故不生無色中(二)。

    自在心所說不離法(三)。

    遍至十方盡見諸佛(四)。

    是為四事。

    複有四事而自在。

    何謂四事。

    于内而自滅于外亦自滅(一)。

    悉曉了諸法如幻(二)。

    以慧為力(三)。

    不自貢高而得度(四)。

    是為四事。

    複有四事。

    深入慧。

    何謂四事。

    知欲而不斷欲。

    不中道取證(一)。

    知生死以漚和拘舍羅而在中(二)。

    所見悉知其政道非政道。

    亦不舍所見(三)。

    知無黠而親近十二因緣(四)。

    是為四事。

    複有四事。

    于羅漢辟支佛一切人。

    以法而示現不于中有所悕望。

    何謂四事。

    視諸三昧知若如幻(一)。

    曉了諸法而嚴飾(二)。

    以旬自娛樂所作審谛(三)。

    其心自知譬若如幻(四)。

    是為四事。

    複有四事離生死亦不般泥洹。

    何謂四事。

    念諸佛故(一)。

    其心而等哀(二)。

    用漚和拘舍羅故(三)。

    不忘本發心之願(四)。

    是為四事。

    複有四事。

    而知一切人不離于法身。

    何謂四事。

    視一切人皆自然。

    諸人入法身亦自然(一)。

    知一切人而自然(二)。

    人自然慧自然而不疑(三)。

    人自然泥洹自然而得忍(四)。

    是為四事。

    複有四事。

    亦不離本。

    于無本而見。

    何謂四事。

    常念泥洹欲具足佛法。

    其意而遍知(一)。

    以身現遮迦越羅梵釋。

    于其中現功德。

    令會者因是法(二)。

    以身現不肖。

    令劣者得作功德(三)。

    其有所求者則施與以身。

    于尊貴現于極豪而往率化(四)。

    是為四事。

    複有四事。

    持想入無想。

    何謂四事。

    生死無常其心淨(一)。

    從本已苦今已慧得(二)。

    視一切諸法無我(三)。

    泥洹寂(四)。

    是為四事。

    複有四事。

    離諸見法。

    何謂四事。

    清淨(一)。

    于慧眼無所不見(二)。

    佛眼者悉在前立(三)。

    已度諸法印阿惟顔(四)。

    是為四事。

    複有四事。

    自在決諸疑。

    何謂四事。

    所欲無覆蔽(一)。

    入諸谛慧(二)。

    無所不覆(三)。

    不離諸陀鄰尼(四)。

    是為四事。

    複有四事。

    而随習俗無所著。

    何謂四事。

    盡知世事(一)。

    便能度一切人(二)。

    已離憎愛(三)。

    以淨于本無所沾污(四)。

    是為四事。

    複有四事而住法。

    何謂四事。

    其心自在(一)。

    其慧亦自在(二)。

    其智亦自在(三)。

    漚和拘舍羅而自在(四)。

    是為四事。

    複有四事。

    何謂四事。

    不離怛薩阿竭(一)。

    為一切贊歎佛形容(二)。

    教照人令發心為菩薩(三)。

    常念于佛(四)。

    是為四事。

    複有四事。

    寂而知諸法。

    何謂四事。

    以道盡知俗事(一)。

    一切曉了諸慧(二)。

    于所聞無有疑而得法忍(三)。

    不念有是無是。

    不随俗人有所作為(四)。

    是為四事。

    複有四事。

    而為師無所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