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卷 内篇問(上)
關燈
小
中
大
:官未具也。
&rdquo 公曰:&ldquo寡人今欲從夫子而善齊國之政,可乎?&rdquo 對曰:&ldquo嬰聞國有具官,然後其政可善。
&rdquo 公作色不說,曰:&ldquo齊國雖小,則何謂官不具?&rdquo 對曰:&ldquo此非臣之所複也。
昔吾先君桓公身體惰懈,辭令不給,則隰朋昵侍;左右多過,獄谳不中,則弦甯昵侍;田野不修,民氓不安,則甯戚昵侍;軍吏怠,戎士偷,則王子成甫昵侍;居處佚怠,左右懾畏,繁乎樂,省乎治,則東郭牙昵侍;德義不中,信行衰微,則管子昵侍。
先君能以人之長續其短,以人之厚補其薄,是以辭令窮遠而不逆,兵加于有罪而不頓,是以諸侯朝其德,而天子緻其胙。
今君之過失多矣,未有一士以聞也。
故曰:官不具。
&rdquo 公曰:&ldquo善。
&rdquo 景公問欲如桓公用管仲以成霸業晏子對以不能第七 景公問晏子曰:&ldquo昔吾先君桓公,有管仲夷吾保乂齊國,能遂武功而立文德,糾合兄弟,撫存翌州,吳越受令,荊楚惛憂,莫不賓服,勤于周室,天子加德。
先君昭功,管子之力也。
今寡人亦欲存齊國之政于夫子,夫子以佐佑寡人,彰先君之功烈,而繼管子之業。
&rdquo 晏子對曰:&ldquo昔吾先君桓公,能任用賢,國有什伍,治遍細民,貴不淩賤,富不傲貧,功不遺罷,佞不吐愚,舉事不私,聽獄不阿,内妾無羨食,外臣無羨祿,鳏寡無饑色;不以飲食之辟害民之财,不以宮室之侈勞人之力;節取于民,而普施之,府無藏,倉無粟,上無驕行,下無谄德。
是以管子能以齊國免于難,而以吾先君參乎天子。
今君欲彰先君之功烈,而繼管子之業,則無以多辟傷百姓,無以嗜欲玩好怨諸侯,臣孰敢不承善盡力,以順君意?今君疏遠賢人,而任讒谀;使民若不勝,藉斂若不得;厚取于民,而薄其施,多求于諸侯,而輕其禮;府藏朽蠹,而禮悖于諸侯,菽粟藏深,而怨積于百姓;君臣一交一惡,而政刑無常;臣恐國之危失,而公不得享也。
又惡能彰先君之功烈而繼管子之業乎!&rdquo 景公問莒魯孰先亡晏子對以魯後莒先第八 景公問晏子:&ldquo莒與魯孰先亡?&rdquo 對曰:&ldquo以臣觀之也,莒之細人,變而不化,貪而好假,高勇而賤仁,士武以疾,忿急以速竭,是以上不能養其下,下不能事其上,上下不能相收,則政之大體失矣。
故以臣觀之也,莒其先亡。
&rdquo 公曰:&ldquo魯何如?&rdquo 對曰:&ldquo魯之君臣,猶好為義,下之妥妥也,奄然寡聞,是以上能養其下,下能事其上,上下相收,政之大體存矣。
故魯猶可長守,然其亦有一焉。
彼鄒滕雉奔而出其地,猶稱公侯,大之事小,弱之事彊久矣,彼周者,殷之樹國也,魯近齊而親殷,以變小國,而不服于鄰,以遠望魯,滅國之道也。
齊其有魯與莒乎?&rdquo 公曰:&ldquo魯與莒之事,寡人既得而聞之矣,寡人之德亦薄,然後世孰踐有齊國者?&rdquo 對曰:&ldquo田無宇之後為幾。
&rdquo 公曰:&ldquo何故也?&rdquo 對曰:&ldquo公量小,私量大,以施于民,其與士一交一也,用财無筐箧之藏,國人負攜其子而歸之,若水之流下也。
夫先與人利,而後辭其難,不亦寡乎!若苟勿辭也,從而撫之,不亦幾乎!&rdquo 景公問治國何患晏子對以社鼠猛狗第九 景公問于晏子曰:&ldquo治國何患?&rdquo 晏子對曰:&ldquo患夫社鼠。
&rdquo 公曰:&ldquo何謂也?&rdquo 對曰:&ldquo夫社,束木而塗之,鼠因往讬焉,熏之則恐燒其木,灌之則恐敗其塗,此鼠所以不可得殺者,以社故也。
夫國亦有焉,人主左右是也。
内則蔽善惡于君上,外則賣權重于百姓,不誅之則亂,誅之則為人主所案據,腹而有之,此亦國之社鼠也。
人有酤酒者,為器甚潔清,置表甚長,而酒酸不售,問之裡人其故,裡人雲:&lsquo公狗之猛,人挈器而入,且酤公酒,狗迎而噬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rsquo夫國亦有猛狗,用事者是也。
有道術之士,欲幹萬乘之主,而用事者迎而龁之,此亦國之猛狗也。
左右為社鼠,用事者為猛狗,主安得無壅,國安得無患乎?&rdquo 景公問欲令祝史求福晏子對以當辭罪而無求第十 景公問于晏子曰:&ldquo寡人意氣衰,身病甚。
