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分别善惡所起經

關燈
人。

    強取他人财物。

    求利不以道理。

    欺詐取财物。

    輕秤小鬥短尺欺人。

    若以重秤大鬥長尺侵人。

    道中舍遺取非其财。

    負債借貸不歸。

    抵觸以行互人。

    從是得五惡。

    何等五。

    一者财物日耗減。

    二者王法所疾。

    覺知當辜。

    少有脫者。

    三者若身未嘗安歸。

    常懷恐怖。

    亦自欺身。

    四者死後。

    魂魄入太山地獄中。

    太山地獄中。

    考治數千萬毒。

    随所作受罪。

    五者 從獄中來出。

    随所負輕重償債。

    或有作奴婢償者。

    或作牛馬騾驢駱駝償者。

    或作豬羊鵝鴨雞犬償者。

    諸禽獸魚鼈之屬。

    皆是負債者。

    經言債不腐朽所謂也。

    今見有下賤畜生之屬。

    皆由故世宿命貪利。

    強取人财物所緻也。

    畜生勤苦如是。

    見在分明。

    慎莫取他人财物。

     佛言人于世間。

    淫侄犯他人婦女。

    從是得五惡。

    何等五。

    一者家室不和。

    夫婦數鬥。

    數亡錢财。

    二者畏縣官常與捶杖從事。

    王法所疾。

    身當備辜。

    多死少生。

    三者自欺身。

    常恐畏人。

    四者入太山地獄中。

    太山地獄中。

    鐵柱正赤。

    身常抱之。

    坐犯他人婦女故得是殃。

    如是數千萬歲。

    形乃竟。

    五者從獄中來出。

    生為雞凫鳥鴨。

    人魂魄無形所著為名。

    今見有雞凫淫侄不避母子。

    亦無節度。

    亦有犬馬之貞狗貞。

    于夫畜生之屬皆有信足。

    而雞凫淫侄。

    獨無止足。

    皆從故世宿命淫侄犯他人婦女。

    受是雞凫身。

    當為人所啖食。

    如是勤苦。

    不可數說。

    如是分明。

    慎莫犯他人婦女。

     佛言人于世間。

    喜兩舌讒人。

    喜惡口妄言绮語。

    自貢高诽謗聖道。

    嫉賢妒能啤呰高才。

    從是得五惡。

    何等五。

    一者多怨憎。

    二者自欺身。

    亦從是人皆不信。

    三者數逢非禍。

    四者入太山地獄中。

    太山地獄中。

    有鬼從人項拔其舌。

    若以燒鐵鈎其舌斷。

    若以燒鐵[矛*良][矛*害]刺其咽。

    欲死不得。

    欲生不得。

    不能語言。

    如是數千萬歲。

    五者從地獄中來出。

    為人惡口齒。

    或免缺彌筋蹇吃重言。

    或喑啞不能言語。

    今見有是曹人。

    皆故世宿命兩舌讒人诽謗聖道所緻也。

    如是分明。

    亦可慎惡口。

     佛言人于世間。

    喜飲酒醉。

    得三十六失。

    何等三十六失。

    一者人飲酒醉。

    使子不敬父母。

    臣不敬君。

    君臣父子。

    無有上下。

    二者語言多亂誤。

    三者醉便兩舌多口。

    四者人有伏匿隐私之事。

    醉便道之。

    五者醉便。

    罵天溺社。

    不避忌諱。

    六者便卧道中。

    不能複歸。

    或亡所持什物。

    七者醉便不能自正。

    八者醉便低仰橫行。

    或堕溝坑。

    九者醉便躄頓。

    複起破傷面目。

    十者所賣買謬誤妄觸抵。

    十一者醉便失事。

    不憂治生。

    十二者所有财物耗減。

    十三者醉便不念妻子饑寒。

    十四者醉便嚾罵不避王法。

    十五者醉便解衣脫裈褲。

    裸形而走。

    十六者醉便妄入人家中。

    牽人婦女語言幹亂。

