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羊——牧歌中的詩意-譯文與讀解

關燈
無羊——牧歌中的詩意

    【原文】

    誰謂爾無羊?

    三百維群。

    誰謂爾無牛?

    九十其淳①。

    爾羊來思,

    其角濈濈(2)。

    爾牛來思,

    其角濕濕③

    或降于阿④,

    或飲于池,

    或寝或訛⑤

    爾牧來思,

    何蓑何笠(6),

    或負其猴(7)。

    三十維物(8),

    爾牲則具。

    爾牧來思,

    以薪以蒸(9)

    以雌以雄。

    爾羊來思,

    矜矜兢兢(10),

    不穿不崩(11)。

    麾之以肱(12),

    畢來既升(13)。

    牧人乃夢,

    衆維魚矣(14),

    旐維旐矣,

    大人占之,

    衆維魚矣,

    實維豐年。

    旐維旐矣,

    室家溱溱(16)。

    【注釋】

    ①淳(run):嘴唇是黑色的黃牛。(2)濈濈(ji):聚集在一起的樣子。③一溫一濕(qi):耳朵搖動的樣子。④阿:山拗。⑤訛:動。(6)何:同“荷”。(7)猴:幹糧。(8)物:顔色。(9)薪:粗柴。蒸:細柴。(10)矜矜兢兢:強壯的樣子。(11)骞:身體虧損。崩:集體生病。(12)麾:同“揮”。腦:手臂。(13)升:登上,這裡指人圈。(14)衆:指蝗蟲。(15)旐(zhao):龜蛇旗。旟(yu):鳥隼旗。(16)溱溱(zhen):衆多的樣子。

    【譯文】

    誰說你家沒有羊?

    一群就有三百頭。

    誰說你家沒有牛?

    黑嘴黃牛九十頭。

    你的羊群走過來,

    羊角攢動聚集齊。

    你的牛群走過來,

    牛頭晃動耳朵搖。

    有些牛羊下山崗,

    有些飲水在池旁,

    有些睡覺有些走。

    你的牧人歸來了,

    身披蓑衣頭戴笠,

    随身攜帶着幹糧。

    各色牛羊數十種,

    祭祖牲畜全備齊。

    你的牧人歸來了,

    又是砍柴又割草,

    還要獵獸也捉鳥。

    你的羊群走過來,

    隻隻肥碩又強壯,

    沒有生病沒減少。

    牧人舉手揮一揮,

    羊兒全都進了圈。

    牧人做了一個夢,

    夢見蝗蟲變成魚,

    又見龜旗變鳥旗。

    太蔔為他占卦說:

    夢見蝗蟲變成魚,

    那是豐年的兆頭。

    夢見龜旗變鳥旗,

    家族興旺人丁多。

    【讀解】

    這是一首牧歌。與我們熟悉的“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不一樣的是,它并不着意展現牧區生活的空闊、安甯、淡遠,而着眼于富足。富有的主人雇傭牧人為之放牧,牛羊成群,膘肥體壯,牧人做的夢也是兒孫滿堂和發财夢。同樣是牧歌,寫法卻可以不同;同樣是牧人,夢想卻大有差别。“風吹草低見牛羊”,是贊賞恬淡甯靜的生活方式,表現對放牧生活的熱愛。牛羊成群,寄托的是發财緻富的夢想,放牧是緻富的手段。同樣的生活内容,呈現在人們心目中的價值大不一樣。

    這個道理其實可以推廣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常說“存在決定意識”。然而,為什麼同樣的存在會有不同的意識?同一個世界,為什麼呈現在人們心目中的面貌會不一樣?答案隻能到人們的價值取向中去尋找,到意識中去尋找。黃金在商人的心目中是财富的象征,藝術家所關心的卻是它金光燦燦的色澤和光芒,在化學家的心目中不過是一種化學性質穩定的金屬,在帝王心目中則是高貴的象征。

    世界隻有一個,但呈現在人們心目中的價值和意義卻各不相同。從感知的角度說,沒有純粹客觀的世界,隻有打上人們心靈印迹的世界。從世界本身說,它是向心靈無限開放的。

    不管怎麼說,牧歌式的生活,無論其基調是恬靜淡遠的生活方式,還是發财緻富的途徑,都充滿了詩意。膘肥體壯、成群結隊的牛羊的洋洋叫聲,總讓人心悸。眼望着大群屬于自己的财富,自己勞作的收獲,心中總會充滿令人陶醉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