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劫經卷第五

關燈
樹。

    欲使一切有反複心。

    是曰一心。

    以見勸助便轉法輪。

    八音暢達周遍十方。

    是曰智慧。

    是為六。

    何謂勤用意禅度無極有六事。

    曉見佛得道念勤勞者。

    是曰布施。

    往到教化度于五人。

    睹現變化聞其所說尋辄啟受。

    是曰持戒。

    棄離自大順從法律以化不逮。

    是曰忍辱。

    而以甘露不死之藥而開化之。

    是曰精進。

    五人應時除異想念。

    是曰一心。

    以道甘露灌飲貧道。

    消淫怒癡度五億天人。

    是曰智慧。

    是為六。

     十種力品第十五 佛告喜王菩薩。

    何謂有處無處深淺遠近度無極有六事。

    從其處所逮得審谛了其本末。

    是曰布施。

    所可識知解三界空等無有異。

    是曰持戒。

    諸所曉了悉以分别。

    而得普入仁和之地。

    是曰忍辱。

    其弘誓行至德之業強而有勢。

    是曰精進。

    毀壞衆穢十二緣起令無有異。

    是曰一心。

    所可遵奉而以知時不失聖教。

    是曰智慧。

    是為六。

    何謂知去來今度無極有六事。

    若能除盡所作衆業眼耳鼻口身心所犯。

    是曰布施。

    若能消滅諸緣報應生死禍福。

    是曰持戒。

    斯棄所因五陰六衰因緣之對無有事業。

    是曰忍辱。

    若離罪福自然消除三界生死。

    是曰精進。

    惔怕霍然斷色痛想行識了無所有。

    是曰一心。

    所遵奉行使無所生。

    其志坦然以道為元。

    是曰智慧。

    是為六。

    何謂知世若幹種類度無極有六事。

    假使衆生斷若幹種衆雜之行不以恣意。

    是曰布施。

    斷若幹種陰蓋諸入。

    奉行遵修六度無極。

    是曰持戒。

    雖在諸種不計有人了諸虛無。

    是曰忍辱。

    遊在諸品應病與藥。

    令三界衆生三毒消除。

    是曰精進。

    處于四大除貪不計。

    導禦衆迷消諸所有。

    是曰一心。

    在于諸種思惟識念解一切空。

    是曰智慧。

    是為六。

    何謂知世諸根增減言各不同度無極有六事。

    解知四大合成散壞不自計身。

    是曰布施。

    覺空其眼耳鼻口身心所行而無所犯。

    是曰持戒。

    解心自然一切本無無所不通。

    是曰忍辱。

    若能解了男女壽命苦樂善惡。

    觀此六根了無有本。

    是曰精進。

    其能分别信戒定慧。

    此五根者習道之元。

    是曰一心。

    若能通暢在所分别。

    是他人根諸殊異念。

    一切解了衆生此根。

    是曰智慧。

    是為六。

    何謂解世好不好若幹行度無極有六事。

    随所好喜尋為開化應病與藥。

    是曰布施。

    所集勸誨慈心一切無所傷害。

    是曰持戒。

    從其所樂随時消除一切衆罪所犯諸惡。

    是曰忍辱。

    決其疑網盡衆懈廢。

    是曰精進。

    消諸所生及無所生都使永盡。

    是曰一心。

    順其所好而令寂然。

    以權方便而消化之。

    是曰智慧。

    是為六。

    何謂智普入諸行欲縛解縛衆欲方便度無極有六事。

    若能解了衆苦根原。

    而燒盡之熾然道教。

    是曰布施。

    知諸惱原速棄衆患淫怒癡垢。

    是曰持戒。

    體解道宜施以安隐消除衆患。

    是曰忍辱。

    孚疾暢達至無上道長樂法樂。

    是曰精進。

    分别諸行罪福所歸五趣本末。

    是曰一心。

    以知行趣有無之處生死泥洹。

    是曰智慧。

    是為六。

    何謂根力覺意一切脫門定意正受度無極有六事。

    若以此法惠斯安隐。

    不造衆惡以恩加人。

    是曰布施。

    若平等施貧貴無二而無偏黨。

    是曰持戒。

    愍傷他人以法勸助入于道宜。

    是曰忍辱。

    自愍傷己神寄其中。

    本非我身不計有身。

    是曰精進。

    解一切空消除名稱愛不自大。

    是曰一心。

    以解無常苦空非身無吾我人以此化衆。

    是曰智慧。

    是為六。

    何謂識念過世度無極有六事。

    若識往古宿世所更無數劫事以用誨人。

    是曰布施。

