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道地經卷第六
關燈
小
中
大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觀品第二十四
眉間白毛相 其明逾日光
猶鹄飛空中 遠近無不見
其身如師子 超越天帝象
肩胸而廣姝 願稽首佛尊
臂肘平正而滿足 世尊之臍如水洄
髀膝[蹲-酋+(十/田/ㄙ)]腸若金柱 當歸命佛而稽首
其目長好如蓮華 體著毛發猶孔雀
心常住止在寂然 我願歸命超衆仙
其修行者。
何謂為觀。
若至閑居獨處樹下。
察五陰本見如審谛。
苦空無常非身之定色痛想行識。
身則本無。
五十五事無可貪者亦無處所。
于是頌曰。
以行忍辱得法觀 察五陰本所從興 睹見過去來現在 分别喻說五十五 何謂五十五事。
是身如聚沫不可手捉。
是身如海不厭五欲。
是身如江歸于淵海趣老病死。
是身如糞明智所捐。
是身如沙城疾就磨滅。
是身如邊土多睹怨賊。
是身如鬼國無有将護。
是身如骨背肉塗血澆。
是身如髓筋纏而立。
是身如窮士淫怒癡處。
是身如曠野愚者為惑。
是身如險道常失善法。
是身如[土*尃]蒙百八愛所立。
是身如裂器常而穿漏。
是身如畫瓶中滿不淨。
是身如溷九孔常流。
是身如水渎悉為瑕穢。
是身如幻以惑愚人不識正谛。
是身如蒜燒毒身心。
是身如朽屋敗壞飲食。
是身如大舍中多蟲種。
是身如孔淨穢出入。
是身如萎華疾至老耄。
是身如露不得久立。
是身如瘡不淨流出。
是身如盲不見色本。
是身如宅四百四病之所居止。
是身如注漏諸瑕穢衆垢所趣。
是身如箧毒蛇所處。
是身如空拳以欺小兒。
是身如冢人見恐畏。
是身如蛇嗔火常燃。
是身如癫國十八結所由。
是身如故殿死魅所牽。
是身如銅錢外現金塗皮革所裹。
是身如空聚六情所居。
是身如餓鬼常求飲食。
是身如野象懷老病死。
是身如死狗常覆蓋之。
是身如敵心常懷怨。
是身如芭蕉樹而不堅固。
是身如破船六十二見為之所惑。
是身如淫蕩舍不擇善惡。
是身如朽閣傾壞善想。
是身如喉痹穢濁在内。
是身無益中外有患。
是身如冢而無有主為淫怒癡所害。
是身無救常遭危敗。
是身無護衆病所趣。
是身無歸死命所逼。
是身如琴因弦有聲。
是身如鼓皮木裹覆計之本空。
是身如壞無有堅固。
是身如灰城風雨所壞歸老病死。
以是五十五事觀身瑕穢。
是身欺詐懷無反覆。
不信親厚哀之反舍無有親疏。
譬如夢幻影向野馬忽然化現。
若如怨家。
常恭敬之奉事供給而求可意。
沐浴栉梳飲食衣被。
安床卧具随所便宜。
牽人向窮老病死患。
于是頌曰。
常飲食此身 五欲令自恣 求安如親友 谛省是怨仇 無救無所護 常懷無反複 牽人至患害 入生老病死 人死已後。
皆當爛壤犬獸所食。
或有見燒枯骨散地。
因無數法當觀斯身。
譬如癰瘡。
若如箭镞在體不拔。
猶若死罪都市之處。
察體衆惱生在終沒有所貪著名曰為色。
觀身為軟所遭安危名曰痛癢。
有所了知名曰為想。
心念為行。
分别諸趣名曰為識。
于是頌曰。
計之眼色主所觀 是身獲緻因本緣 柔軟之等以成行 以無色心察衆德 譬如江河邊有潢池。
衆象入中澡浴飲水。
食啖池中青蓮芙蓉莖華。
則複退還。
其時迹現在于泥沙大小廣長。
有射獵人牧牛羊者擔薪負草。
道路行者見其足迹言。
大群象經過此地。
雖不見象但睹其迹。
則知群象經曆是間。
無想之陰痛癢行識所更為軟。
想行識然。
于是頌曰。
如江河邊地 沙中有行足 以見象遊迹 如有群象過 如是計細滑 至于法識念 多所而照現 起滅之因緣 如是無色衆想之念。
皆依倚色然後有色法。
譬如兩束葦相倚立。
于是頌曰。
無色多所倚 有色依無色 如枝著連樹 名色亦如是 其無色法依有色分别。
有色則亦無倚無色之著。
如先有鼓然後出聲。
聲之與鼓各異不同。
鼓不在聲聲不在鼓。
名色如是各異不合。
轉相依倚乃有所成。
其無色陰不得自在非己力興。
譬如二人一人往盲一人生跛欲詣他國。
盲者目冥永無所見不知所趣。
跛無兩足不能遊行。
盲者謂跛。
吾目無見有足能行。
而目甚冥不識東西。
卿又跛掘不能行來。
既有眼明見其進退行步所趣。
今我二人轉共相依欲詣他國。
跛騎盲肩則而發去。
非跛威力非盲之德。
色法如是。
非獨能立。
無色亦然展轉相依。
于是頌曰。
思惟諸法非獨成 其有色法無色然 在于世間轉相依 譬如盲跛相騎行 其名色者轉相依倚。
譬如鼓音如弓弦箭。
而相恃怙不合不别。
萬物如是。
從因緣成無有力勢不得自在。
悉從緣起見。
事乃興。
修行若斯。
而察法本如有起滅。
本無所有忽自然現則複滅沒。
