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劫經卷第五

關燈
得邊際無不可盡。

    是曰忍辱。

    其眼寂靜而無所著。

    一切衆色悉空本無。

    是曰精進。

    所睹悅豫見者歡喜以法為樂。

    是曰一心。

    諸來見者心身歸伏。

    普共踴躍能至究竟。

    是曰智慧。

    是為六。

    何謂耳報度無極有六事。

    耳有所聽無所違失常存在法不為俗想。

    是曰布施。

    其耳清淨無有穢濁。

    解一切音本悉寂然。

    是曰持戒。

    若有所聽其音清徹而無邪想。

    是曰忍辱。

    耳有所存睹其微細不可限量。

    是曰精進。

    察其懸遠耳悉逮聞。

    知之皆空無益于人。

    是曰一心。

    聞無所有聽無堅固猶如呼響。

    是曰智慧。

    是為六。

    何謂鼻報度無極有六事。

    若鼻清徹了一切空不有所嗅。

    是曰布施。

    而其鼻根息無所念。

    惟志道心無所損失。

    是曰持戒。

    寂然惔怕而知止足。

    是曰忍辱。

    所嗅順宜無所犯負不在情欲。

    是曰精進。

    鼻無所受不貪衆香而無放逸。

    是曰一心。

    鼻有所嗅知其瑕穢無益一切損耗學心。

    是曰智慧。

    是為六。

    何謂舌報度無極有六事。

    舌雖得味不以貪樂。

    離于喜悅甘于戒宜。

    是曰布施。

    語言了了惟宣法教。

    是曰持戒。

    若無數衆正及其所言辭宣示同學。

    是曰忍辱。

    設使識念無限之慧為人解說。

    是曰精進。

    滅其醎酢舌之所習五味所利。

    是曰一心。

    舌有所說常傳道教廣有所耀。

    是曰智慧。

    是為六。

    何謂身報度無極有六事。

    身有所豐财業經典以惠世間。

    是曰布施。

    無數衆人鹹瞻仰之。

    以奉受言。

    是曰持戒。

    其身所以作人尊貴。

    用供順佛而有威德。

    是曰忍辱。

    體強有勢靡不依之。

    一切衆生悉共蒙荷。

    是曰精進。

    形柔軟好常以和悅顔貌光澤。

    是曰一心。

    清白潔白多所堪任開化衆生。

    是曰智慧。

    是為六。

    何謂心報度無極有六事。

    其心平等普順遍入一切衆生。

    是曰布施。

    若意所念多所悅豫莫不法行。

    是曰持戒。

    所可度脫樂現在義不為非義。

    是曰忍辱。

    其意覺疾佥然通達心無所礙。

    是曰精進。

    所遵奉行常遵道法順從和雅。

    是曰一心。

    其稱音響遍入諸法。

    一切衆行校之定法。

    是曰智慧。

    是為六。

    何謂愍他人勸助度無極有六事。

    訓化他人有所施與。

    猶如過去有人其人名曰号是生子。

    救護天下閻浮利地。

    一切衆生皆勸化之。

    入佛大道而開導之。

    是曰布施。

    以戒勤修鹹安他人。

    以斯功勳緻其報應。

    猶如飛鳥衆輩集會吐水滅熾火。

    是曰持戒。

    以和哀人用加生死立如梵天。

    愍念黎庶忍于衆勞。

    是曰忍辱。

    精勤教人若如病者遭值兩命其壽未盡懷愍傷心。

    有醫親近念之靡已。

    即越二萬八千裡往詣其所。

    緻于醫藥療治其病。

    菩薩療治一切如是。

    是曰精進。

    若以禅思而愍他人。

    猶如加賓黃色仙人興立城郭。

    哀衆生故。

    是曰一心。

    若以智慧普安天下。

    使諸念典壽在天上。

    若在十方受其天身。

    皆消怨賊随河流逝乃至龍所。

    是曰智惠。

    是為六。

    何謂愍己度無極有六事。

    為己所興有益之業。

    并安衆人能使成辦。

    是曰布施。

    身自随應積衆德本不為禍害。

    是曰持戒。

    其體嚴莊若上妙華其色猶然。

    是曰忍辱。

    其為己身夙興夜寐。

    不以懈廢救衆危厄。

    是曰精進。

    身常精進念己之故。

    願生天上十方佛前。

    是曰一心。

    七反劫燒成已複敗終已複始。

    往反此世不以迷惑如加賓王。

    是曰智慧。

    是為六。

    何謂法度無極有六事。

    以若幹色莊嚴璎珞。

    本施所緻得是功德報。

    是曰布施。

    法不住颠倒無所猗著唯志經典。

    是曰持戒。

    設能消除淫怒癡垢衆生之想。

    是曰忍辱。