    其過無狀。

    十七者人過其傍欲與共鬥。

    十八者蹋地喚呼驚動四鄰。

    十九者醉便妄殺蟲豸。

    二十者醉便撾捶舍中付物破碎之。

    二十一者醉便家室視之如醉囚。

    語言沖口而出。

    二十二者朋黨惡人。

    二十三者疏遠賢善。

    二十四者醉卧覺時。

    身體如疾病。

    二十五者醉便吐逆。

    如惡露出。

    妻子自憎其所狀。

    二十六者醉便意欲前蕩。

    象狼無所避。

    二十七者醉便不敬明經賢者。

    不敬道士。

    不敬沙門。

    二十八者醉便淫侄。

    無所畏避。

    二十九者醉便如狂人。

    人見之皆走。

    三十者醉便如死人。

    無所複識知。

    三十一者醉或得疱面。

    或得酒病。

    正萎黃熟。

    三十二者天龍鬼神。

    皆以酒為惡。

    三十三者親厚知識日遠之。

    三十四者醉便蹲踞視長吏。

    或得鞭搒合兩目。

    三十五者萬分之後。

    當入太山地獄。

    常銷銅入口。

    焦腹中過下去。

    如是求生難得。

    求死難得。

    千萬歲。

    三十六者從地獄中來出。

    生為人常愚癡。

    無所識知。

    今見有愚癡無所識知人。

    皆從故世宿命喜嗜酒所緻。

    如是分明。

    亦可慎酒。

    酒有三十六失。

    人飲酒皆犯三十六失。

     佛言人于世間喜持杖恐人。

    以手足加痛于人。

    喜鬥亂别離人。

    己所不喜強持與人。

    從是得五惡。

    何等五。

    一者自欺身。

    亦為人所患毒。

    二者身為恐怖。

    三者又數病疾。

    四者入太山地獄中。

    随所作受罪。

    久久萬歲。

    五者從獄來出。

    生為人多病身不離杖。

    今見有多病者。

    皆故世宿命喜加痛疾之所緻也。

    多病不如強健。

    如是分明。

    慎莫加惡于人。

     佛言人于世間。

    常喜嗔恚不和調。

    見賢者亦恚。

    見愚者亦恚之。

    不别善惡。

    但欲嗔恚而已。

    從是得五惡。

    何等五。

    一者為自燒身。

    二者亦自亂意。

    三者卧起不安隐。

    或憂恚自殺。

    四者入太山地獄中。

    毒痛考治數千萬歲。

    五者從太山地獄中出。

    生為人面目常惡。

    色萎黑黃熟。

    今見有惡色人。

    皆從故世宿命喜嗔恚所緻。

    面醜惡色不如端正好色。

    如是分明。

    慎莫嗔恚。

     佛言人于世間。

    不孝父母。

    不敬長老。

    見他人有孝父母敬事長老者。

    常嗔恚之。

    不喜作善。

    從是得五惡。

    何等五。

    一者常得惡夢。

    二者為人所憎。

    三者惡名聞。

    四者入太山地獄中。

    考治數千萬歲。

    五者從地獄中來出。

    生為人弊性不媚。

    為衆人所憎。

    今見有不媚急性。

    為衆人所憎者。

    皆從故世宿命。

    不孝父母不敬長老所緻也。

    如是分明。

    慎莫憍慢。

    可孝順敬事長老。

     佛言人于世間。

    不孝尊老。

    無有禮節。

    輕易憍慢。

    自用自強。

    從是得五惡。

    何等五。

    一者失亡職位二者自欺身。

    三者不為人所敬。

    四者入太山地獄中。

    考治數千萬歲。

    五者從獄中來出生為人當作下賤醜惡。

    為人所輕易。

    今見有下賤人。

    皆從故世宿命憍慢不敬尊老所緻也。

    如是分明。

    慎莫憍慢。

    佛言人于世間。

    得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