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年——豐收不忘祭祖先-譯文與讀解

關燈
豐年——豐收不忘祭祖先

    【原文】

    豐年多黍多稌(1),

    亦有高廪(2)。

    萬億及秭(3),

    為酒為醴。

    烝畀祖妣(4),

    以洽百禮(5),

    降福孔皆(6)。

    【注釋】

    (1)稌(tu):稻子。(2)廪(lin):收藏糧食的倉庫。(3)億:數萬。秭:數億。億、秭都指數量極多(4)烝:進獻。畀(bi):送上(5)洽:齊備。(6)孔:很。皆:普遍。

    【譯文】

    豐收年成收黍稻,

    備有糧倉高又大。

    裝進萬億黍和稻,

    釀制美酒和甜漿。

    獻給先祖和先妣,

    備齊百禮祭神靈,

    神降福祉真普遍。

    【讀解】

    豐收時節在慶賀之際不忘祭祀神靈,大概使古代先民普遍的心态。古代希臘有“羊人舞”,“酒神頌”,用以祭祀神靈。周代先民也有類似的禮儀,不同之處在祭神靈之外加上祭祖先。這可算作使中國特色吧。

    古人把豐收歸功于生靈的恩賜,這對他們來說是不容置疑的。其實,豐收是人們自己憑雙手和辛勞、汗水換來的,神靈不是别人,正式辛勤勞作的人們自己。因此,祭祀豐收之神,實際上是在祝福自己。這一點,古人們大感不會明白。

    但是,神靈作為一種引導人們向前的精神存在,确實不可缺少。同樣,祖先作為賦予生命的源泉,在後人的心目中已化為一種意義,一種感念的對象,也是不可缺少的。倘若沒有了精神上的依托和感念,人生也就像失去了舵輪的航船,随波漂流,也像失去父母的孤兒,無衣無靠。

    在另一方面,對祖先的感念和崇拜,也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的源泉。它像一根強勁的紐帶,把我們一代又一代地牢牢連接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