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有菩薩經卷第二
關燈
小
中
大
彼無有所取
諸法無所有 即是諸法體
彼無所觸已 名為财富者
若思能清涼 善修于平等
無有諸怯弱 斷疑遍普照
清淨住戒中 彼無有熱惱
若無有所證 彼戒無所轉
解脫如虛空 更無有所見
如虛空清淨 故彼無惡作
無所見諸法 而求無上道
為諸衆生故 所起煩惱處
不見彼彼身 不見彼身時
煩惱無縛處 解脫皆如夢
更無所複見 彼無亦不見
是故名如夢 如是諸言說
有無等差别 聲覺觀分别
如空不可取 持戒與破戒
善趣及惡趣 癡虛妄分别
是處無真實 猶如鏡中像
分别故見彼 于彼無所有
色體實如是 如是内計我
士夫不可得 内既無所有
外亦不可得 此是如如教
是故言為空 若能知空者
彼當證寂滅 色從因緣生
彼色無實體 若緣彼無有
彼無無有因 無因故不生
本性空寂靜 無取亦無舍
無棄亦無似 若證是無二
一切根能忍 若得如是忍
彼當速成佛 我如是知已
得見然燈佛 于後授我記
汝往當成佛 若有善男子
及以善女人 彼覺如是等
則亦當不難 若有善女人
欲轉于女身 應如是知身
即得具足願 好色甚端正
見者生歡喜 丈夫富伽羅
覺知如是教 正行正念者
聞持已能思 名智慧丈夫
為衆決疑網 若有多衆生
疑惑無定意 欲求于智慧
彼能為斷疑 若住不正道
令彼住正路 幽冥諸衆生
能為彼照明 所有受生處
一切處得明 為衆生愛樂
覺知此教故 壽命得長遠
諸根悉具足 常生勝族姓
眷屬皆随順 随何等生處
為一切利益 并餘衆生等
悉令住菩提 若聞是等法
能速自證見 諸衆生應當
常恭敬奉事 應當作福田
堪受一切施 常為善丈夫
為世間支提 住于諸佛前
于一切勝施 無上世尊邊
彼等堪施主 降伏諸世間
當為作福田 若聞如是法
能勤修速證 一切諸佛教
此修多羅說 如是覺菩提
如如無分别 為此益法教
當行菩提行 阿僧祇劫數
聞是教法故 若于人天中
欲受諸果報 而能聞是法
應勤修速證 彼無能降伏
調禦諸衆生 能于諸餘衆
彼恒有威德 彼智善得利
善得于壽命 得值佛出世
能聞此教故 所有諸佛法
彼知不思議 彼為作聲聞
複得僧功德 舍于一切法
複舍内自身 應聽修多羅
聞已應覺知 此法無不說
是處無所說 如是等諸法
此中如是說 不取亦不舍
亦無有得失 無處可持來
是法無住處 所有過去佛
彼如是說法 若有當來佛
彼當如是說 于十方世界
現在兩足尊 彼所說法教
亦如是無二 若有衆生欲
能說是法者 當如我所說
如是當覺知 若不覺此法
而當得涅槃 終不能觸證
及當住菩提 此彼皆具足
此是諸佛見 所有如是法
及如是見處 衆生界求時
難得于出現 若覺此諸法
真實體空寂 諸法無有實
諸法亦無有 若無有法想
一切有寂靜 此彼如實知
諸法無得處 無所有所問
無所有所說 時彼摩诃薩
名曰無所有 以念于如來
複問人中上 所說如是法
不可見而說 誰能覺如是
不可覺知者 是等多億天
及諸四部衆 合十指爪掌
寂意而聽聞 彼聞已欣慶
而無有所得 無智及得處
多衆住是意 若有未知者
彼等起欲樂 發勤精進意
當得聞已知 如是聞真義
真智無分别 如己無不如
真複如是說 聞諸佛妙法
所見大神通 皆發歡喜意
當得上菩提 多有俱緻天
及百那由他 已覺自證知
如我之所說 今我此衆生
所有聞法者 倍有百千數
已觸證真法 皆已共和合
昔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