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分别善惡所起經

關燈
産悭貪不肯布施。

    不愛視諸家貧窮者。

    不給與之。

    不供事沙門明經道士。

    不丐不與乞兒。

    若病人食飲不敢自飽。

    衣被不敢自完。

    從是得五惡。

    何等五。

    一者自欺身。

    亦為人所不敬。

    二者人皆呼守錢奴。

    三者恒荷慚愧。

    四者堕餓鬼。

    勤苦不可言。

    或千歲百歲。

    不能得水飲。

    遙望見江湖若溪谷水。

    走往欲飲之。

    水便化作銷銅若膿血不可飲。

    如是勤苦不可縷說。

    五者從餓鬼中來出。

    生為人當貧窮凍餓。

    從人乞丐。

    脊骨相支柱。

    乞丐不能得。

    人當唾罵之。

    今見有貧窮乞人。

    皆從故世宿命。

    悭貪不肯布施所緻也。

    如是分明。

    慎莫悭貪。

     佛言人于世間。

    有明經賢者。

    若沙門道人。

    不喜往問度世之道。

    嫉妒高才。

    诽謗賢者。

    從是得五惡。

    何等五。

    一者不慧。

    二者少知。

    三者不為人所敬。

    四者入太山地獄。

    入太山地獄中。

    考治數千萬歲。

    五者從獄中來出。

    生為人愚癡無所識知。

    與畜生同例。

    今見有愚癡不别白黑者。

    皆從先世宿命。

    不喜道德嫉妒高遠所緻也。

    如是分明。

    慎可行道。

     佛言人求壽得壽。

    不求壽不得壽。

    求病得病。

    不求病不得病。

    求端正好色。

    得端正好色。

    求醜惡色。

    得醜惡色。

    求媚得媚。

    不求媚不得媚。

    求下賤得下賤。

    求富得富。

    求貧得貧。

    求明經曉道。

    得明經曉道。

    求愚癡得愚癡。

    人作善得善。

    若幹福得上天。

    若為人得尊貴。

    亦得端正。

    若人作惡得惡若幹罪。

    或入太山地獄中。

    或堕餓鬼中。

    或堕畜生中。

    設得作人。

    當作下賤貧窮。

    無所識知。

    亦複醜惡色。

    如人種苦得苦實。

    種甜得甜實。

    長實譬如種五谷。

    種稻得稻。

    種豆得豆。

    如人作善得善作惡得惡矣。

     傳遠疏通戒于太察  笃信守一戒于壅蔽 勇猛剛毅戒于暴亂  仁愛溫良戒于不斷 廣心浩大戒于狐疑  沈清安舒戒于後時 刻削溢急戒于剽疾  多人長辭戒于無實 賢者且守戒  行之有三善 見敬多求愚  壽盡受天身 住戒行已盡  已慧制意行 行至必當至  悉斷所當受 從戒可滅痛  三世戒在上 制使邪毒龍  不犯有戒人 善哉有戒尊  以信可為伴 是道非凡言  故名戒有尊 戒尊善可怙  身終不見燒 既卧于夜安  已夢複歡然 為衆所見敬  力善自為身 法見自為尊  舍世為天王 我是世獨尊  我已脫世患 悉是人天世  猶我校魔兵 惟佛曆勤苦  畢劫不可數 往來五道中  未能具[糸*爾]縷 奸匿序厥得  号呼見視短 今日禮佛者  一心皆叉手 從禮得上天  人中得長壽 佛尊覺第一  已現慧具足 當前禮法衆  恩德若江海 是以吾演說  佛之聖典籍 從本起因緣  所行有善惡 廣采以撰立  随經義要趣 集叙如佛指  所作殃福事 佛已自覺法  梵釋來下請 尊乃删說經  至要難見聞 苦從苦因緣  苦盡乃為尊 如應八道成  苦滅是為淨 從行有苦果  人雄之所演 是本為從心  勞行從是有 衆勞除愈者  是行之妙要 故為次第說  誠如大聖尊 是故著經典  令世觀摸法 合應正無疑  智者所宜取 亦非神所化  令禍福無緣 亦非性自然  又非時可傳 在天豈無緣  時與性亦然 殊勝與不勝  其實非無行 從癡緻有勞  斯勞從行緻 已作脫複過  聽此非一輩 鈔綴經妙旨  及律之雜要 足知世所由  部部各分明 神化解疑結  以經現世間 善行有福報  當可不識此 已作不義行  其死堕惡道 即時見閻王  王哀便系束 嬰兒老病死  谏以當就罰 知有五使者  何為不修德 身口意所行  唯戒施為上 爾獨何志念  而能不為善 是時有罪人  聞王以法谏 自揆無良操  入怖而對曰 但以親惡友  聞凡非法言 坐以貪濁故  不能修德善 王曰人難得  幸得奚不善 為性何難悟  冤造泥犁行 汝本興斯惡  則非父母為 非沙門道士  非君非我教 愚癡快心意  作此不善業 自身之所為  今當受其報 造以五使者  忠正之言誨 然後閻法王  默而不與語 爾乃錄罪人  置于閻界中 掔将入地獄  見惡甚惶懅 始入黑繩獄  大小并喚呼 次入阿鼻摩  熾火燒其形 蹈棘跂熱土  徑涉沸灰水 鐵獄凡十六  自到刀葉樹 為人犯惡故  令有此泥犁 故列其本行  次現所應受 至于千億歲  生生而辄殺 由是結怨多  賊害賢人雄 生妄拿無過  離敗人朋友 常喜讒惡人  死入黑繩獄 有持多詐便  指治酷虐人 後更山機迮  搗之以鐵杵 為人好殺生  馬牛鹿羊豕 雞犬及諸蟲  亦更山機迮 癡貪懷怯弱  苟以毒害彼 求财不用法  鐵輪轹其軀 恃量以力教  伏彼無力者 喜施惱于人  常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