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須真天子經卷第二

關燈
長老須菩提複問。

    雲何菩薩得知他法行。

    答言。

    惟須菩提。

    菩薩于一切他異法悉了知之。

    心于道事而不厭。

    常樂三昧而無足諸所作為而示現。

    是故菩薩得知他法行。

     賢者分耨文陀尼子複問。

    雲何菩薩博采衆義說明慧法。

    答言。

    惟分耨。

    菩薩悉示一切諸根。

    随所樂喜而說其德。

    無常苦空非身之義。

    各令得其所。

    無數生死百千劫。

    持是法義而遍教授。

    無有滅盡。

    其智如是。

    是故菩薩博采衆義說明慧法。

     賢者離越複問。

    雲何菩薩如常樂禅。

    答言惟離越。

    菩薩習三摩越悉知諸法。

    于諸亂意者而起大哀。

    令發無央數行不禅無所樂。

    是故菩薩得禅。

     賢者憂波離複問。

    雲何菩薩得持法藏。

    答言唯憂波離。

    菩薩悉知諸法奧藏。

    從本已來泥曰離愛欲者。

    已應法藏教授一切。

    為示愛欲令覺知之。

    于愛欲中令起道意。

    是故菩薩得法隩藏。

    賢者阿那律複問。

    雲何菩薩得天眼徹視。

    答言。

    唯阿那律。

    菩薩于十方諸色。

    悉照見已。

    有色習者。

    而為示現于一切法。

    悉示現無所著。

    令尋迹而得出。

    是為菩薩天眼徹視。

     賢者薄鸠盧複問。

    雲何菩薩得諸根寂定。

    答言菩薩于一切界視如佛界。

    于佛界。

    視諸界無所有。

    是故菩薩得諸根寂定。

     賢者鴦掘魔複問。

    雲何菩薩得利諸根。

    答言菩薩視諸逆惡等之如道。

    是故菩薩得利諸根。

     賢者摩诃迦旃延複問。

    雲何菩薩得分别知衆經方便。

    答言菩薩得四等無盡。

    何等為四。

    一者義。

    二者法。

    三者次第。

    四者報答。

    是為四。

    以一絕句。

    于百千劫。

    廣為一切分别演教。

    而是教不近有為不有所染。

    已淨無所卻。

    而是教于諸法界不動轉。

    于一切受而為作受。

    是故菩薩得分别知衆經方便。

    賢者摩诃拘絺複問。

    雲何菩薩得義法次第報答四事。

    答言菩薩于寂然法得此。

    已義等教授以住于法。

    以法等教授于所為常歡喜而無恨。

    以等次第教授而響不可護持。

    以報答教授。

    是故菩薩得義法次第報答。

     賢者羅雲複問。

    雲何菩薩得淨其戒。

    答言惟羅雲。

    菩薩以淨戒三昧。

    舍戒犯戒。

    将養一切。

    是故菩薩而得淨戒。

    賢者阿難複問。

    雲何菩薩而得博聞。

    答言。

    菩薩一切諸佛所說。

    樂欲聽聞。

    已聞則受其義。

    聞已皆持。

    所聞便以教授。

    是為菩薩而得博聞。

    于是諸大弟子歡喜默然。

     爾時須真天子謂諸大弟子言。

    屬文殊師利所說法仁甯有是事乎。

    諸大弟子言。

    吾等尚不能了知一法。

    何況爾所法耶。

    天子言。

    仁者若幹種身。

    各各異類。

    其道義一也。

    大弟子答言。

    譬如牛迹中水。

    諸餘弟子所知如是。

    若車毂隐地其處受水。

    吾等之類其譬如是。

    譬如大海其水廣長。

    無有邊幅深難得底。

    于聲聞辟支佛中。

    菩薩為尊。

    天子贊言。

    善哉善哉。

    所說至誠而不貢高。

    文殊師利言。

    如是天子。

    弟子所言而不貢高。

    稱譽菩薩。

    審谛實爾。

    天子問文殊師利。

    仁者雲何作是說。

    答言。

    如是天子。

    聲聞辟支佛。

    為猗貢高為離貢高。

    菩薩貢高出彼輩上。

    合聚佛法則是菩薩為行勇悍。

    天子複問。

    菩薩貢高。

    欲令他人稱譽耶。

    答言欲将導一切故。

    如是天子。

    天子複問。

    雲何如是。

    答言天子。

    是故菩薩方便稱譽佛乘。

    毀弟子乘。

    于大衆中。

    自現身所行及法事。

    所以者何。

    欲令一切皆發道意。

    不欲使人起小道意。

    所以者何。

    焦燒佛種故。

    教一切人皆令遠離。

    所以者何。

    不欲令人貪樂故也。

    如是天子。

    欲令菩薩發大乘滅弟子乘故。

    天子複問。

    得無過耶。

    答言天子稱譽摩尼琉璃水精甚淨。

    無所沾污。

    甯複過乎。

    天子報言。

    所說無過。

    答言如是天子。

    菩薩稱譽大乘毀弟子乘。

    不增不減也。

    天子。

    譬如長者子稱譽轉輪聖王功德。

    毀呰國中諸貧乞者。

    豈有不可。

    天子言無不可也。

    文殊師利。

    自如所說耶。

    答言如是天子。

    菩薩稱譽大乘而毀呰弟子乘者。

    而無所損。

    佛爾時贊歎文殊師利言。

    善哉善哉。

    如是所說為甚快也。

    何以故。

    文殊師利。

    稱譽大乘毀弟子乘。

    弟子則毀一切乘矣。

    所以然者。

    其大乘者。

    皆生一切乘故。

     佛說須真天子經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