無生則生無起則起。
皆歸無常。
于是頌曰。
五陰常屬空 依倚行羸弱 因緣而合成 展轉相恃怙 起滅無有常 興衰如浮雲 身心想念法 如是悉則壞 其修行者。
常以四事觀其無常。
一曰所生一切萬物皆歸無常。
二曰。
其所興
何謂為觀。
若至閑居獨處樹下。
察五陰本見如審谛。
苦空無常非身之定色痛想行識。
身則本無。
五十五事無可貪者亦無處所。
于是頌曰。
以行忍辱得法觀 察五陰本所從興 睹見過去來現在 分别喻說五十五 何謂五十五事。
是身如聚沫不可手捉。
是身如海不厭五欲。
是身如江歸于淵海趣老病死。
是身如糞明智所捐。
是身如沙城疾就磨滅。
是身如邊土多睹怨賊。
是身如鬼國無有将護。
是身如骨背肉塗血澆。
是身如髓筋纏而立。
是身如窮士淫怒癡處。
是身如曠野愚者為惑。
是身如險道常失善法。
是身如[土*尃]蒙百八愛所立。
是身如裂器常而穿漏。
是身如畫瓶中滿不淨。
是身如溷九孔常流。
是身如水渎悉為瑕穢。
是身如幻以惑愚人不識正谛。
是身如蒜燒毒身心。
是身如朽屋敗壞飲食。
是身如大舍中多蟲種。
是身如孔淨穢出入。
是身如萎華疾至老耄。
是身如露不得久立。
是身如瘡不淨流出。
是身如盲不見色本。
是身如宅四百四病之所居止。
是身如注漏諸瑕穢衆垢所趣。
是身如箧毒蛇所處。
是身如空拳以欺小兒。
是身如冢人見恐畏。
是身如蛇嗔火常燃。
是身如癫國十八結所由。
是身如故殿死魅所牽。
是身如銅錢外現金塗皮革所裹。
是身如空聚六情所居。
是身如餓鬼常求飲食。
是身如野象懷老病死。
是身如死狗常覆蓋之。
是身如敵心常懷怨。
是身如芭蕉樹而不堅固。
是身如破船六十二見為之所惑。
是身如淫蕩舍不擇善惡。
是身如朽閣傾壞善想。
是身如喉痹穢濁在内。
是身無益中外有患。
是身如冢而無有主為淫怒癡所害。
是身無救常遭危敗。
是身無護衆病所趣。
是身無歸死命所逼。
是身如琴因弦有聲。
是身如鼓皮木裹覆計之本空。
是身如壞無有堅固。
是身如灰城風雨所壞歸老病死。
以是五十五事觀身瑕穢。
是身欺詐懷無反覆。
不信親厚哀之反舍無有親疏。
譬如夢幻影向野馬忽然化現。
若如怨家。
常恭敬之奉事供給而求可意。
沐浴栉梳飲食衣被。
安床卧具随所便宜。
牽人向窮老病死患。
于是頌曰。
常飲食此身 五欲令自恣 求安如親友 谛省是怨仇 無救無所護 常懷無反複 牽人至患害 入生老病死 人死已後。
皆當爛壤犬獸所食。
或有見燒枯骨散地。
因無數法當觀斯身。
譬如癰瘡。
若如箭镞在體不拔。
猶若死罪都市之處。
察體衆惱生在終沒有所貪著名曰為色。
觀身為軟所遭安危名曰痛癢。
有所了知名曰為想。
心念為行。
分别諸趣名曰為識。
于是頌曰。
計之眼色主所觀 是身獲緻因本緣 柔軟之等以成行 以無色心察衆德 譬如江河邊有潢池。
衆象入中澡浴飲水。
食啖池中青蓮芙蓉莖華。
則複退還。
其時迹現在于泥沙大小廣長。
有射獵人牧牛羊者擔薪負草。
道路行者見其足迹言。
大群象經過此地。
雖不見象但睹其迹。
則知群象經曆是間。
無想之陰痛癢行識所更為軟。
想行識然。
于是頌曰。
如江河邊地 沙中有行足 以見象遊迹 如有群象過 如是計細滑 至于法識念 多所而照現 起滅之因緣 如是無色衆想之念。
皆依倚色然後有色法。
譬如兩束葦相倚立。
于是頌曰。
無色多所倚 有色依無色 如枝著連樹 名色亦如是 其無色法依有色分别。
有色則亦無倚無色之著。
如先有鼓然後出聲。
聲之與鼓各異不同。
鼓不在聲聲不在鼓。
名色如是各異不合。
轉相依倚乃有所成。
其無色陰不得自在非己力興。
譬如二人一人往盲一人生跛欲詣他國。
盲者目冥永無所見不知所趣。
跛無兩足不能遊行。
盲者謂跛。
吾目無見有足能行。
而目甚冥不識東西。
卿又跛掘不能行來。
既有眼明見其進退行步所趣。
今我二人轉共相依欲詣他國。
跛騎盲肩則而發去。
非跛威力非盲之德。
色法如是。
非獨能立。
無色亦然展轉相依。
于是頌曰。
思惟諸法非獨成 其有色法無色然 在于世間轉相依 譬如盲跛相騎行 其名色者轉相依倚。
譬如鼓音如弓弦箭。
而相恃怙不合不别。
萬物如是。
從因緣成無有力勢不得自在。
悉從緣起見。
事乃興。
修行若斯。
而察法本如有起滅。
本無所有忽自然現則複滅沒。
無生則生無起則起。
皆歸無常。
于是頌曰。
五陰常屬空 依倚行羸弱 因緣而合成 展轉相恃怙 起滅無有常 興衰如浮雲 身心想念法 如是悉則壞 其修行者。
常以四事觀其無常。
一曰所生一切萬物皆歸無常。
二曰。
其所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