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道地經卷第一
關燈
小
中
大
子甚黑于常。
眼目不視便利不通。
諸節欲解諸根不定。
眼口中盡青氣結連喘。
諸所怪變各現如此。
于是頌曰。
其病惱無數 血脈精氣竭 如水齧樹根 當愍如拔裁 于時醫心念言。
有如此病必死不疑。
古昔良醫造結經文。
名曰于彼除恐長耳灰掌。
養言長育急教多髯。
天又長蓋大首退轉。
燋悴大白最尊路面。
調牛岐伯醫徊扁鵲。
如是等輩悉療身病。
于是頌曰。
于彼之等類 尊法梵志仙 正救所有果 及餘王良醫 此為主成敗 博知能度厄 愍以經救命 猶如梵造法 複有其醫主治耳目。
名曰眼眴動搖和鬥鈴鳴。
月氏。
英子箧藏善覺。
調牛目金秃枭力氏雷鳴。
是上醫名主治耳目。
于是頌曰。
眼眴醫之等 造合藥分明 除疾之瑕冥 如日滅諸冥 複有瘡醫治療諸瘡。
名曰法财稚弟端政辭約黃金言談。
是為瘡醫等。
于是頌曰。
其有能療治 百種之瘡痍 能除衆厄疾 如以腳平地 法财所以出 于世造經書 正為治瘡病 令衆離患難 複有小兒醫。
其名曰尊迦葉耆域奉慢速疾。
是等皆治小兒之病。
于是頌曰。
譬如有蒼頭 捐務除貢高 故生于世俗 愍傷治小兒 此尊迦葉等 行仁以正法 哀念童幼故 則作于醫經 複有鬼神醫。
名曰戴華不事火。
是等辟除鬼神來娆人者。
于是頌曰。
諸宿轉周行 人生猶亦然 主有所恐怖 而多有危害 造立是經者 悉為解其患 如佛以正法 除愚令見明 正使合會此上諸醫。
及幻蠱道并巫咒說。
不能使差令不終亡。
于是頌曰。
造作罪塵勞 勤苦懷衆惱 病痛亂其志 名垢命日促 為病所漂沒 死證見便怖 天帝諸神等 不救安況吾 醫心念言曼命未斷當避退矣。
便語衆人今此病者。
設有所索飯食美味。
恣意與之勿得逆也。
吾有急事而相舍去事了當還。
故興此緣便舍退去。
于是頌曰。
命欲向斷時 得病甚困極 與塵勞俱合 罪至不自覺 怪變自然起 得對陰熱極 正使執金剛 不能濟其命 是時病家大小男女。
聞醫所說便棄湯藥及諸咒術。
家室眷屬宗黨比鄰親厚知識。
悉來聚會圍繞病者。
悲哀啼哭觀念病困。
譬如屠家群中捕豬。
牽欲殺之。
餘豬悉聚驚怖。
側耳聽聲惶懅愕視。
譬如猛虎群中搏牛。
餘牛見之驚怖而走。
或入山岩或投深谷。
又入樹間跳騰哮吼。
譬如魚師持網捕魚。
餘魚見之怖散沈竄石岸草底。
又如蒼鷹臨其衆鳥有所攫取。
餘鳥見之各散飛去。
其人如是無常對至其身壞散家室親屬念當别離。
悲哀若斯命臨欲斷。
閻王使者自然來至。
其到見縛鐵箭所射。
上生死船罪所牽引。
即欲發去家室繞之。
放發悲恸塵坌其面目。
哀泣歎息涕淚流面。
皆言痛哉奈何相舍。
椎胸郁[悍-幹+月]。
稱歎病者若幹德行心懷懊惱。
于是頌曰。
人其疾苦困 身冷消離熱 室家悉聚會 舉聲而悲哀 造業更苦樂 如蜂采華味 心遂受憂戚 并惱一宗門 其人疾病如是身中刀風起。
令病者骨節解。
有風名科斷諸節解。
有風名震令筋脈緩。
有風名破骨消病人髓。
有風名減變其面色。
眼耳鼻口咽喉皆青。
出入諸孔斷絕破壞[利-禾+皮]剝其身。
複有一風名曰止脅。
令其身内。
及膝肩脅背脊腹齊。
大小之腸肝肺心脾。
并餘諸藏皆令斷絕。
有風名旋令其肪血。
及大小便生藏熟藏。
所食不通寒熱悉幹。
有風名節間。
令諸支節或縮或伸。
而舉手足欲捉虛空。
坐起煩愦有時笑戲。
又複大息其聲懇恻。
節節以斷筋脈則緩髓腦為消。
目不見色耳不聞聲。
鼻不别香口不知味。
身冷氣絕無所複識心下尚暖魂神續在。
挺直如木不能動搖。
于是頌曰。
