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決定義經

關燈
福生天。

    廣果天。

    無想天。

    無煩天。

    無熱天。

    善現天。

    善見天。

    色究竟天。

    此等諸天。

    名為色有。

    無色有者。

    有四種天。

    謂空無邊處天。

    識無邊處天。

    無所有處天。

    非想非非想處天。

    此等諸天。

    名無色有。

    如是三有。

    得名為有。

    由有為緣。

    生法得起。

    生者。

    謂諸有情舍此蘊已。

    随業果報。

    複于界趣。

    蘊相出現故名為生。

    由生為緣。

    老死得有。

    老者。

    謂諸有情蘊法果熟。

    心識迷亂。

    多所忘失。

    發白面皺。

    身力羸弱。

    舉動策杖。

    喘息呻吟。

    漸漸力微。

    諸根衰朽。

    是名為老。

    複何名死。

    謂諸有情随能招業。

    壽量終盡。

    識舍執受。

    命根謝滅。

    諸蘊離散。

    是名為死。

    謂老無定相。

    附死立支。

    二法合一。

    故名老死。

    如是名為十二緣法。

    複何名為四聖谛法。

    謂苦谛集谛滅谛道谛。

    苦谛者。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

    愛别離苦。

    怨憎會苦。

    求不得苦。

    五盛陰苦。

    如是等苦。

    名為苦谛。

    集谛者。

    謂貪愛法。

    由此貪愛。

    而生耽著。

    以耽著故。

    發業潤生。

    招集為因。

    是名集谛。

    滅谛者謂貪愛法及餘煩惱。

    悉皆斷盡。

    證寂滅理。

    是名滅谛。

    道谛者。

    即八正道。

    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此八正道。

    名為道谛。

    如是四谛。

    聖智可觀。

    名四聖谛。

     又複何名二十二根。

    謂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男根女根。

    命根意根。

    樂受根苦受根喜受根憂受根舍受根。

    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

    如是名為二十二根。

     複何名為十力。

    謂如來智。

    于諸有情處非處法。

    如實了知。

    是名如來第一處非處智力。

     如來複于過去現在未來世中。

    所有衆生諸業行法。

    處處所生因緣果報。

    佛以智力。

    悉皆了知。

    是名如來第二業報智力。

     如來複于諸禅定法解脫三摩地三摩缽底。

    盡諸漏法。

    佛以智力。

    如實了知。

    是名如來第三定力。

     如來複于諸衆生類根性勝劣種種差别。

    佛以智力。

    如實了知。

    是名如來第四根勝劣智力。

    如來複于諸衆生類所有信解種種不同。

    佛以智力。

    如實了知。

    是名如來第五信解智力。

     如來複于諸衆生類所有種種界趣差别。

    佛以智力。

    如實了知。

    是名如來第六界趣智力。

     如來複于諸衆生類所有樂欲。

    佛以智力。

    如實了知。

    是名如來第七樂欲智力。

     如來複于過去無量無數世中所有衆生種種之事。

    謂一生十生百生千生及百千生。

    乃至無數百千萬生。

    如是無數成劫壞劫。

    其中衆生。

    死此生彼。

    死彼生此乃至族姓貴賤名字。

    飲食苦樂。

    壽量長短。

    具如是相。

    如是因緣。

    如是過去無量世中種種之事。

    佛以智力。

    悉能了知。

    是名如來第八宿命智力。

     如來複以清淨天眼。

    觀見衆生貴賤上下好醜生滅。

    或生善道。

    或堕惡趣。

    而彼衆生所作行業。

    謂身不善業。

    作諸邪行。

    口不善業。

    毀謗賢聖。

    意不善業。

    起于邪見。

    由是因緣。

    命終之後。

    堕惡趣中。

    又複衆生。

    身作善業。

    不行邪行。

    口作善業。

    不謗賢聖。

    意作善業。

    起于正見。

    由是因緣。

    命終之後。

    生人天界。

    如是等事。

    如來天眼。

    悉能觀見。

    是名如來第九天眼智力。

     又複如來。

    知彼衆生諸漏已盡證無漏解脫智慧解脫。

    以自通力。

    證如是法。

    我生已盡。

    梵行已立。

    所作已辦。

    不受後有。

    如是之法。

    佛以智力。

    悉能了知。

    是名如來第十漏盡智力。

    如是十力。

    如來應供正等正覺。

    由十力故。

    于大衆中。

    作師子吼。

    轉大法輪。

     複何名為四無所畏。

    謂如來應供正等正覺。

    于大衆中。

    唱如是言。

    我以自智。

    乘如實道。

    來成正覺。

    作師子吼。

    轉妙法輪。

    無有沙門婆羅門天人魔梵而能等者。

    是名如來一切智無畏。

    如來已得安樂寂靜無上勝處功德果法。

    諸漏已盡。

    種習俱亡。

    是名如來漏盡無畏。

     如來複為諸聲聞衆。

    開示苦道。

    說離煩惱盡苦邊際。

    是名如來出苦道無畏。

     如來複為諸聲聞。

    說所有障法。

    令彼出離。

    是名如來障道無畏。

    如是名為四無畏法。

     又複何名為四禅定。

    謂離諸欲及諸染法。

    斷除疑惑分别之想。

    是名第一離生喜樂定。

     複次離欲斷除分别想已。

    當于外法悉皆泯絕。

    内複寂定。

    攝内外法。

    悉皆歸一。

    是名第二定生喜樂定。

     複次舍于喜樂思念之想。

    于身喜樂。

    而無所受。

    是名第三離喜妙樂定。

     複次舍苦樂法。

    無憂喜想。

    諸法清淨。

    是名第四舍念清淨定。

    如是名為四禅定法。

     複何名為四無色定。

    謂修彼定。

    厭下色相。

    忻上無色。

    由無色故。

    唯有虛空。

    乃觀虛空無有邊際。

    作如是想。

    是故名為空無邊處定。

     複次離彼所緣空無邊處已。

    複想能緣識亦無邊。

    是故名為識無邊處定。

     複次離彼能緣識已。

    當複想于能緣所緣俱無所有。

    是故名為無所有處定。

     複次離彼無所有已。

    當複想于無彼粗想。

    不無細想。

    是故名為非想非非想定。

    如是名為四無色定。

     複何名為四無量行。

    謂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