    以佛經道行度無極。

    無有二行因其方便。

    是曰精進。

    得平等心永除所著心無所求。

    是曰一心。

    光曜振明照于十方。

    一切諸法為暢分别。

    上中下法真不有二。

    是曰智慧。

    是為六。

    何謂宜度無極有六事。

    所施之報果緻大富因興經道。

    是曰布施。

    其所奉禁果緻生天。

    常思法行不慕天安。

    是曰持戒。

    其忍辱果無恐章句斯則其誼。

    常專精思欲度一切。

    是曰精進。

    所可禅思勸助所生。

    斯則其誼。

    名曰一心。

    若合集智增益聖慧。

    常不損耗斯則其誼。

    是曰智慧。

    是為六。

    何謂[邱-丘+半]畔解度無極有六事。

    所行精勤不壞其身。

    是曰布施。

    以斷衆想悕望之業解脫而喜。

    是曰持戒。

    逮得法忍而無廢失。

    是曰忍辱。

    所行吉祥一切普備。

    是曰精進。

    所可禅思緻滅度果。

    是曰一心。

    所修聖明勤獲咨受逮得金剛三昧。

    是曰智慧。

    是為六。

    何謂樂勸助度無極有六事。

    假使布施不志睡眠不起我想。

    如大名稱有九十六諸大叢林。

    在于一切諸大藏處。

    王以惠與開化衆人受分衛福。

    猶如無罪國王之子。

    離于所居終不妄語。

    如身本時救衆危厄不作惡罪。

    是曰布施。

    以供養父母師友。

    尊敬其身究竟不懈。

    及其經典及知至佛無諸疑網。

    是曰持戒。

    若以柔和護于他人。

    如自棄身不利血脈龍王所護。

    猶曾法師精進殷勤三萬二千歲。

    習所作行不以愁戚。

    初未懈厭以化一切。

    是曰精進。

    所以禅思愍傷衆生棄捐衆惡。

    在閻浮利天下哀念衆生人民受五細滑。

    慈念可意故引古喻以明解之。

    是曰一心。

    其至聖明如大六通。

    是曰智慧。

    是為六。

    何謂空度無極有六事。

    若能逮得空行三昧不起想願。

    是曰布施。

    其意曠然猶如虛空不可限量。

    是曰持戒。

    以能獲緻不退轉地。

    得受佛決見十方佛。

    是曰忍辱。

    夙夜勤修而不懈廢力勢日進是曰精進。

    其心常專定意不亂正一不忘。

    是曰一心。

    堅固無難一切所作永無衆患。

    是曰智慧。

    是為六。

    何謂無想度無極有六事。

    若常以時救濟危厄諸窮乏者一切無想。

    是曰布施。

    謹慎諸行護身口意三無所犯。

    是曰持戒。

    常修謙恪不懷輕慢。

    是曰忍辱。

    所作功德不以懈廢。

    而用勸助諸不逮者。

    是曰精進。

    出家志法諸學追慕。

    道意日進未曾斷絕。

    是曰一心。

    己無三毒複斷他人淫怒癡垢使歸命三尊。

    是曰智慧。

    是為六。

    何謂無願度無極有六事。

    若能疾逮無所願本。

    惟垂愍念三界之患。

    是曰布施。

    其離于觀無所輕慢。

    得無所得乃應道化。

    是曰持戒。

    在于三界而無所著。

    誘化衆生生老病死。

    是曰忍辱。

    其内有行常護身口心無所犯負無所違失。

    是曰精進。

    所修方便去衆瑕穢無益之行至于解脫。

    是曰一心。

    若被德铠所志弘廣。

    濟于一切周旋之難。

    是曰智慧。

    是為六。

    何謂行别異度無極有六事。

    坐佛道場日日常服一麻一米。

    尋求窮乏以欲惠濟不以為勞。

    是曰布施。

    若在其身精進靜定不為放逸。

    是曰持戒。

    逮得見佛以學諸法衆行備悉。

    是曰忍辱。

    所可懷來暢達諸法。

    一切本無解無分别。

    是曰精進。

    與解脫俱并濟一切生死衆厄使存道意。

    是曰一心。

    其心靜然入于憺怕。

    心無所生了其自然。

    是曰智慧。

    是為六。

    何謂解他度無極有六事。

    昔有賈客離于彼利。

    割身所食心清行淨上佛供養。

    是曰布施。

    文鄰龍王出現繞身。

    心無所犯住立而侍。

    是曰持戒。

    釋梵來下見佛寂然不演道法勸助說法。

    是曰忍辱。

    時以佛眼普觀十方。

    進退随時導利群黎。

    是曰精進。

    一心七日觀樹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