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道地經卷第六

關燈
于冢間。

    夫尋逐後。

    見婦脫衣及諸寶飾卻著一面。

    面色變惡口出長牙。

    頭上焰燒眼赤如火。

    甚為可畏。

    前近死人。

    手掴其肉口齧食之。

    夫見如是。

    爾乃知之非人是鬼。

    便還其家卧于床上。

    婦便尋還來趣夫床。

    複卧如故。

    其夫見婦莊嚴璎珞面色端正爾乃親近。

    假使念之在于冢間啖死人肉心即穢厭。

    又懷恐怖得往還道。

    若見外形端正殊好淫意為動。

    設說惡露瑕穢不淨淫意為滅。

    于是頌曰。

     變化人身如脫铠  作淫鬼形詣冢間 便啖死屍如食飯  夫爾乃知是羅刹 得往還道者心自念言。

    吾于欲界三結已薄其餘鮮耳。

    逮望聖谛見愛欲之瑕。

    多苦少安不宜習欲。

    如凡衆庶志在情欲。

    若如蒼蠅著于死屍。

    吾何方便除淫怒癡令滅無餘。

    得盡漏禅然後安隐如淨居天。

    于是頌曰。

     已得于往還  修行一反生 則見欲不可  習之未永斷 淫欲火雖熾  不能危其心 以作惡露觀  增欲如羅刹 譬如有人在于盛暑。

    不能堪熱求扇自扇慕水洗浴。

    往來如是。

    見淫怒癡以為甚熱。

    念求不還道。

    于是頌曰。

     成二吉祥道  行未永除欲 以得無漏禅  行即梵天同 其身諸有熱  水冷以除之 往求不還道  獲此則清涼 爾時修行作惡露觀。

    永脫色欲及諸怒癡。

    谛見五陰所從起滅。

    滅盡為定知見如是。

    便斷五結而無陰蓋。

    得不還道。

    不退還世以脫愛欲。

    無有諸礙淫鬼之患。

    于是頌曰。

     以脫愛欲疾病困  常惡露觀除諸患 永離恐畏遠苦安  成不還道等第三 即獲清涼無有衆熱。

    若睹色欲常見不淨則知瑕穢。

    譬如遠方有估客來若當疲極。

    二十九日冥無月光夜半來到。

    城門複閉繞至南牆。

    下有汪水天雨之潦也。

    解裝住邊。

    死屍人形雞狗象畜蛇蟲之屬。

    悉在水中或沈或浮。

    百千萬蟲跳[跳-兆+梁]身中。

    發毛浮出。

    城内掃除及漏穢水悉歸此汪。

    于是頌曰。

     譬如城傍有大水  不可目察況飲者 遠方人來值門閉  衆共止住此池邊 時衆人中或有遠客。

    初未曾至于此國土。

    不識是非。

    疲極既渴脫衣入洗。

    恣意飲水飽滿卧出。

    于是頌曰。

     其人初來詣此國  入于水浴除諸熱 祭祠水神飲解渴  甚大疲極因卧寐 明日早起天向欲曉。

    疲解覺已見于水中惡露不淨。

    或有舍走閉目不視。

    或自覆鼻又欲強吐。

    爾乃知水垢穢不淨。

    于是頌曰。

     已得第三道  見欲樂不安 入禅定無患  睹欲如瑕水 爾時修行樂于禅定省于愛欲。

    如彼估客惡不淨水。

    譬如嬰兒自取屎弄。

    年小長大舍前所戲。

    更樂餘事。

    年适向老悉舍諸樂。

    以法自樂。

    修行已得不還之道亦複如是。

    見諸生死五道所樂。

    猶小兒戲也。

    轉更精進欲脫終始。

    不樂求生。

    于是頌曰。

     譬如有小兒  在地弄不淨 年遂向長大  舍戲轉樂餘 修行亦如是  求獲度三界 爾時遂精進  具足成四道 譬如遠國有衆估人。

    從東方來止城外園。

    時彼城中有一谄人多端無信。

    詐作飲食華香異服。

    往詣導師前問起居。

    多賀遠至道路無他。

    饑渴日久始乃奉面。

    今與小食垂哀見受。

    導師即納。

    又有更啟。

    甯可入城。

    吾有大舍中有好殿具足細滑。

    舍有井泉溷廁别異。

    諸樹行列器物備有。

    願屈威光抂德入城。

    說此欺竟即舍之去。

    于是頌曰。

     有人懷谄欺  見遠衆估客 奉迎供導師  飲食後說曰 吾身有一殿  高大樂巍巍 其人無誠信  詐語便舍去 爾時城中有大長者。

    悉聞彼人詐欺導師。

    即自出迎謂導師言。

    莫信彼人居止其堂。

    穢濁澇水在其堂後。

    屎尿惡露普流趣前。

    以是之故不可止頓。

    導師聞之答長者曰。

    堂雖有臭可設方便。

    燒香散華以除其穢。

    于是頌曰。

     長者懷親念  故往詣導師 語之斯堂邊  有臭穢不淨 導師聞此言  則反答之曰 雖臭施方便  燒香散衆花 爾時長者謂導師曰。

    當複有難。

    諸弊惡蟲皆在其中。

    以肉血脈而為飲食。

    假使饑者穿卿囊裡齧壞裝物。

    導師答曰。

    吾當給之。

    随其所食令不穿物。

    于是頌曰。

     多有弊蟲處在堂  須肉血脈而為食  我能供給随所乏  導師以此答長者 長者報導師。

    其堂四角有四毒蚖。

    兇害喜诤不可近附。

    以何方便而安此蚖。

    導師答曰。

    吾能曉之。

    施藥神咒令無所犯。

    于是頌曰。

     有四毒蚖在其堂  弊惡懷害欲相危 以若幹藥及神咒  能除毒蚖所懷結 于是長者複謂導師。

    又有大難。

    牆之故基如是當崩。

    壁垣傾危不可依怙。

    導師答曰。

    設有此難吾不能處。

    亦無方便令不崩危。

    所以者何。

    傥其危敗者失命之難。

    于是頌曰。

     設堂久故欲崩壞  假使傾覆不可護 導師則報長者曰  有是恐懼吾不處 彼時導師具聞說堂諸難之瑕。

    又自目睹。

    心即遠離不肯居之也。

    不還如是。

    聞世尊教審知聖谛。

    不樂生死終始之患。

    于是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