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有茨——宮廷之事很難說-譯文與讀解

關燈
牆有茨——宮廷之事很難說

    【原文】

    牆有茨①,

    不可埽也②。

    中篝之言③,

    不可道也。

    所可道也,

    言之醜也。

    牆有茨,

    不可襄也④

    中篝之言,

    不可詳也⑤。

    所可詳也,

    言之長也。

    牆有茨,

    不可束也⑥。

    中篝之言,

    不可讀也⑦。

    所可讀也,

    言之辱也。

    【注釋】

    ①茨:蒺藜,草本植物,果實有刺。②埽(sao):同“掃”,意思是除去。③中篝(gou):宮室内部。④襄:消除。⑤詳:詳細講述。⑥束:捆紮。⑦讀:宣揚。

    【譯文】

    牆頭長滿蒺藜草,

    不可除去根子牢。

    宮室之中男女事,

    不可向外對人談。

    如果真要談出來,

    讓人聽了覺害臊。

    牆頭長滿蒺藜草,

    不可除去根子牢。

    宮室之中男女事,

    不可向外詳細講。

    如果詳細講出來,

    說來話長講不完。

    牆頭長滿蔡黎草,

    不可捆紮無處放。

    宮室之中男女事,

    不可向外去張揚。

    如果一定要張揚,

    讓人聽了覺恥辱。

    【讀解】

    這是一首諷刺衛空公一婬一亂的“刺一婬一”詩。

    中國曆代帝王的宮廷生活,都是人們關注和議論的熱門話題。就生活在宮廷中的人來說,宮緯秘事屬于既無法說情楚,又不便于說清楚,更無人敢說清楚的非常特别的一類。這樣一來,宮緯秘事便更加撲朔迷一離,神秘莫測。

    帝王作為人民的領一導一人,當然無法逃脫人民雪亮的眼睛的監督。盡管中國傳統的政治制度沒有約束帝王權力的彈劾機制,帝王實際上可以為所欲為,但是他無法完全禁止人們的傳說議論。宮廷的圍牆再嚴密,是不可能不透風的。懼怕議論,下令嚴禁議論,或者完全不在乎議論,我行我素,雖然表現形式不一樣,卻共同表明了統治者的腐敗專橫。

    常言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帝王同一般人不一樣的是,他始終是人們關注的中心。人們可能不敢說,但這并不表明人們不知道,不明白。瞎子吃湯圓都心裡有數,更何況耳目和心智健全的正常人呢。

    再說另一方面。帝王制定的種種道德準則,往往是對人不對己的,要求别人遵守,自己卻可以超然于規則之外。這樣的規則再好,卻因為有先天缺陷而成為破腳的。如此這般,便又為人們的議論提一供了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