其刀風起時 身動多不安 衆緣普皆至 悉不自覺知 身遭若幹惱 命乃為窮盡 譬如弓弩弦 緩急不可用 爾時彼人其心周匝。
所有四大皆為衰落。
微命雖在如燈欲滅。
此人心中有身意根。
其生存時所為善惡即心念本殃福吉兇。
今世後世所可作為心悉自知。
奉行善者面色和解。
其行惡者顔貌不悅。
其人心喜面色則好。
當知所歸必至善道。
其面色惡心念不善則趣惡道。
如有老人而照淨鏡。
皆自見形頭白面皺。
齒落瘡痍塵垢黑醜。
皮緩脊偻年老戰[病-丙+又](音又)。
設見如是還自羞鄙。
閉目放鏡吾已去少。
衰老将至心懷愁憂。
已離安隐至于窮極。
素行惡者臨壽終時所見惡變愁慘恐怖。
深自克責吾歸。
惡道定無有疑。
亦如老人照鏡見身知為衰至。
于是。
頌曰。
金寶等所作 巧拙成不同 設有行惡者 沉沒于深淵 已沒雖更生 顧視無所依 如為水所漂 臨死亦若斯 其有行善為有三輩。
攝身口意淨修衆德。
以法為财臨壽終時。
心懷喜踴吾定上天。
譬如賈客遠行治生。
得度厄道多獲财利。
還歸到家心悅無量。
又如田家犁不失時。
風雨複節多收五谷。
藏著篅中意甚歡喜。
如困病得愈得畢償債。
中心踴躍亦複如是。
猶蜂采花以用作蜜積德亦爾。
其意大悅我定上天。
于是頌曰。
其有學正士 積累行真法 以度于衆患 自緻得明道 譬如閑居者 高山望其下 彼人命盡時 見善道若斯 爾時其人命已盡者。
身根識滅便受中止譬若如稱随其輕重或上或下。
善惡如是。
神離人身住于中止。
五陰悉具無所乏少。
死時五陰不到中止。
中止五陰亦不離本也。
譬以印章以用印泥。
印不著泥亦不離之。
如種五谷苗生莖實。
非是本種亦不離本。
如是人死精神魂魄。
不齊五陰亦不離本也。
随本所種各得果報。
其作德者住善中止。
履行惡者在罪中止。
唯有道眼乃見之耳。
處于中止而有三食。
一曰觸軟。
二曰心食。
三曰意識。
在中止者或住一日極久七日。
至父母會随其本
眼目不視便利不通。
諸節欲解諸根不定。
眼口中盡青氣結連喘。
諸所怪變各現如此。
于是頌曰。
其病惱無數 血脈精氣竭 如水齧樹根 當愍如拔裁 于時醫心念言。
有如此病必死不疑。
古昔良醫造結經文。
名曰于彼除恐長耳灰掌。
養言長育急教多髯。
天又長蓋大首退轉。
燋悴大白最尊路面。
調牛岐伯醫徊扁鵲。
如是等輩悉療身病。
于是頌曰。
于彼之等類 尊法梵志仙 正救所有果 及餘王良醫 此為主成敗 博知能度厄 愍以經救命 猶如梵造法 複有其醫主治耳目。
名曰眼眴動搖和鬥鈴鳴。
月氏。
英子箧藏善覺。
調牛目金秃枭力氏雷鳴。
是上醫名主治耳目。
于是頌曰。
眼眴醫之等 造合藥分明 除疾之瑕冥 如日滅諸冥 複有瘡醫治療諸瘡。
名曰法财稚弟端政辭約黃金言談。
是為瘡醫等。
于是頌曰。
其有能療治 百種之瘡痍 能除衆厄疾 如以腳平地 法财所以出 于世造經書 正為治瘡病 令衆離患難 複有小兒醫。
其名曰尊迦葉耆域奉慢速疾。
是等皆治小兒之病。
于是頌曰。
譬如有蒼頭 捐務除貢高 故生于世俗 愍傷治小兒 此尊迦葉等 行仁以正法 哀念童幼故 則作于醫經 複有鬼神醫。
名曰戴華不事火。
是等辟除鬼神來娆人者。
于是頌曰。
諸宿轉周行 人生猶亦然 主有所恐怖 而多有危害 造立是經者 悉為解其患 如佛以正法 除愚令見明 正使合會此上諸醫。
及幻蠱道并巫咒說。
不能使差令不終亡。
于是頌曰。
造作罪塵勞 勤苦懷衆惱 病痛亂其志 名垢命日促 為病所漂沒 死證見便怖 天帝諸神等 不救安況吾 醫心念言曼命未斷當避退矣。
便語衆人今此病者。
設有所索飯食美味。
恣意與之勿得逆也。
吾有急事而相舍去事了當還。
故興此緣便舍退去。