今吾欲具珪璋犧牲,令祝宗薦之乎上帝宗廟,意者
&rdquo 公曰:&ldquo寡人今欲從夫子而善齊國之政,可乎?&rdquo 對曰:&ldquo嬰聞國有具官,然後其政可善。
&rdquo 公作色不說,曰:&ldquo齊國雖小,則何謂官不具?&rdquo 對曰:&ldquo此非臣之所複也。
昔吾先君桓公身體惰懈,辭令不給,則隰朋昵侍;左右多過,獄谳不中,則弦甯昵侍;田野不修,民氓不安,則甯戚昵侍;軍吏怠,戎士偷,則王子成甫昵侍;居處佚怠,左右懾畏,繁乎樂,省乎治,則東郭牙昵侍;德義不中,信行衰微,則
先君能以人之長續其短,以人之厚補其薄,是以辭令窮遠而不逆,兵加于有罪而不頓,是以諸侯朝其德,而天子緻其胙。
今君之過失多矣,未有一士以聞也。
故曰:官不具。
&rdquo 公曰:&ldquo善。
&rdquo 景公問欲如桓公用管仲以成霸業晏子對以不能第七 景公問晏子曰:&ldquo昔吾先君桓公,有管仲夷吾保乂齊國,能遂武功而立文德,糾合兄弟,撫存翌州,吳越受令,荊楚惛憂,莫不賓服,勤于周室,天子加德。
先君昭功,管子之力也。
今寡人亦欲存齊國之政于夫子,夫子以佐佑寡人,彰先君之功烈,而繼管子之業。
&rdquo 晏子對曰:&ldquo昔吾先君桓公,能任用賢,國有什伍,治遍細民,貴不淩賤,富不傲貧,功不遺罷,佞不吐愚,舉事不私,聽獄不阿,内妾無羨食,外臣無羨祿,鳏寡無饑色;不以飲食之辟害民之财,不以宮室之侈勞人之力;節取于民,而普施之,府無藏,倉無粟,上無驕行,下無谄德。
是以管子能以齊國免于難,而以吾先君參乎天子。
今君欲彰先君之功烈,而繼管子之業,則無以多辟傷百姓,無以嗜欲玩好怨諸侯,臣孰敢不承善盡力,以順君意?今君疏遠賢人,而任讒谀;使民若不勝,藉斂若不得;厚取于民,而薄其施,多求于諸侯,而輕其禮;府藏朽蠹,而禮悖于諸侯,菽粟藏深,而怨積于百姓;君臣一交一惡,而政刑無常;臣恐國之危失,而公不得享也。
又惡能彰先君之功烈而繼管子之業乎!&rdquo 景公問莒魯孰先亡晏子對以魯後莒先第八 景公問晏子:&ldquo莒與魯孰先亡?&rdquo 對曰:&ldquo以臣觀之也,莒之細人,變而不化,貪而好假,高勇而賤仁,士武以疾,忿急以速竭,是以上不能養其下,下不能事其上,上下不能相收,則政之大體失矣。
故以臣觀之也,莒其先亡。
&rdquo 公曰:&ldquo魯何如?&rdquo 對曰:&ldquo魯之君臣,猶好為義,下之妥妥也,奄然寡聞,是以上能養其下,下能事其上,上下相收,政之大體存矣。
故魯猶可長守,然其亦有一焉。
彼鄒滕雉奔而出其地,猶稱公侯,大之事小,弱之事彊久矣,彼周者,殷之樹國也,魯近齊而親殷,以變小國,而不服于鄰,以遠望魯,滅國之道也。
齊其有魯與莒乎?&rdquo 公曰:&ldquo魯與莒之事,寡人既得而聞之矣,寡人之德亦薄,然後世孰踐有齊國者?&rdquo 對曰:&ldquo田無宇之後為幾。
&rdquo 公曰:&ldquo何故也?&rdquo 對曰:&ldquo公量小,私量大,以施于民,其與士一交一也,用财無筐箧之藏,國人負攜其子而歸之,若水之流下也。
夫先與人利,而後辭其難,不亦寡乎!若苟勿辭也,從而撫之,不亦幾乎!&rdquo 景公問治國何患晏子對以社鼠猛狗第九 景公問于晏子曰:&ldquo治國何患?&rdquo 晏子對曰:&ldquo患夫社鼠。
&rdquo 公曰:&ldquo何謂也?&rdquo 對曰:&ldquo夫社,束木而塗之,鼠因往讬焉,熏之則恐燒其木,灌之則恐敗其塗,此鼠所以不可得殺者,以社故也。
夫國亦有焉,人主左右是也。
内則蔽善惡于君上,外則賣權重于百姓,不誅之則亂,誅之則為人主所案據,腹而有之,此亦國之社鼠也。
人有酤酒者,為器甚潔清,置表甚長,而酒酸不售,問之裡人其故,裡人雲:&lsquo公狗之猛,人挈器而入,且酤公酒,狗迎而噬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rsquo夫國亦有猛狗,用事者是也。
有道術之士,欲幹萬乘之主,而用事者迎而龁之,此亦國之猛狗也。
左右為社鼠,用事者為猛狗,主安得無壅,國安得無患乎?&rdquo 景公問欲令祝史求福晏子對以當辭罪而無求第十 景公問于晏子曰:&ldquo寡人意氣衰,身病甚。
今吾欲具珪璋犧牲,令祝宗薦之乎上帝宗廟,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