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卷 内篇問(下)

關燈
dquo國如何則可處,如何則可去也?&rdquo 晏子對曰:&ldquo嬰聞之,親疏得處其倫,大臣得盡其忠,民無怨治,國無虐刑,則可處矣。

    是以君子懷不逆之君,居治國之位。

    親疏不得居其倫,大臣不得盡其忠,民多怨治,國有虐刑,則可去矣。

    是以君子不懷暴君之祿,不處亂國之位。

    &rdquo 吳王問保威彊不失之道晏子對以先民後身第十一 晏子聘于吳,吳王曰:&ldquo敢問長保威彊勿失之道若何?&rdquo 晏子對曰:&ldquo先民而後身,先施而後誅;彊不暴弱,貴不淩賤,富不傲貧;百姓并進,有司不侵,民和政平;不以威彊退人之君,不以衆彊兼人之地;其用法,為時禁暴,故世不逆其志;其用兵,為衆屏患,故民不疾其勞:此長保威彊勿失之道也。

    失此者危矣!&rdquo 吳王忿然作色,不說。

     晏子曰:&ldquo寡君之事畢矣,嬰無斧锧之罪,請辭而行。

    &rdquo遂不複見。

     晏子使魯魯君問何事回曲之君晏子對以庇族第十二 晏子使魯,見昭公,昭公說曰:&ldquo天下以子大夫語寡人者衆矣,今得見而羨乎所聞,請私而無為罪。

    寡人聞大國之君,蓋回曲之君也,曷為以子大夫之行,事回曲之君乎?&rdquo 晏子逡循對曰:&ldquo嬰不肖,嬰之族又不若嬰,待嬰而祀先者五百家,故嬰不敢擇君。

    &rdquo 晏子出,昭公語人曰:&ldquo晏子,仁人也。

    反亡君,安危國,而不私利焉;僇崔杼之一屍一,滅賊亂之徒,不獲名焉;使齊外無諸侯之憂,内無國家之患,不伐功焉;鍖然不滿,退讬于族,晏子可謂仁人矣。

    &rdquo 魯昭公問魯一國迷何也晏子對以化為一心第十三 晏子聘于魯,魯昭公問焉:&ldquo吾聞之,莫三人而迷,今吾以魯一國迷慮之,不免于亂,何也?&rdquo 晏子對曰:&ldquo君之所尊舉而富貴,入所以與圖身,出所與圖國,及左右逼迩,皆同于君之心者也。

    犒魯國化而為一心,曾無與二,其何暇有三?夫逼迩于君之側者,距本朝之勢,國之所以治也;左右讒谀,相與塞善,行之所以衰也;士者持祿,遊者養一交一,身之所以危也。

    詩曰:&lsquo芃芃棫樸,薪之槱之,濟濟辟王,左右趨之。

    &rsquo此言古者聖王明君之使以善也。

    故外知事之情,而内得心之誠,是以不迷也。

    &rdquo 魯昭公問安國衆民晏子對以事大養小謹聽節儉第十四 晏子聘于魯,魯昭公問曰:&ldquo夫俨然辱臨敝邑,竊甚嘉之,寡人受贶,請問安國衆民如何?&rdquo 晏子對曰:&ldquo嬰聞傲大賤小則國危,慢聽厚斂則民散。

    事大養小,安國之器也;謹聽節儉,衆民之術也。

    &rdquo 晏子使晉晉平公問先君得衆若何晏子對以如美淵澤第十五 晏子使晉,晉平公飨之文室,既靜矣,晏以,平公問焉,曰:&ldquo昔吾先君得衆若何?&rdquo 晏子對曰:&ldquo君飨寡君,施及使臣,禦在君側,恐懼不知所以對。

    &rdquo 平公曰:&ldquo聞子大夫數矣,今迺得見,願終聞之。

    &rdquo 晏子對曰:&ldquo臣聞君子如美,淵澤容之,衆人歸之,如魚有依,極其遊泳之樂;若淵澤決竭,其魚動流,夫往者維雨乎,不可複已。

    &rdquo 公又問曰:&ldquo請問莊公與今孰賢?&rdquo 晏子曰:&ldquo兩君之行不同,臣不敢不知也。

    &rdquo 公曰:&ldquo王室之正也,諸侯之專制也,是以欲聞子大夫之言也。

    &rdquo 對曰:&ldquo先君莊公不安靜處,樂節飲食,不好鐘鼓,好兵作武,士與同饑渴寒暑,君之彊,過人之量,有一過不能已焉,是以不免于難。

    今君大宮室,美台榭,以辟饑渴寒暑,畏禍敬鬼神,君之善,足以沒身,不足以及子孫矣。

    &rdquo 晉平公問齊君德行高下晏子對以小善第十六 晏子使于晉,晉平公問曰:&ldquo吾子之君,德行高下如何?&rdquo 晏子對以&ldquo小善&rdquo。

     公曰:&ldquo否,吾非問小善,問子之君德行高下也。

    &rdquo 晏子蹴然曰:&ldquo諸侯之一交一,紹而相見,辭之有所隐也。

    君之命質,臣無所隐,嬰之君無稱焉。

    &rdquo 平公蹴然而辭送,再拜而反曰:&ldquo殆哉吾過!誰曰齊君不肖!直稱之士,正在本朝也。

    &rdquo 晉叔向問齊國若何晏子對以齊德衰民歸田氏第十七 晏子聘于晉,叔向從之宴,相與語。

     叔向曰:&ldquo齊其何如?&rdquo 晏子對曰:&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