    知在天上人間地獄餓鬼畜生五趣所曆。

    是曰持戒。

    分别罪福善惡所趣悉伏其心。

    是曰忍辱。

    曉了塵勞愛欲衆穢而無所著。

    是曰精進。

    其心體解一切皆空寂無有想。

    是曰一心。

    消滅一切諸所有業。

    睹見一切衆生根原。

    是曰智慧。

    是為六。

    何謂天眼度無極有六事。

    天眼所睹見于禍福善惡所趣。

    是曰布施。

    所應奉行不犯殃釁常志道行。

    是曰持戒。

    所睹廣遠無有邊際見衆生根。

    是曰忍辱。

    若見一切不以德厭開化盲冥。

    是曰精進。

    察衆闇蔽有路無路是非所趣。

    是曰一心。

    顯示光曜令得自歸緣是得度。

    是曰智慧。

    是為六。

    何謂諸漏盡度無極有六事。

    睹諸穿漏瑕疵無益棄之習道。

    是曰布施。

    不樂諸漏淫怒癡念志存道法。

    是曰持戒。

    不習諸垢常修清淨。

    是曰忍辱。

    開化衆心曉了諸想。

    陰蓋諸入不為放逸。

    是曰精進。

    體解諸漏習從道教多所通達。

    是曰一心。

    入于生死勤在諸漏。

    開化衆生令發道意。

    是曰智慧。

    是為六。

     四無所畏品第十六 佛告喜王菩薩。

    何謂以成正覺解了斯法第一無畏度無極有六事。

    逮得佛道清淨盡患生老病死。

    是曰布施。

    心存無為志弘誓願無上正真。

    是曰持戒。

    以真谛觀一切皆空無有邪見。

    是曰忍辱。

    一切悉解三界所生。

    悉以無根靡不通達。

    是曰精進。

    為一切智暢化三界諸天人民及三惡路。

    是曰一心。

    遊八部衆宣布道化。

    各令得所而無所畏所願以成。

    是曰智慧。

    是為六第一無畏。

    何謂平等了諸漏盡度無極有六事。

    佛者無漏諸漏已盡一切無難。

    是曰布施。

    無有處所止處已斷。

    無有欲界色界無色界。

    是曰持戒。

    所生無生俱無所起。

    是曰忍辱。

    所經名稱玄虛無際不可得元。

    是曰精進。

    志懷誓願以越度世諸有八法。

    是曰一心。

    存于解脫辄獲無失逮無上真。

    是曰智慧。

    是為六第二無畏。

    何謂佛所說法真要無比鹹受奉行第三無畏度無極有六事。

    所可遵修了一切空。

    知起則滅合會别散。

    是曰布施。

    以盡三毒諸行放逸而不馳騁。

    是曰持戒。

    所雲滅者盡所生處永無所生。

    是曰忍辱。

    以消衆失眼耳鼻口身心所犯無能得便。

    是曰精進。

    以建立道欲度衆生。

    除衆俗業無益之元。

    是曰一心。

    若至脫門生死已盡慧不可盡。

    是曰智慧。

    是為六第三無畏。

    何謂内應等法無能廢意。

    第四無畏度無極有六事。

    其内正法得三昧定無能起心。

    令不安者自然垢盡。

    是曰布施。

    其無所生亦莫能盡持智慧法。

    是曰持戒。

    消于無常一切法空解道為常。

    是曰忍辱。

    所謂内事無能蔽者。

    以盡有罪之元。

    是曰精進無能挂礙盡不成就皆使成辦。

    是曰一心。

    所以聖明一切自然無能蔽礙。

    佛道至深能一切決軟劣中容。

    決了明達衆生根元。

    是曰智慧。

    是為六第四無畏。

    何謂大哀度無極有六事。

    以懷大悲愍傷一切衆生之類心不有恨。

    是曰布施。

    其心平等欲度衆生生老病死未曾偏黨。

    是曰持戒。

    若于衆生常行守法。

    以仁報之可悅得安。

    是曰忍辱。

    往來周旋每濟衆生勤苦之患。

    是曰精進。

    随其所好上中下行而開化之。

    是曰一心。

    遊于三界終始無量度生死厄。

    是曰智慧。

    是為六。

    何謂眼清淨度無極有六事。

    若能清澄地種水種。

    心如地種而不可動。

    洗除心垢猶如水也。

    是曰布施。

    其能建立火種風種燒盡衆惡。

    是曰持戒。

    設燒生死令無所餘。

    瑕穢悉消不抱嗔恨。

    是曰忍辱。

    目之所睹無所不見光明遠照。

    是曰精進。

    所行殷勤見一切無心念是非。

    是曰一心。

    所觀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