于是頌曰。
命欲向斷時 得病甚困極 與塵勞俱合 罪至不自覺 怪變自然起 得對陰熱極 正使執金剛 不能濟其命 是時病家大小男女。
聞醫所說便棄湯藥及諸咒術。
家室眷屬宗黨比鄰親厚知識。
悉來聚會圍繞病者。
悲哀啼哭觀念病困。
譬如屠家群中捕豬。
牽欲殺之。
餘豬悉聚驚怖。
側耳聽聲惶懅愕視。
譬如猛虎群中搏牛。
餘牛見之驚怖而走。
或入山岩或投深谷。
又入樹間跳騰哮吼。
譬如魚師持網捕魚。
餘魚見之怖散沈竄石岸草底。
又如蒼鷹臨其衆鳥有所攫取。
餘鳥見之各散飛去。
其人如是無常對至其身壞散家室親屬念當别離。
悲哀若斯命臨欲斷。
閻王使者自然來至。
其到見縛鐵箭所射。
上生死船罪所牽引。
即欲發去家室繞之。
放發悲恸塵坌其面目。
哀泣歎息涕淚流面。
皆言痛哉奈何相舍。
椎胸郁[悍-幹+月]。
稱歎病者若幹德行心懷懊惱。
于是頌曰。
人其疾苦困 身冷消離熱 室家悉聚會 舉聲而悲哀 造業更苦樂 如蜂采華味 心遂受憂戚 并惱一宗門 其人疾病如是身中刀風起。
令病者骨節解。
有風名科斷諸節解。
有風名震令筋脈緩。
有風名破骨消病人髓。
有風名減變其面色。
眼耳鼻口咽喉皆青。
出入諸孔斷絕破壞[利-禾+皮]剝其身。
複有一風名曰止脅。
令其身内。
及膝肩脅背脊腹齊。
大小之腸肝肺心脾。
并餘諸藏皆令斷絕。
有風名旋令其肪血。
及大小便生藏熟藏。
所食不通寒熱悉幹。
有風名節間。
令諸支節或縮或伸。
而舉手足欲捉虛空。
坐起煩愦有時笑戲。
又複大息其聲懇恻。
節節以斷筋脈則緩髓腦為消。
目不見色耳不聞聲。
鼻不别香口不知味。
身冷氣絕無所複識心下尚暖魂神續在。
挺直如木不能動搖。
于是頌曰。
其刀風起時 身動多不安 衆緣普皆至 悉不自覺知 身遭若幹惱 命乃為窮盡 譬如弓弩弦 緩急不可用 爾時彼人其心周匝。
所有四大皆為衰落。
微命雖在如燈欲滅。
此人心中有身意根。
其生存時所為善惡即心念本殃福吉兇。
今世後世所可作為心悉自知。
奉行善者面色和解。
其行惡者顔貌不悅。
其人心喜面色則好。
當知所歸必至善道。
其面色惡心念不善則趣惡道。
如有老人而照淨鏡。
皆自見形頭白面皺。
齒落瘡痍塵垢黑醜。
皮緩脊偻年老戰[病-丙+又](音又)。
設見如是還自羞鄙。
閉目放鏡吾已去少。
衰老将至心懷愁憂。
已離安隐至于窮極。
素行惡者臨壽終時所見惡變愁慘恐怖。
深自克責吾歸。
惡道定無有疑。
亦如老人照鏡見身知為衰至。
于是。
頌曰。
金寶等所作 巧拙成不同 設有行惡者 沉沒于深淵 已沒雖更生 顧視無所依 如為水所漂 臨死亦若斯 其有行善為有三輩。
攝身口意淨修衆德。
以法為财臨壽終時。
心懷喜踴吾定上天。
譬如賈客遠行治生。
得度厄道多獲财利。
還歸到家心悅無量。
又如田家犁不失時。
風雨複節多收五谷。
藏著篅中意甚歡喜。
如困病得愈得畢償債。
中心踴躍亦複如是。
猶蜂采花以用作蜜積德亦爾。
其意大悅我定上天。
于是頌曰。
其有學正士 積累行真法 以度于衆患 自緻得明道 譬如閑居者 高山望其下 彼人命盡時 見善道若斯 爾時其人命已盡者。
身根識滅便受中止譬若如稱随其輕重或上或下。
善惡如是。
神離人身住于中止。
五陰悉具無所乏少。
死時五陰不到中止。
中止五陰亦不離本也。
譬以印章以用印泥。
印不著泥亦不離之。
如種五谷苗生莖實。
非是本種亦不離本。
如是人死精神魂魄。
不齊五陰亦不離本也。
随本所種各得果報。
其作德者住善中止。
履行惡者在罪中止。
唯有道眼乃見之耳。
處于中止而有三食。
一曰觸軟。
二曰心食。
三曰意識。
在中止者或住一日極久七日。
至父母會随其本